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非墨畫廊全新線上展覽@所有人—“笑春風”正式上線。本次展覽特邀80/90優秀青年藝術家畢建業、韓建宇、劉超、李占、劉志成、孫策、宋赫、宋朋、許宏翔、袁澤強、閆占城、朱湘閩(按姓氏首字母排序)參展,共展出作品30余幅。
@所有人 一個信息時代的高頻詞語狀態。信息時代萬物在不斷的被類化、被標簽、被隱匿,使得人的基本屬性變得越來越扁平單一。信息儼然成為這個時代正在急速擴張且難以駕馭的權利系統,它們從傳統媒介出離,借助高速發展的信息網絡平臺一路蔓延,恣意發展,傳統媒介牢牢把控的陣地坍塌淪陷,在這個時代里沒有信息是中立的,有的只是信息深度和各類淺文化和淺情感地沖突。這個時期的當代藝術不再是對信息時代特征的表現,而開始了對信息時代地反思,這也正是信息時代對當代藝術思潮影響的另一個體現。

畢建業 大秋風 170x127cm 布面油畫 2017

韓建宇 場景NO.3 50X60CM 布面綜合材料 2019

劉超 夏 No.1布面油畫 80×80 cm 2020

李占 無人知曉40x50cm 2019 布面合成紙漿
從傳統意義上以物質形態為本體,以實體空間為載體的藝術展覽,現已逐漸向著信息技術載體上廣泛傳播的形式轉變,這種轉變勢必會造成人類對藝術作品現實感的真實觸覺集體缺失,從現實角度上講是將藝術與人類從心理到形式的互動關系進行了一次重構。如同“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揭示的,藝術作品的本源折射于每個以自我認知為中心的現場觀者的不同視角和感受,這里既有每位觀者自身審美素養的差異,也有每件作品本體所帶來的沖擊,還有現場布局甚至位置、燈光、角度帶來的與眾不同的觀展體驗,而今卻是以相同展境條件下,以縮略的、大綱化、同規格的展陳方式存在于信息時代的各種媒介,成為了一種快速、易溶、虛無的藝術快餐。因無法直接與作品面對面直擊碰撞,藝術作品產生了外圍的離心化,缺乏其中更為細膩和敏感的個體感受與體驗,但從另一方面考量,這種特殊時代特殊語境下的展陳方式是否也能帶給觀者更大的釋放力和想象空間?特別是對于藝術傳播的時效性、廣泛性以及展區容積率是否也意味著一次解放和掙脫?

劉志成 拉奧孔2020 130x150cm 布面油畫 2020

空白2號 90x90cm 布面油畫 2014

宋赫 迷林系列46 70X80cm 布面丙烯 2019

宋朋 重疊的游戲 148x196cm 布面油畫 2019
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肇始,整個世界陡然遭逢了人類歷史重大的危險疫情。非常時期,作為藝術從業者,深陷其中的我們在承受著巨大悲痛和擔憂的同時,也開始重新審視我們與世界的關系,從旁觀者到遭遇者被裹挾著卷入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當中,讓我們重新思考藝術在當下世界環境里的表達與擔當,既然在人類漫長的文明進程中,藝術從來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那藝術在當下時代的應該以怎樣的形式來繼續呈現,怎樣在災難面前重鑄人類文明的體面與尊嚴,信息網絡平臺的非接觸性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靠的持續發展創造的機會,這不能否認是特殊時期人類的一個幸運,誠如哲學思辨里非二元論思想的一次極好印證。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試圖通過一場信息平臺的藝術聯展呈現,來彰顯我們作為藝術工作者的責任與決心,并@所有人一同用藝術的力量去與己所不欲的災難抗爭。寒冬終將逝去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所有的美好即將來臨,桃花依然笑春風。
——馮國建

許宏翔 散的風景 160x200cm 布面油畫 2015

袁澤強 臨時性組合 紙本丙烯綜合材料 20x20x4.5cm 2016

閆占城 海2 80x80cm 布面油畫 2017

朱湘閩 水手3# 布面油畫、木炭、色粉筆 100X150cm 2019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