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偉大而永恒的。傳說,公元三世紀時,為紀念修士瓦倫丁( Valentine)的勇敢和對愛情的貢獻,人們把其去世的那一天,2月14日,作為“情人節(Valentine’s Day )”。
對于愛情,那些敘述或浪漫、或心碎的愛情的作品在藝術史上則是數不勝數,如羅丹的雕塑《吻》,克利姆特的繪畫《吻》、弗蘭克·狄克西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夏加爾的《生日》。
傳統情人節的來歷
傳說,公元三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暴君叫克勞多斯( Claudius)。離暴君的宮殿不遠,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廟。修士瓦倫丁( Valentine)就住在這里。羅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論貧富貴賤,總會群集在他的周圍,在祭壇的熊熊圣火前,聆聽瓦倫丁的祈禱。
這一時代,古羅馬的戰事一直連綿不斷,暴君克勞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戰場,為了保證人們忠于戰爭,他下令禁止人們于此時結婚,甚至連已訂了婚人也馬上要解除婚約。許多年輕人就這樣告別愛人,滿懷悲憤地走向戰場。
瓦倫丁對克勞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難過。當一對情侶來到神廟請求他的幫助時,瓦倫丁在神圣的祭壇前為它們悄悄地舉行了婚禮。人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來到這里,在瓦倫丁的幫助下結成伴侶。消息終于傳到了克勞多斯的耳里。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們沖進神廟,將瓦倫丁從一對正在舉行婚禮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倫丁在地牢里受盡折磨而死。悲傷的朋友們將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
為了紀念瓦倫丁,后來的人們把這一天作為“情人節(Valentine‘s Day )”。

阿爾瑪-達德瑪《春天的誓言》
愛情是偉大而永恒的。那些敘述或浪漫、或心碎的愛情的作品在藝術史上則是數不勝數。澎湃新聞特此整理藝術作品里那些別有情趣又耐人尋味的愛情故事。
藝術中的浪漫愛情
約翰內斯·維米爾《情書》

約翰內斯·維米爾《情書》
荷蘭黃金時代的著名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曾描繪過一位女子剛收到情書時的情景,畫中充滿了具有含意的細節,但主要是用來表現軼聞趣事,而不是出于純藝術的考量。畫面中,少婦左手握琴,女傭正遞來一信,她抬眼望著,頗感不安。這封信顯然對她意義重大,也許還帶點浪漫色彩
弗朗索瓦·熱拉爾《丘比特和賽姬》

弗朗索瓦·熱拉爾《丘比特和賽姬》
弗朗索瓦·熱拉爾 (FrancoisGerard,1770-1837年)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的杰出代表、雅克。路易。達維特的得意弟子之一。這幅畫的故事源自希臘神話,相傳賽姬擁有絕世的美色,使得維納斯大為嫉妒,遂令兒子丘比特用他那枝無人抗拒的箭,欲使賽姬愛上世上最丑惡的怪物。但丘比特對賽姬一見鐘情而無法下手。不久,祭司告訴賽姬的父母,這少女注定要成為神怪的新娘,所以國王、王后忍痛將賽姬留在山頂上。當她在哭泣的時候,一陣風吹過來,將她抱到一座壯麗的宮殿,冥冥之中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服侍她,賽姬從未看清主人的模樣,他只在晚上造訪她,黎明前就走了。過了一段時間,她請求丈夫允許姐姐們來探望她,丘比特答應了。當她的姐姐們看到賽姬過這么好的生活時,嫉妒之心油然而生,她們鼓勵賽姬去看清楚丈夫的模樣,教她帶著一盞燈和一把刀,如果看到是妖怪就把他的頭砍下來。賽姬趁丈夫熟睡時將燈點燃,發現是一個美少年,但一滴蠟油滴下驚醒了丘比特,丘比特傷心的說:“愛情不容有絲毫懷疑”……然后就展翅飛走了。賽姬又傷心又后悔,到處尋找丈夫,最后在丘比特的暗中幫助下通過了維納斯層層的考驗,得到寬恕而成為丘比特的妻子,當然,也獲得了永生。
法-皮埃爾·奧古斯特·庫特《春日》

法-皮埃爾·奧古斯特·庫特《春日》
著名法國畫家法-皮埃爾·奧古斯特·庫特的作品《春日》又名《情侶的秋千》)是其代表作之一。畫面中,原始樹林里,自然光線從霧氣中蔓延出來,照著一對坐在的秋千上的小情侶。姑娘雙手摟住情人的脖子撒嬌,一身白色透明長裙露出完美性感的身體,微笑的臉上帶著熱切的眼神望向男伴。小伙子雙手緊握秋千韁繩,將姑娘保護在懷抱中,低頭與姑娘目光相對。毫無疑義—無論是透過森林打到情侶身上的陽光,還是秋千上眉目含情的情侶,都如此完美。
法-皮埃爾·奧古斯特·庫特《暴風雨》

