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17日,下午3點,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創作人才資助項目《徽州往事知多少》——現代徽州畫繡創作研討會在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b102工作室成功舉行。出席此次研討會議的人員有: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陳克義;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陳琳;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書記朱琳;美術學院繪畫專業負責人周群;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專業負責人趙文坦;工藝美術專業負責人盛容;美術學院科研秘書黃彥;程國棟老師、譚小飛老師、公丕普、劉超老師等師生。

與會領導和老師們在作品面前展開討論
首先項目負責人林恩迎介紹了作品創作的過程,從調研、采風、深入學習、繪制草圖、技法創新試驗、交流討論、作品制作、理論梳理、創作研討等,歷史7個月。完成了采風記錄和創作過程集,作品小樣若干幅,最終作品4幅,2幅尺寸為2米*1.2米,2幅尺寸為2米*0.8米,發表論文一篇,題目是《徽繡徽事 絲語徽州———現代徽繡創作對徽繡傳習發展的作用》。
然后,林恩迎依次展示了4幅作品和技法稿。與會的老師們展開了熱烈討論,整個研討會從會議桌上轉移到作品面前進行。陳克義院長認真分析了整個項目的創作的過程,對作品完成的質量和工作量做出了肯定,認為4件作品尺寸巨大,作品效果精美,創作價值高。陳琳院長對創作者的創作態度和作品效果給了極大的肯定,徽繡創作項目填補了徽繡實踐研究項目的空白,對徽繡的未來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陳克義副院長發言
朱琳書記對徽繡的制作工藝特別感興趣,提出大膽的設想:是否可以通過機繡的方式取代藝術創作大量的勞動參與。林恩迎老師從機繡工藝的難度和代價更高兩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機繡因為工藝呆板不生動,目前無法真正參與藝術家的創作。周群老師從個人國家藝術基金創作的經驗出發,贊賞了在創作中對過程的記錄。

美術學院繪畫專業負責人周群老師與參會老師們進行交流
盛容老師提出徽繡急需振興,徽繡在徽派工藝美術體系里是不可或缺的。現代徽繡創作需要一大批像林恩迎老師這樣虔誠的創作者和傳承的作品。另外對林恩迎提出的男繡的技法十分贊同,男繡技法更容易獲得傳播,讓更多的創作類型可以實踐,徽繡的發展不一定要追求蘇繡的“平細亮”。趙文坦老師與創作者在對意象效果的處理上,展開了積極討論。黃彥老師贊賞技法稿中呈現的雙面繡的效果。譚小飛、公丕普老師在徽繡現代創意的角度和文創方向上,提出了更遠的設想。程國棟老師在絲線配色上和與會嘉賓展開了技術交流,劉超老師從徽州三雕的角度分享了徽繡背后的徽商文化語境。
陳克義院長做了最后總結,期待林恩迎的下一個系列的作品與大家分享,期待更過的徽繡理論研究成果和創作實踐作品出現,對徽州刺繡的傳承和多元化發展寄予厚望。

《徽州往事知多少》——現代徽州畫繡創作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