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蘋,當代著名古典花鳥畫家。1934年生于四川成都,13歲被書畫巨匠張大千收為弟子,得其真傳,專注于古典花鳥畫研究與創作。
書畫大家張大千的前半生,已經是一個集大成的畫家,在花鳥、人物、山水畫已取得巨大成就。如著名畫家、藝術教育家黃君璧所說:“自明及今,五百年來,獲藝壇全才者,大千一人而已”。
現年已85歲高齡得江蘋是張大千先生最年輕的弟子,當年在恩師指點下,專注于傳統花鳥、人物畫研究與創作。作品氣韻真淳,雅麗清新,功底深厚,自成風格,是當代畫壇首屈一指的花鳥畫大家。江蘋先生曾說:“將恩師張大千在傳統繪畫方面的風格和美學精神傳承下去,是我的責任和榮譽。”

張大千門人、當代著名畫家江蘋
13歲拜張大千為師
江蘋自幼隨父親江梵眾習畫。在上世紀的四川,江梵眾是盛名遠播的著名畫家和詩人,其風格卓異的山水畫為張大千先生所推崇,稱之為“梵眾超凡一散僧”,兩人還是至交好友。在父親的親授下,江蘋自幼從工筆畫入手,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并專修習花鳥畫技法。
1947年一天,張大千到訪江梵眾家中,江梵眾領著張大千等人到畫室參觀。張大千看了江蘋的幾張畫后,評價道:此子雖小,還有悟性,若好好學習有所作為。江蘋回憶當天的情景依然記憶尤新:“我父親便說‘大千先生收個幺徒弟吧!’。父親的話剛一說完,張大千就立即回答‘可以’。”當天江蘋便行了拜師禮,13歲的江蘋成為了那時‘大風堂’最年少弟子。
江蘋在恩師張大千的指點下于繪畫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漸入繪畫堂奧,畫藝大進。

江蘋作品《花肥映雪紅》

江蘋作品《出峽》
“大風堂”師徒經營仿古畫生意
眾所周知,張大千的藝術歷程大致可分為前半生和后半生。張大千前半生“摹古”作品可謂出神入化,以假亂真。當時徐悲鴻推崇他為“五百年第一人”,前半生的他儼然已是美術史中的“集大成”者。
江蘋投入張大千門下后,在恩師張大千的指點下,主攻古典花鳥畫的臨摹與創作。張大千要求江蘋一幅名畫要臨摹上百遍,不僅要求做到形似還要做到神似。江蘋在張大千嚴格的要求下在古典花鳥畫上逐步成熟,有些臨摹古人的作品連張大千本人都很難區分真偽,這使張大千感到特別欣慰。
上海“大風堂”張大千、張善子、江蘋等經營仿古畫生意,江蘋與張大千臨摹作品難辨真假,在當時的上海畫壇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張大千作品《紅葉白鳩》

江蘋作品《紅到白頭》
70余年專攻古典花鳥終成一代大家
在拜張大千先生為師后,他對書畫藝術的熱愛就一發不可收拾,于畫藝心無旁鶩、潛心創作。經過70余年潛心研究書畫藝術,江蘋不僅領悟了張大千繪畫風格,循得了繪畫之真諦,而且又在此基礎上創新發展。
江蘋主要的創作方向是工筆畫,其筆下題材十分廣泛,涵蓋了花草、飛鳥、走獸等。他的工筆畫色重而不俗艷,雅致而不寡淡,工整而不拘謹,秀麗而不循矩,新奇而不僭越。其畫承唐宋風格,近似明清、揚州八怪和嶺南畫派之逸趣。花鳥草蟲、動物、山水、人物無不精妙。其國畫重于寫生,工寫兼善,設色典雅,功底深厚,自成風格。其畫火候功深、風神雅逸、氣韻真淳,雅麗清新,“江家”風范十分突出。

江蘋作品《蟬》

江蘋作品《荷雨》

江蘋作品《荷塘雙禽》
“傳承張大千傳統繪畫風格和美學思想是我的職責”
江蘋先生雖耄耋之年,但仍自強不息、孜孜不倦地潛心探討中國傳統藝術,為“大風堂”藝術精神的傳承做出諸多貢獻。江蘋曾說過:“我作為大風堂的第一代弟子,有義務要為這個畫派的發展壯大出力,張大千是近代中國畫壇的一代宗師,我們的職責就是要把他的畫風和美學思想傳承下去。”
江蘋一生為人低調,深居簡出,但他的作品卻早已被一些有眼光的收藏家收藏。自1949年以來,其書畫作品就相繼被美、歐、日等國以及東南亞地區的行家收藏。作品《春回大志》被瑞典國王、王后訪華時選藏于該國的皇家博物館,之后瑞典國王、王后還親自接見江蘋,并握手致謝。2011年,江蘋創作的《壽星圖》被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收藏,新華網、人民網(微博)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大量報道。江蘋為鄧小平九十壽辰作的《松鶴延年》等多幅作品被釣魚臺國賓館永久收藏。近年來,江蘋應中央軍委邀請赴中南海、釣魚臺、北戴河作畫。出版《江蘋工筆畫花鳥作品選》、《江蘋扇面畫集》、《梅雀爭春》、《春旺》等畫集,藝術傳略也被編入《中國美術家辭典》等。
江蘋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文史館館員、四川省工藝美術學會常務理事暨書畫專業委員會主任、四川省政府外事辦對外書畫交流畫家、成都市政協書畫院顧問,四川雕塑藝術院高級美術師,中國民族文化研究院理事,世界華人詩書畫研究院理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