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4日,“光彩·風范——杭鳴時早期水彩作品網上特展”在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網站精彩呈現。
此次網上特展展示的是杭鳴時先生在過去數十年中寫生、臨摹、創作的三十幅水彩畫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有著鮮明的時代風貌,展現了時代的絢爛光彩,同時也表達了杭鳴時先生在水彩畫領域獨特的個人探索,呈現了唯他所有的藝術風范。
在杭鳴時先生看來,水彩畫“輕松、透明”,是“用水性表達而自成個性的一個畫種”,它有如繪畫領域中的“室內樂”、“輕音樂”。而水彩畫那種輕松又簡便直捷的特質,使畫家在寫生、創作過程中,更能快速靈活的把對生活的發現和其心中的情懷都在自然的水性中展開和呈現。
杭鳴時先生是中國近現代最富盛名的商業廣告畫畫家杭穉英之子,他承繼中國近現代水彩畫演進的脈絡,自幼便在上海的穉英畫室中受到水彩畫創作實踐的熏習。其間,他還進入張充仁畫室習畫,建立了水彩寫生創作的藝術直感。1952年,他考入東北魯迅文藝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前身),開始水彩畫的系統學習和創作,并逐步進入水彩畫創作的豐盈期。
這一時期也正是具有中國特色與中國氣派的水彩畫的形成期。杭鳴時先生的水彩畫繼承傳統,“既寫實又寫意”,從人物、景物與自然風光的小品到表現宏大敘事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場景,他孜孜以求,貼近生活,貼近人民,一開水彩畫創作表現的新境,最終創作出如《工業的糧倉》等這樣的代表性作品。
杭鳴時先生表示,他原本想成為一位水彩畫畫家,只是后來為了振興和發展粉畫藝術,才沒有繼續將創作重心放在水彩畫領域。盡管如此,他畢數十年之功累積的水彩畫作品,仍向觀者展現了他卓越的藝術創造力。而這種創造力,來自于他的家族傳承,來自于他不懈的藝術探索,來自于那個光輝時代的賦予。
此次網上特展,也是杭鳴時先生水彩畫作品借助互聯網的形式向公眾的集結展現。我們愿以這次展覽為契機,推動中國現當代水彩畫的創作、鑒賞與研究,同時更多地向公眾引介普及水彩畫這一生動活潑的繪畫藝術形式。
作品欣賞:

送公糧(魯美二年級時創作) 48×32 1956

鞍鋼煉焦廠 34.5×34.5 1958

坦克寫生(坦克部隊體驗活動時畫) 37×26.5

秋收季節(作品風格受張充仁影響) 61.5×35.5 1962

工業的糧倉 79.5×47.8 1964

井岡山茅坪小學前 39×27 1973.3.11

蘇州唯亭少女頭像之一、之二 23×21.5 21×20 1976

漓江山水 46×32 1983

美國國家公園 79×54 1994.8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