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底古玩市場將接近崩盤,僅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從業者能渡過難關,大部分古玩收藏品都跌至高峰期的30%左右;2020-2022為市場復蘇期,新的資本將整合后重新進入古玩市場。
疫情對市場影響相對比較大,但長遠看古玩版塊投資效應顯現;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具有前瞻目光和遠大魄力的社會財富精英紛紛探索未來的市場熱點,提前布局,以期在新的市場熱點逐漸走向繁盛、成為財富熱點的時候獨占鰲頭,引領經濟發展的潮流,收獲最多的財富。
2025古玩市場進入新的升溫期;2030年古玩市場將又達到另一個高峰期,市場重新進入投資和投機高峰狀態。

古玩市場的發展趨勢
一、市場動蕩期間,80%以上的實體店將關閉。未來當前模式的古玩店將可能消失,擁有高端藏品的高品位文化會所和低端的跳騷市場將成為主流。
二、微信群及微信商城和APP藝術品交易平臺將更為專業化,并將吞食70%以上的古玩和藝品交易額。真品群將吸引中高端賣家和買家;普品群將吸引部分中端和低端買家;真假混雜的地攤式淘寶群將吸引中低端藏家入場淘寶。

三、市場動蕩期間,中、低端拍賣行80%以上將倒閉;留下幾大高端及頂級拍賣行;外資拍賣行將合法進入國內,中外拍賣行市場表現將會是平分秋色;高仿品和現代藝術品拍賣公司將會出現,跟真品拍賣行同時共存,表現各有千秋。
四、收藏品鑒定將規范化,鑒定標準透明化。收藏品等級劃分將越來越明確,珍品價格越來越高、精品每年價格遞增、普品只會緩慢升值、仿品處于隨機變化價格低水平波動(高仿品除外)。

五、隨著中國家庭整體收入和品位提升,收藏群體不斷擴大。超過50年以上的物品都將有人收藏;并且出現不同的收入群體將收藏不同的藏品;收藏階層出現板塊化移動。
六、國家對古玩市場將越來越開放,珍品和精品藝術品公司都開始對藏品建立檔案和留存交易記錄;藝術品經紀和文化公司、藝術品金融公司將大量涌現,中、高端藝術品將都擁有身份證

七、2025年的古玩市場將又達到另一個高峰期,社會資金大量涌入市場。富有眼光的投資者低谷期買入的極品和珍品都升值50-100倍以上,精品升值都在10-30倍以上;普品也都慢慢升值。
文物藝術品成為未來金融工具
用互聯網思維和金融化運作的方式改造具有深厚底蘊的傳統產業,是當前全球經濟的趨勢和方向,也是最有市場價值的掘金點。
具體到文物藝術品行業,文物藝術品的金融化、鑒定與交易的互聯網化,以及文物藝術品的增值服務和衍生服務,是藝術品行業也是文化產業的主流方向和發展趨勢,將會譜寫著未來全球經濟的財富傳奇。

文物藝術品尤其是流傳有序的經典文物藝術品,因為具有巨大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是極具稀缺性的收藏資源,是社會財富精英乃至是幾億國民競相追捧的對象,它的市場價格也在不斷創造著新的天價和紀錄。
文物藝術品的成交價格是由社會財富的整體水平和集中程度決定的,最富有的社會財富精英擁有的財產多寡直接決定經典文物藝術品的市場成交價格,并且在和平的社會條件下,經濟持續發展,文物藝術品的價格就會持續攀升。因此,文物藝術品特別是經典文物藝術品,是當前社會最能保值、最能增值的投資對象。
文物藝術品的金融化是把文物藝術品作為金融工具,用金融運作的方式實現財富增值,使其成為風險可控、收益可期的理財工具。文物藝術品金融化的形式有藝術品產權交易、藝術品基金、藝術品銀行、藝術品按揭、藝術品抵押、藝術品租賃等,文物藝術品的衍生品也能納入藝術品金融的領域。
文物藝術品金融化的關鍵在于文物藝術品的鑒定和評估,文物藝術品金融化的風險集中于鑒定和評估的階段,這也是文物藝術品金融化瓶頸。運用科技也好,結合科技加傳統也罷,一旦解決了文物藝術品真偽鑒定問題,文物藝術品金融化就象勢不可擋的滾滾洪流,在文化產業的眾多門類中首屈一指,并在國家的鼓勵和引導下,文物藝術品市場形勢將一片大好。從目前的情況看,離這一天不會太遠了!
當前,社會財富精英競相進入文物藝術品投資和文物藝術品金融化的領域,也許就是看準了這一點。股市的不景氣與高風險、房地產行業的停滯,讓缺乏投資方向的社會財富精英更加傾向于投資文物藝術品,呼風喚雨的金融資本大量進入文物藝術品行業,文物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形式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在并不遙遠的未來,誰投資了文物藝術品特別是流傳有序的經典藝術品,誰投資了文物藝術品的金融產品,誰就擁有最具有保值能力和增值潛力的優質資產,誰就擁有最多的社會財富。中藏微拍點擊進入藝術品在線拍賣小程序歷史將會重演,古玩市場10年周期將會顯現,中國將會重新出現“和氏璧”和“擁有萬貫家產不如宋鈞一片”的現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