1918年10月31日,藝術天才埃貢·席勒走到生命旅程的盡頭。短暫的一生中,他畫盡了自己和形形色色的“她者”,這一次,他選擇請人來拍攝自己臨終的姿態。
在短短12年間,席勒創作了300多幅油畫、2500多幅素描和水彩畫。這些作品有對時代、生死、女性、情欲等坦率而銳利的表達,但對感情和婚姻,他只留下與一貫的桀驁不馴完全相左的一句話:
“我想結婚,裹在婚姻這件溫暖的蓑衣里……”
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長久的、soulmate一般的陪伴,其終點往往是婚姻,但席勒顯然不這么想,或者,他根本沒想過。

電影《埃貢·席勒:死神和少女》劇照
席勒一生畫過很多女模特,最為人熟知的是維拉妮?威利?諾依齊。
二人相識于1911年。那時,席勒二十一歲,他的朋友形容他“少見的英俊,外表一絲不茍,人們甚至不能在他臉上找到一根未刮干凈的胡茬”。而維拉妮更年輕,17歲的她活潑率性,有著棕紅色的秀發和藍綠色的眼睛,席勒一見,便為之著迷。
從此,她成為他創作上的靈感女神,也是重要的生活伴侶。

電影《埃貢·席勒:死神和少女》劇照:席勒為維拉妮作畫
他們先是搬去了席勒母親的家鄉、捷克克魯姆洛夫的小城市居住。因為雇用了數名十幾歲的少女擔任裸體模特,席勒的畫室遭到當地人的強烈反感,只好又搬去了維也納西邊的小鎮紐倫巴赫。在那里,席勒又讓房東年僅14歲的女兒當自己的模特,這一次,他以勾引未成年少女的罪名被逮捕。

席勒作品之《穿紅色襯衣的維拉妮?諾依齊》 作于1913年
藝術史上,因為表現“情欲”這一敏感題材而受到不公待遇的藝術家為數不少,比如莫迪,比如馬奈……但因此被扔進監獄的,除了席勒,還真沒有第二個。
那時的維也納,是瀕臨衰頹的奧匈帝國的縮影:貧富差距懸殊,民族矛盾激化,保守勢力拒絕一切改革和進步,紛繁華麗的城市表象下,彌漫著頹廢糜爛、絕望不安的氣息,人們縱情聲色,借此尋求片刻的麻醉與逃避。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奧匈帝國
公園和大街上,到處是無家可歸的流浪少女,不少人陷入末世帝國發達的色情業。席勒把她們帶回畫室做模特,給予這些孩子暫時的棲息地。
在席勒筆下,那些青春期女孩天真無畏的暴露,黑蒙蒙如小鹿般的眼睛,與袒露在外還未完全發育的身體、帶有赤裸裸情欲色彩的姿態,形成強烈反差,這應該是在席勒要求下擺出的造型。

席勒作品之《黑發女孩》(局部) 作于1910年
如果是在今天,席勒大概會把牢底坐穿。而在100年前,這種直白坦率的表現“情與性”的方式,也因為太過咄咄逼人,令衛道者們十分尷尬。
于是,席勒的一百多張畫作被當作色情物品的證據扣押。盡管他以藝術之名為自己抗爭,并聲明自己收留這些女孩是出于好心,法庭依然宣布他“以色情污染文化藝術”的罪名成立,判處他24天監禁,并讓他親眼看著自己的素描畫被燒毀。

由于席勒的“離經叛道”,很多朋友選擇遠離他,但維拉妮對他不離不棄。她每天都去監獄探望席勒,隔著欄桿給他投擲水果和信件。年輕的女孩以這種特殊的“約會”方式,來表達對愛人的支持和忠誠。

