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利,睡眠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打亂了2020年的開年節奏。免疫力也登上了熱搜榜,成為了現代人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合理的飲食、適量的運動、樂觀的心態、充足的睡眠,都是健康的范疇。
飲食,可以控制。運動,可以堅持。心態,可以調整。唯獨睡眠,似乎不太那么容易。現代社會,節奏快,壓力大,導致很多人都不能充分享受睡眠帶來的幸福感。而由于睡眠不足導致的各種疾病,也侵害著人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
為了喚醒人們對睡眠的重視,每年的3月21日被定為世界睡眠日。旨在希望人們在重視睡眠的同時,也能夠提高睡眠的質量。
在日常生活中,保證良好的睡眠習慣是有很多好處的。比如對體力工作者來說,睡眠可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對腦力工作者來說,睡眠可以保護大腦,恢復精力。而在藝術家的畫作中,這些好處也被體現得淋漓盡致。那么就讓我們看一看藝術家筆下那些睡得無鼾不歡的人吧。
勞作者
勞動者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用質樸和勤勞向世人揭示著生活的真諦。

讓·弗朗索瓦·米勒,午休
米勒的《午休》中,草垛旁的一對夫妻睡得正香。丈夫赤著腳,張著嘴,仿佛都能聽見他發出的帶有節奏感的沉重的鼾聲。妻子側臥在丈夫身旁,雖然一個上午的勞作已經讓她疲憊不堪,但仍可以感受到女人特有的溫存與柔美。地為鋪,天為被,畫面樸實真切,充滿了溫馨與甜美。

梵高,午睡
梵高對米勒的喜愛是言不由衷的,他的這幅《午睡》便是臨摹了米勒的畫作。看米勒的《午休》,可以聞到太陽的味道,可以聞到大地的味道,可以聞到稻草的味道。而看梵高的《午睡》,則強烈地感受到色彩所帶來的生機勃勃。金色象征著光明,也在告知著人們生命是何其的偉大。

畢加索,熟睡的農民
厚實的肩膀,粗壯的四肢,寬大的手掌,可謂勞作者的真實寫照。垛旁,丈夫用草帽遮擋頭部,妻子則枕在丈夫的腿上,一條腿蜷起來,另一條腿則翹在垛上,畢加索將這一對農民夫婦勞作后的小憩描繪得真實而貼切,自然而愜意。
女人
充足的睡眠對愛美的女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美顏助力器,它可以讓你擺脫黑眼圈、灰暗臉等皮膚問題。

喬爾喬內,睡著的維納斯
維納斯的美世人皆曉,可以說是藝術家們的“專寵”了,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塑,都少不了她的身影。這幅《睡著的維納斯》是喬爾喬內與提香共同完成的。畫面中的維納斯安靜地睡在田野之中,豐腴的體態與大自然的美相得益彰。然而,重點來了!擁有完美的膚質,連睡覺的時候都會熠熠發光。

薩金特,休息
薩金特筆下的女人,總是那么的迷人,即使在睡夢中也不例外。

盧梭,睡著的吉普賽姑娘
亨利·盧梭筆下的《睡著的吉普賽姑娘》,充滿了異域風情。睡在沙漠之中的吉普賽姑娘,顯然已經是疲憊不堪,她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就要降臨了——一只兇猛的獅子正在嗅著她的長發。然而,或許是姑娘健康的黝黑肌膚,亦或許是姑娘身上多彩的異域服飾,讓獅子并沒有去傷害她。我們不得不為這位可愛的姑娘感到幸運,而畫面所呈現出來的這種神秘與浪漫,也讓人對此浮想聯翩。

畢加索,休息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 躺著不如睡著。畢加索畫中的女人,用一只手支撐的頭部,很難猜想她的身份到底是什么。也許是一位守護在熟睡嬰兒身邊的母親,也許是一位正在照顧生病父親的女兒。總之,她睡得很香,很甜美。

富塞利,夢魘
富塞利筆下睡夢中的女人有著姣好的容顏與身材,然而,這恐怕是任何一個人都不想擁有的夢境了。
老人與小孩

倫勃朗,熟睡的男子
睡眠對年輕人重要,對老年人同樣重要。家里有老人的朋友們一定見過這樣的畫面:電視機開著,而坐在電視機前的老人卻不停地在打瞌睡。當你叫醒他并準備扶他去臥室休息時,他卻執拗地說“我聽著呢”。不知道倫勃朗畫中的這位老人是什么情況,那時可還沒有電視機呢。

瓦西里·格里高里耶維奇·彼羅夫,睡覺的孩子
彼羅夫《睡覺的孩子》讓人看后心生憐憫,一對無家可歸的流浪兒在簡陋的屋子里依舊睡得香甜。我們不禁感嘆,請珍惜每一個充滿陽光的幸福日子吧。希望世界上不再有戰爭,不再有苦難,希望世間所有的孩子都能有父母的陪伴和疼愛。
人類睡眠的時間要占去一生的三分之一,可見睡眠有多么的重要。今年的世界睡眠日恰逢周末,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好好地享受一下睡眠帶給你的幸福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