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龔賢 (1619–1689) 千山萬水 清, 約 1670 立軸, 紙本水墨, 62 × 102 cm ? Museum Rietberg Zürich, Geschenk Charles A. Drenowatz 攝影: Rainer Wolfsberger
精巧的技巧,富有表現(xiàn)力的筆觸,近千年來,山水畫一直是中國繪畫的核心,并已然成為中國文化和藝術(shù)的縮影。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了解中國文化,哲學(xué)和文學(xué)窗口,也為時下熱門話題——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處理貢獻了全新的靈感。借此次“自然的向往”展覽,里特貝爾格博物館在向觀眾介紹中國山水畫的同時,也嘗試為大家解讀中國山水畫中不同意象的含義和隱藏的信息。
展覽還著重展示了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shù)家作品中,山水畫傳統(tǒng)在當今世界的傳承。數(shù)百年積淀的作品將首次與國際知名的現(xiàn)當代作品同場碰撞,開啟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間的對話。

梅清 (1624–1697) 宣城山水 清, 1679/80 冊頁, 紙本水墨, 27 × 54,5 cm ? Museum Rietberg Zürich, Geschenk Charles A. Drenowatz 攝影: Rainer Wolfsberger
從沈周到文征明,從黃賓虹到傅抱石,從黃巖到楊泳梁,“自然的向往”展覽展示了70多幅從16世紀(明朝)至今,跨越整整五個世紀,無數(shù)代中國文人的作品。其中不乏自1972年以來常駐里特貝格博物館的查爾斯A.德倫諾瓦茲(Charles A.Drenowatz)私藏佳作,以及多家歐洲博物館和私人藏品中極少展出的珍品。
作為瑞士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里特貝爾格博物館專注亞、非、美及大洋州傳統(tǒng)與當代文化,共收藏有23000件藏品及37000份影像資料。秉承高專業(yè)性、高包容性、高多樣性的辦館理念,里特貝爾格博物館與海內(nèi)外多家知名博物館,文化機構(gòu)在不同領(lǐng)域保持緊密合作,每年吸引無數(shù)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參觀。

楊泳梁 (*1980) 蜃市山水 2010 視頻, 3:23 Min. DSL Collection, Paris ? the artist, courtesy of Yang Yongliang Studio
展覽信息
Longing for Nature. Reading Landscapes in Chinese Art (02.05. - 06.06.20)
里特貝爾格博物館, Gablerstrasse 15,瑞士聯(lián)邦蘇黎世
開館時間:周二至周五 10-17點,周三延長至 20點

李可染 (1907–1989) 風(fēng)光在險峰 1944 立軸, 紙本水墨, 91 × 61,5 cm ? Museum Rietberg Zürich, Geschenk Charles A. Drenowatz 攝影: Rainer Wolfsberger

李華弌 (1948 年生) 山水 2009 紙本水墨, 68,6 × 129,5 cm ? the artist, courtesy of Fondation INK

黃巖 (*1966) 山水紋身, No. 7 1999 C-Print, 80 × 100 cm ? the artist, courtesy of Fondation INK

林天苗 (1961 年生) /王功新 (1960 年生) Here? Or There? 2004 明膠銀版印刷, 35 × 42 cm ? the artist, courtesy of Fondation INK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