席勒作品之《死神與少女》 作于1915年-1916年
席勒也為維拉妮留下大量畫作,最著名的是《死神與少女》——化身為“死神”的席勒與維拉妮緊緊相擁。這是他們分手后,席勒的“回憶之作”,既是感情與死亡的拉鋸,也是對二人悲劇性結局的預言。
相濡以沫四年之后,席勒拋棄了維拉妮,轉投中產階級白富美愛迪絲的懷抱,原因非常現實,且合情合理:他已到適婚年齡,需要一個門當戶對的結婚對象,而出身低下的維拉妮顯然不在他的考慮范圍內。

席勒作品之《維拉妮?威利?諾依齊》 作于1912年
據說,愛迪絲答應席勒求婚的唯一條件,就是他必須與維拉妮斷絕關系,對此,席勒慨然應允。他放任愛迪絲去跟維拉妮“談判”,卻又私下要求與她保持情人關系,承諾每年都會安排兩人單獨度假,但被維拉妮斷然拒絕。
后來,維拉妮從被拋棄的痛苦中重新振作起來,成為一名戰地護士,但在1917年感染了猩紅熱,在戰地醫院死去。

席勒自畫像
而席勒看中的是愛迪絲的出身,卻并不在乎是兩姐妹中的哪一個。最終,是姐姐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嫁給了他。
從席勒婚后的創作來看,夫妻二人感情似乎還不錯。他的繪畫風格有了明顯改變,畫中不再出現有棱有角的線條,色彩也更加柔和明朗,使人感受到以前的創作中不曾有過的“正經”。

席勒為妻子愛迪絲所作的畫像
那精煉敏銳的感性,此時已稍顯遲純,曾經的年少輕狂,逐漸被平靜的生活磨平。尤其他以妻子為模特畫了很多畫,大多氣質保守、優雅動人——她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不愿把自己的身體裸露在大眾的目光前。

2018年,席勒逝世百年。維也納旅游局以席勒畫作創作了“維也納現代主義2018”的宣傳海報,在英國和德國遭到審查。圖為隱私部位處理過的海報,上書“對不起,對100年后的今天來說,它還是太大膽。致藝術自由。”
其實,在看似桀驁不馴的一生中,席勒對家庭生活的思考和渴望,一直有跡可循。
比如,席勒的父親希望他長大后考個公務員,過上穩定的中產生活,所以,當他發現席勒的繪畫天賦時,十分簡單粗暴地把他的素描本扔進了火爐。
這個才華橫溢卻敏感陰郁的少年,沒有從父親那里得到任何支持。但當父親死于嫖妓染上的梅毒時,席勒大受打擊。他很長時間都幻想父親還在身邊,還因為母親對丈夫缺乏應有的思念和緬懷而十分不滿。

童年的席勒
妹妹葛爾蒂是席勒的第一個粉絲,也是他的第一個人體模特。兄妹感情甚篤,葛爾蒂陪伴兄長走過創作的低谷,在他結婚后,也時常為他的生活提供幫助。
當法庭燒毀席勒的畫作時,他除了再三強調藝術的需要,還說:“否認性的人才是真正的污穢,因為他們以最下作的方式侮辱了生養他們的父母。”
席勒也把與愛迪絲結婚的日期定在1915年6月17日,這一天是席勒父母的結婚紀念日。他還在生命最后的三天,為愛迪絲畫了很多肖像。

席勒晚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家人》 作于1918年
與愛迪絲結婚后的第三年,妻子懷孕了,席勒也在這一時期畫出大量成熟的作品,并受邀參加維也納分離派第49屆展覽。他的作品價格大漲,接到許多繪制肖像畫的訂單。
正當個人事業、婚姻生活即將“雙豐收”時,西班牙流感(西班牙人則把它命名為法國流感)如同中世紀的黑死病一樣,席卷了整個歐洲,先是席勒的導師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1918年春天去世;到了秋天,懷有六個月身孕的妻子也死于同一疾病。
席勒害怕極了,他緊緊關閉家中的門窗,把自己鎖在房間里,似乎這樣就能隔絕病毒。然而,僅僅三天后,他的生命也走到盡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