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昌碩(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對藝術創作主張“出己意”、“貴有我”,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濃厚的“性格特點”,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后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吳昌碩熱心提攜后進,齊白石、王一亭、潘天壽、陳半丁、趙云壑、王個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花卉蔬果卷》
《花卉蔬果卷》紙本,水墨 ,縱27cm,橫438.9cm,故宮博物院。本幅水墨彩色蔬果,有牡丹、玉蘭、蘭花、荔枝、荷花、金鳳、菊花、柿子、葡萄、石榴、白菜、蘿卜十余種。每段自題句,共十三段。引首自題“見虎一文”篆書,引首上王龍題識一行。后紙余重耀王龍(二則)江伯瑟、沈曾邁(二則)等題記。







《紫藤圖》軸,清,吳昌碩繪,紙本,設色,縱132.5cm,橫41.2cm。吳昌碩有著深厚的書法功底,因此他在繪畫創作上能夠以書入畫,曾自言:“草書作葡萄,筆動走蛟龍”,又言:“臨撫石鼓瑯玡筆,戲為幽蘭一寫真?!贝藞D便是他以狂草筆法創作的寫意畫佳作。其畫意而不畫形的灑脫筆墨,顯現出書法中氣貫神通的審美意趣,同時也生動地展現出紫藤沐浴春光的勃勃生機。






《天竺水仙圖》
《天竺水仙圖》軸,清,吳昌碩繪,紙本,設色,縱174.7厘米,橫47.5厘米。本幅款署:“群仙祝壽。擬范湖居士。己酉吳俊卿?!扁j“昌碩”白文印?!凹河稀睘榍逍y元年(1909年),吳昌碩時年66歲。此圖又名《群仙祝壽》。圖繪天竺、水仙。構圖頗具匠心,水仙順坡生長取斜勢,而參差錯落的天竺直、斜之姿兼備,使畫面富于變化,情趣盎然。水仙的葉片以墨筆勾線,石綠填色,濃厚的色彩增添了鮮活的生機;高挑的天竺則以寫實手法點染而成,其艷麗的嫣紅色與水仙的綠色形成冷暖色調的對比,色彩明亮卻不俗艷。此作是吳昌碩花卉畫的代表作之一。
天竺、水仙均有長壽之意,且諧“諸仙”之音,是壽意畫的常用題材。范湖居士即周閑(1820-1875年),字存伯,一字小園,號范湖居士,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晚清上海重要畫家,精于水墨花卉,與任熊、任頤、吳昌碩等相友善。圖題“擬范湖居士”,可知此圖有借鑒周氏之處。




《花卉卷》
《花卉卷》紙本,設色 ,縱303.8cm,橫31.1cm,故宮博物院。本幅設色畫花卉,有牡丹、玉蘭、芍藥、蘭花四種。每段后自題記,末款:“光緒十三年甲辰臘月三日筱公屬寫此卷,呵凍為之,自認殊劣,幸以教我吳俊卿客小長蘆館”。引首紙自題詩三首。






《葡萄葫蘆軸》
《葡萄葫蘆軸》紙本,設色 ,縱174.7cm,橫47.5cm。故宮博物院。本幅設色。左上方款“擬范湖缶”。






《菊花軸》
《菊花軸》紙本,設色 ,縱174.7cm,橫47.5cm,故宮博物院。本幅設色,款:“擬范湖昌碩”。此幅構圖簡潔大方,畫菊花一簇,紅、黃兩色,顧盼呼應,花葉的墨色豐富,濃淡兼施,花瓣的勾勒用筆率性老辣,菊花的設色濃烈自然。

《篆書海山仙館》
《篆書海山仙館》鏡心 紙本 書法 37×135cm 北京匡時2015秋拍 款識:海山仙館。是額初為粵東潘氏收藏清秘之所,二峰先生乃亦以斯名,其癖古之意將使潘氏不得專美于前耶。丙辰十月,安吉吳昌碩。鈐?。嚎∏渲?、倉碩 此幅作品中的書寫用筆,是完全的中鋒,表現了文人“守中”的正氣。四個篆字雖法出《石鼓》,但吳昌碩并非模仿勾勒字體的刻工,其遺貌取勢處,是創作家的本色與本質。山本悌二郎上款。山本悌二郎(1870-1937),日本新瀉縣佐渡郡人,號二峰,齋號“海山仙館”。2.“海山仙館”原為紅頂商人潘仕成建于道光年間的私人別墅。潘仕成(1804-1873),字德畬、德輿,祖籍福建,世居廣州,經營鹽務起家,后積極參與洋務運動,是晚清享譽朝野的官商巨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