法-皮埃爾·奧古斯特·庫特《暴風雨》
關于主題人物達菲尼斯與柯蘿葉的故事,有多種版本與說法,在希臘神話中,達菲尼斯為信使之神麥丘里與女水神奈雅絲(Naiads)的兒子。森林之神潘恩(Pan)曾把蘆葦編制成葦笛,據說其悠揚的笛聲常在森林中回蕩著,深深地受到牧羊人、農夫與獵人們的喜愛,潘恩還曾經自傲地以葦笛來挑戰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的七弦琴。達菲尼斯亦相當喜愛葦笛那優美的笛聲,于是就向潘恩學習吹奏的方法,且經常跟在潘恩的身邊練習,而最后達菲尼斯不但學會了吹奏的方法,還發明了牧歌,成了牧歌的發明者。達菲尼斯后來與一位女神有了戀情,然而他最后卻背叛了這段愛情,在上天的責罰之下變成了瞎盲的人。然而在另一個版本中,達菲尼斯與柯蘿葉的故事與前一個說法完全不同,故事是出自一位希臘文學家隆歌斯(Longus)約在三或四世紀時的創作,故事中描述著達菲尼斯與柯蘿葉這對情侶,在經歷了許多的冒險之后,又再度結合,共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在這個故事中,達菲尼斯與柯蘿葉展開了一段牧歌式的美麗戀情,過程相當浪漫有趣。考特的作品《暴風雨》抓住了達菲尼斯與柯蘿葉在暴風雨中逃跑的一瞬間,表達了男女不同的性感力量之美、歌頌了純潔的愛情和自由的向往。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拉斐爾和弗娜里娜》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拉斐爾和弗娜里娜》
這幅作品創作于1814年,是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曾繪制的一幅想象的雙人像,名為《拉斐爾和弗娜芮納》,作品中安排了一名黑眼睛的女子坐在拉斐爾的腿上,儼然將拉斐爾的繪畫演變成了一個通俗的流行圖像。
拉斐爾終身未娶,但他心中卻有著一位無與倫比的女神,那就是他的情人弗娜芮納。弗娜芮納在拉斐爾的生活中一直很神秘,她崇拜他、關心他、愛護他,她常常遠遠地站在作畫的拉斐爾的背后,默默地看他作畫。她是拉斐爾藝術創作的靈感和源泉。關于弗娜芮納是拉斐爾情人的傳聞,大概在文藝復興時期就已經發端,到了19世紀愈發盛行起來,成為公眾談論的熱門話題。
弗拉戈納爾《秋千》

弗拉戈納爾《秋千》
弗蘭克·狄克西,《羅密歐與朱麗葉》
弗拉戈納爾是法國洛可可畫家,其代表作品有《秋千》《讀書女孩》《閂》《狄德羅》等。這幅作品是其代表作,描繪的是一個年輕美貌的少婦正在蕩著秋千;在她的身后,坐在石凳上哄著少妻玩耍的是一個至少比這個“少婦”大40歲的老夫。少妻玩的非常開心,老夫心里自然也非常高興。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使他妻子開心的并不是他這個老夫,而是深藏在樹叢中的一個小伙子。這個少婦不停的向小伙子眉目傳情,還有意把鞋甩向這個小伙子的方向。據說,這個小伙子就是訂畫者、著名的銀行家桑。朱理安。顯然,訂畫者是有意炫耀自己的這段“愛情”經歷。

弗蘭克·狄克西,《羅密歐與朱麗葉》
該幅油畫出自英國畫家弗蘭克·狄克西之手。狄克西1924年被選為英國皇家藝術院院長,1925年被授以皇家爵士爵位。他大部分的畫作都以戲劇性的歷史和傳奇的故事為主題,并以在繪畫中完美表現優雅時髦的女人的畫風而著稱。《羅密歐與朱麗葉》目前陳列于英國南安普頓市美術館,表現的是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對悲劇愛侶在婚禮初夜后離別前的匆匆一吻,而當時他們并不知道這也將成為他們愛情生涯的最后一吻。該畫畫面色彩艷麗飽滿,人物神態惟妙惟肖,將一對分別在即的情人之間充滿甜蜜與不舍的情愫描繪得入木三分。
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徒勞的求愛》

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徒勞的求愛》
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爵士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畫家,原是荷蘭人,從小就顯示出超人的藝術天賦,其一生6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創造了400多幅傳世之作。阿爾瑪晚年愈加返樸歸真,將其藝術中的古代民俗規范轉變到以兩性關系為主的基本框架內,以揭示人類原始情感的細膩和微妙的變化。該畫以他的畫室作為其背景的參考,畫中的女人雙目凝視窗外,,似乎若有所思,她身旁的求愛者與她拉開一定距離,從其無可奈何的神情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也許是一無所獲。
雷諾阿《蕩秋千》

