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萬家團圓的日子。如今,當春節文化成為我們和傳統文化對話的契機,文博機構則成為最受關注的傳統文化傳播者,“博物館里過大年”活動已經成為過節的時尚,新春展也成為各地博物館、美術館的年度重要展覽。庚子新春來臨之際,我們關注全國博物館、美術館的“2020新春展”,這一篇我們來看北京畫院美術館在春節來臨之際推出的“灼灼其華——北京畫院藏寫意花鳥畫精品展”。

灼灼其華——北京畫院藏寫意花鳥畫精品展
展期:2020年1月10日至2月10日
展覽地點:北京畫院美術館一、二層展廳,免費向公眾開放。
中式插花、紅燈籠形的展墻,與60件近現代名家的寫意花鳥畫組成了一場新春展,主題為“灼灼其華”,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為京城觀眾打造了一片鶯飛燕舞、生意盎然的花鳥世界。
展覽聚焦近現代寫意花鳥,通過“鐘靈毓秀”、“紅花墨葉”、“竹下清風”三個板塊,將吳昌碩、齊白石、陳半丁、汪慎生、李苦禪、王雪濤、崔子范等11位名家的近60幅珍品傾囊而出,大可窺探中國近現代寫意花鳥畫的半壁江山。

中國花鳥畫自唐代由工筆趨于寫意,經五代形成野逸與富貴兩派分野。隨著筆墨的發展衍變,寫意花鳥于明清日臻完備,且有了徐渭大潑墨寫意和八大山人簡筆寫意的率意與空靈。待到近代風云變幻下既傳承亦有嬗變,涌現出如吳昌碩、齊白石等個性鮮明獨特的大家。

北京畫院黨委書記劉寶華致辭

北京畫院美術館副館長鄭智威致辭

北京畫院美術館策展部主任、此次展覽策展人王亞楠導覽展覽
在展覽中,展覽對中國寫意花鳥畫的發展流變進行了系統梳理,旨在探尋寫意花鳥畫的傳承與革新,弘揚傳統繪畫中所飽含的人文精神和詩性意蘊,試圖對當代畫壇創作提供有益啟示。同時,此次展覽也是繼何鏡涵寫意樓閣、明清寫意人物之后,再一次探索中國畫的寫意精神。力求通過多次展覽與詮釋,將中國畫最本質的精神與內核傳承下去。


吳昌碩的《牡丹石榴》,畫風渾厚古拙,以個性筆墨營造色彩詩境;陳半丁的《珠罍罍》,畫面典雅蒼潤,意境疏朗雅逸;齊白石的《仙鶴》,以濃墨渴筆繪鶴身,用一抹朱砂點鶴頂,吉祥喜慶又仙氣十足。李苦禪的《墨筆花鳥》以書風入畫,沉厚遒勁、樸拙陽剛;王雪濤的《紫藤白鷴》抓住白鷴啾鳴瞬間之勢,寫生功夫深厚;崔子范的《朝露》深得白石寫意精髓,在傳統與時代、現實與浪漫、具象與抽象間隨意游走,稚拙天真、渾厚蒼勁……

齊白石 《綬帶牡丹》 101.5cm×34.5cm 無年款 北京畫院藏

陳半丁 《珠罍罍》 33.5cm×45.5cm 無年款 北京畫院藏

吳昌碩 牡丹石榴 136.5cm×66.5cm 1925年 北京畫院藏

李苦禪 墨筆花鳥 72cm×42.5cm 無年款 北京畫院藏

婁師白 鴨 68.5cm×102cm 1960年 北京畫院藏

王雪濤 紫藤白鷴 122.5cm×191.5cm 無年款 北京畫院藏

汪慎生 荷花翠鳥 68cm×39cm 無年款 北京畫院藏
展覽期間,北京畫院美術館還邀請花卉藝術老師為展覽設計專屬插花盆景,裝點勃勃生機。屆時,汪洋花海、雀鳴鶴舞,邀您共享“鳥”語“花”香。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