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下午3時,由個山美術館主辦,廣東汕頭富嘉大酒店、廣東汕頭碧灣溫泉度假酒店協辦,澳門導報、中國美術市場報社、東方藝術媒體聯盟、中藝國際展覽館、北京宋莊印象空間、北京天成東方藝術俱樂部、翰宸畫館聯合支持的“個山八友畫展”在北京個山美術館隆重舉行。
本次畫展展出了王子虛、白野夫、韓沛池、余本海、白陽道人、劉庚、霍香結、譚永虹八位實力派畫家近期創作的34幅條屏作品,畫展精彩紛呈,受到眾多藝術家與收藏家朋友的一致好評。

嘉賓合影

“個山八友”畫展集序
維公元廿一世紀一零、二零年代迭新之期,京東運河之畔宋莊藝術聚落,王子虛、白野夫、韓沛池、余本海、白陽道人、劉庚、霍香結、譚永虹以水墨佳作會于個山美術館,時譽“個山八友”,斯藝苑之小集,實盛世之大雅,晶雪瑞應,氣象蔚然。
夫華夏文士之會,古已有之,東周大爭之世,蓋集于諸侯公子之家,要在謀國,無暇藝事;比至建安,鄴下西園以詩酒酬答,開文會之新風,遂播興于魏晉,竹林、金谷、蘭亭、竟陵……文人雅集而人文燦然。迄于唐,吳中四士、飲中八仙,非必聚于一處,而時人斯譽以重之。迨至宋,徽宗以九五之尊御筆親繪文會圖,藝文相會遂成人世之至崇。有宋以降,丹青水墨亦漸為文會之要項。明清之際,吳門四家、揚州八怪、四僧、四王,乃彪炳畫史,宣芬海內。于今“個山八友”之會,實紹復文統,承續藝脈之雅事也!
若夫孤雁失陣,獨木非林,星聚而為斗,重巒以起脈,人之同氣相求,同類相聚,實自然之理也。極目中外,放眼古今,三五之眾,七八之群,甚或十百千萬,人之相聚,或為議事,或為商貿,或為選舉,或為圍觀,或爭或商,林林總總,皆心為身役,情為欲傷,唯我文會之事,發乎逸興,歸于閑正,忘卻名利之得失,臻于生命之善美。實華夏文明之獨秀,他國歷史所未有。噫嘻!“個山八友”之會,誠乃文化自信之體現也!
夫水墨者,發端于士夫文人畫,以書入之,長于寫意。意者,士夫之胸襟,文人之情懷也。迄于今世,現代水墨、當代水墨、新水墨……名號多矣。旨在創新,新于何處?愚之淺見,需從源頭尋起,亦即文人作畫之意。個山館主劉海博君,雅好文人畫多年,資之于市,頗有所獲,浸之于心,甚有所得,今以八友之雅集,一展當代文士之襟懷,個中之意,觀者于“新水墨”或有會焉!
快雪時晴,烹茶煮酒,以畫會友,散懷迎新,不亦樂乎!
賈謬/己亥冬月雪中鼓鍵于京東運河之畔

出席畫展的嘉賓有:
宰令石、王燁、鞠占圃、張東升、楚尋歡、郭外、何金時、王亞新、陳建輝、孫一格、崔玉濱、鄭翰林、姚又崇、楊殿斌、趙一農、毛志立、宋海、呂莊、周曼竹、孫克明、雷剛、于明、劉云博、郝中豪、王永剛、田智宇、呂布、趙躍、黃風東、乙默、陳棟、朱海風、張安濤、馬占偉,劉紅剛、梁騰、李長生、劉薇、李硯農、宮玉蕾、鄭默、李若清、馬又南、馮麗鵬、王淵皓、鄧顯峰、察一邁、孫鳴秋、徐聰、豐偉、周淯瀅、馬富明、陳衛東、閆振寶、劉云博、王輝、柳月、張敬、周傳波、裘永華、任樹華、張軍博、游居龍等一百余人。










個山美術館館長、本次展覽策展人 劉海博先生致歡迎詞

主持嘉賓 宋金燕女士

王子虛致詞
感謝個山館劉海博先生和金燕女士把個山館新年第一展給了個山八友。個山八友是散居于宋莊周圍的八位畫家,他們是視藝術為生命并把此做為終生追求的人。現代風格和現代形態的水墨是每位參展者的共同追求,他們努力在古典精神和現代的形式語言中尋求結合點,在自由的點,線,面中呈現出充沛的精神活力本源和創作軌跡。

白野夫先生致詞
感謝劉海博夫婦的精心策劃和鼎力相助,使得“個山八友”畫展今天得以在個山美術館順利開幕。
在這個多元文化互相交融與碰撞的時代,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這樣一個以中國傳統文脈為根基,以當時代人的審美視角為圖示,別開生面的“個山八友”展覽。
這個展覽猶如一縷清風,使嶄新的2020年的元旦第一天充滿了歡快與驚喜,給宋莊乃至當今的藝術圈增添了活力,因為根深才能葉茂,傳統藝術的根是中國文化的命脈,不管樹有多么枝繁葉茂,其根不能丟損。清代曾有“揚州八怪”,今天亦有“個山八友”,這或許是一種文化現象,是新時代新文人和新文人畫的一種文化張力,今后的個山八友應該會更有文化事件和敘事性,應當大力弘揚。預祝本次展覽圓滿成功!謝謝!