雷諾阿《蕩秋千》
印象派畫家雷諾阿所畫的都是漂亮的兒童,花朵,美麗的景色,可愛的女性。雷諾阿把從他們那里所得到的賞心悅目的感覺直接地表達在畫布上。他曾說過:“為什么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惡的事已經夠多的了。”在《蕩秋千》中描繪的是一個晴朗的秋天,地上落滿了厚厚一層樹葉。陽光透過樹逢灑進來,暖暖的。背對著的這位紳士正在向這位少女滔滔不絕的講述著什么,少女靜靜的聆聽著,引得小男孩和長滿胡子的男士正在專心致志的聽著。也許這位男士只是擔心少女玩秋千的時候粗心大意。
克里姆特《吻》

克里姆特《吻》
《吻》是奧地利象征主義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的代表畫作之一。這幅作品呈現出一對相擁在一起的戀人,他們的身體借由長袍纏繞在一起。這種表現手法同時受到同時期的新藝術運動及藝術與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古斯塔夫。克林姆在傳統的油畫上覆蓋金箔,讓畫作的現代感更加突出。
夏加爾《生日》

夏加爾《生日》
《生日》是俄國畫家夏加爾的油畫代表作品,作者屬于二十世紀初期“巴黎畫派”的代表人之一,他擅長以超現實地手法表現個人內心世界的情感,對現代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啟迪作用。
1915年夏加爾與猶太小姐貝拉結婚,這幅《生日》就是對他們婚后幸福生活的描繪。夏加爾經典的漂浮在空中的吻,充滿了神秘、夢幻和甜美,他將一生熾烈的愛都奉獻給了自己的愛人貝拉,兩人的默契和相知相許給夏加爾的創作帶來了無盡的靈感,“愛情”成為他藝術創作的三大主題之一。
奧古斯特·羅丹《吻》

奧古斯特·羅丹《吻》
《吻》是羅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奧古斯特雕刻的人體雕像皮膚光滑柔軟,與他們坐的表面粗糙的巖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羅丹創造的這對戀人是永恒而又理想化的:很顯然展現了俗世人們對愛欲的癡迷。它表現了保羅·馬拉泰斯塔和弗朗西斯卡·達里米尼之間的親密時刻,雕塑人物取自但丁的《神曲》。而實際上,這對戀人在沖動的激情中偷吻時,被弗朗西斯卡的丈夫發現,并殺死了他們,他們被懲罰在地獄里永久游蕩。流暢的線條,準確的人物造型,引人入勝的主題,讓這件作品成為永恒的經典
弗里達·卡羅寫信給情人尼古拉斯·莫瑞的信。

1939年,墨西哥女性藝術家弗里達·卡羅(Frida Kahl)寫信給情人尼古拉斯·莫瑞(Nickolas Muray)
這是墨西哥女性藝術家弗里達·卡羅(Frida Kahl)寫信給情人尼古拉斯·莫瑞(Nickolas Muray)的信。卡羅在信中寫道,“我清楚地看見春天在空中跳躍,我能聽到你的笑——孩子一般的大笑”。
但她隨后與墨西哥藝術家迭戈·里維拉成婚并蜚聲國內外。莫瑞,時尚的匈牙利籍美國人,曾是一位有天賦的知名攝影師,1939年莫瑞為卡羅在紐約拍攝的《白椅子上的弗里達》(Frida on White Bench),后成為《Vogue雜志》最著名的封面照片之一。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尤列

“一個藝術家不應該愛上另一個藝術家,藝術家應該把愛當作生命。”1975年,阿布拉莫維奇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遇到了她的靈魂伴侶——來自西德的行為藝術家烏雷,兩人同月同日生。藝術的火焰點燃了彼此。他們共同創作的“關系”系列和“空間”系列影響極為廣泛。
費利克斯·岡薩雷斯-托雷斯《無題(完美戀人)》

費利克斯·岡薩雷斯-托雷斯《無題(完美戀人)》

費利克斯·岡薩雷斯-托雷斯創作手記
乍一看到藝術家托雷斯的作品《無題(完美戀人)》,大部分人都會為其詩意所包裹的尖銳刺痛。同性愛人羅斯·勞克(Ross Lawcock)患上艾滋病后倏然而逝,托雷斯的徹骨悲慟與公眾的冷漠與排斥在其作品中纏繞生長。我們的過往被時間所證明,到頭來又被時間輕易推翻。不如就這樣把你還給時間,也永遠與我為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