韓沛池先生致詞
根植傳統,發展創新,傳承中國畫傳統文脈又各具面貌,應是這次個山八友展的一大特色。畫畫不能脫離自己的心跡,既要有思考、有思想,又要憑心性、寫真誠。畫畫時隨心所欲,時而優雅,時而靜悟,時而超脫,時而放縱,作品由了心性,使自己陷于快樂、享受之中,如此也便感動了觀眾,這便是我作畫時所追求的一種狀態。
值此新年伊始,由海博、金燕夫婦傾心打造的此次個山八友展,便已窺見了每位作者的繪畫精神主旨及畫畫的狀態。如此亦為宋莊藝術圈的繁榮增添了絢爛的一筆。這也正是此次展覽的意義所在吧!

余本海先生寄詞
有筆墨的中國畫,才有嚼頭,才有回味。我覺得個山美術館在自己的經營與收藏上一直堅守這一點,做得很好。現今如此低迷的行業,個山能立于不敗,也是源于此吧。借此機會,祝個山越來越好,新年更上一層樓。

白陽道人致詞
畫者心之動文之極也,就千古之思文筆之變曲盡形容非玄既幻,法如錐,心列翰,百歲枯藤莫不應心。我著力凈化自身的純粹使自已更單純,也強劃著筆端的玄幻更醉心于伸手拂袖間的霎那快意。仁樂合一,藝道窮極,善美和諧這一言一語間的心曠神飴,心緒獨處當能體會到心靈筆墨的快慰。昔人賢哲寄興雖詩文書畫互為表里憂能就一個情字相抵梅蘭竹松從兩宋至元明文人興翰記憶閑心賴意縱深為君子風骨,才人倍出各立假言,胸中具千古之思,腕下有縱橫萬里之勢精言用心皆成天趣亦成生機,然圣心之期亦不能空眼耳腹又不能困筆墨哉!白陽道人頓首。

劉庚先生致詞
這個展覽的命題是我想到古代的文人雅集、如魏晉的竹林七賢、清代中期的揚州八怪。通過這樣的雅集活動是得創作理念相互碰撞和交流!我個人更注重筆墨的個性化感知、在筆墨和宣紙觸碰的未知狀態下捕捉契機。其實大家對于中國畫的發展探索一直是個永恒的話題、如何與當代氣息融合更是應該思考的方向。因為中國寫意還是要走下去………

霍香結先生致詞
中國繪畫中的文人畫說到底就是“詩書傳統”,今天不能再像之前那樣分為士大夫畫,作家畫,“文人畫”,工匠畫。今天說的文人畫和過去說的文人畫當然有區別,語境不同了。今天的文人畫就是過去說的“士大夫畫”,王摩詰,蘇東坡,趙孟頫,徐文長,八大山人等,簡單理解就是具有文脈道統的修行者所作的畫,也可以是文的道統,也可能是道的道統,比如黃子久,石濤,這些具有明顯宗教思想體系的文人畫家,也可能是王摩詰,蘇東坡這些具有文的道統的文人的作品。文人畫的前提是文脈道統,非特說文人的寫作和繪事,而是切入了中國文明內在自覺體系的結晶。

譚永虹先生致詞
2020之際,個山八友雅集,朋友們相聚一起熱鬧熱鬧。這次展覽作品是近期自我覺悟的一個實體再現,秉承寫意精神和傳承文脈的路線推衍。不跟風、不獻媚,哲學高度和宗教層面是藝術的最終歸宿。

作為本次展覽的學術主持,賈謬先生給大家介紹了展覽籌備的情況
《“個山八友”畫展》籌備期間,究竟是叫“個山八友”的“新文人畫”畫展還是“新水墨”畫展,關于這個畫展的名字,個山館劉海博館長與我及諸位參展藝術家商議了很久,最后還是定下了《“個山八友”畫展》這個提法。我認為這個提法很有意義。因為“新文人畫”也好,“新水墨”也好,“現代水墨”、“當代水墨”也好,都是一種概念,概念是對藝術創作的一種規定。法國藝術家杜尚曾經是立體主義的一員,有次立體主義成員的畫展,他送過去自己的作品《下樓梯的裸女》,策展人認為他的作品不符合立體主義的主張,便拒絕他參展。這件事讓杜尚開悟了,他認識到主義、概念這些東西都是對人、對藝術的一種限制和束縛,從此他便離開了立體主義。回到個山館這個畫展,“個山八友”的提法不是對藝術創作的一種規定、界限,而是客觀的、對藝術創作的一種現象呈現,因此更為包容、開放。我國古代就有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這樣的文士團體,書畫界也有吳門四家、揚州八怪這樣的說法,可以說“個山八友”的提法是對傳統的一種回歸,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一種體現。“個山八友”畫展做為新時代文人畫創作新氣象的一種呈現,這是個很有意義的事情。
據悉,展覽展期持續至1月8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