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扇畫藝術歷史悠久,宋代是團扇畫的藝術高峰,明清以降,折扇畫漸執牛耳。折扇以密林勁竹作骨,以素紈紙面為體,聚丹青翰墨為魂。隨機舒卷,半紙清風,皓腕徐轉,惠風綺紈。
1948年,正值于非闇藝術盛期,《薔薇雀》取其擅長的竹雀圖式所繪,翠竹清麗,赤雀翩然,配以瘦金書款識,格調高古。于非闇所畫鳥雀種類繁多,無不精能,而以薔薇雀入畫者迄今僅見此作,尤可寶愛。

Lot349
于非闇 薔薇雀
林思進 自作詞二首
成扇 設色紙本
18×50 cm。 約0.81平尺
RMB: 250,000-350,000
出版:《榮寶齋畫譜·47·于非闇繪花鳥部分》第39頁,榮寶齋出版社,1991年7月
《于非闇工筆花鳥畫集·下》第6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3月
《藝術巨匠·于非闇》第125頁,河北出版傳媒集團,2012年8月
紀錄:蘇富比(微博)香港,2008年10月6日,編號1064
另有一扇繪于1944年,為于非闇仿宋人花鳥之作。宋人花鳥畫崇尚旺盛的自然生命力,著重再現花果的鮮嫩妍潔、禽鳥的翎羽溢彩。于非闇此扇所繪紅果翠羽皆可從宋畫中尋得淵源。


Lot352
于非闇 果熟來禽
邢端 雜鈔
成扇 設色紙本
19.7×53.5 cm。 約0.95平尺
RMB: 150,000-200,000
出版:《于非闇工筆花鳥畫集·上》第31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3月
著錄:《藝術巨匠·于非闇》第220頁,河北出版傳媒集團,2012年8月
《妙于陳馨:于非闇·陳之佛繪畫藝術研究》第262頁,廣西美術出版社,2013年7月
《于非闇書畫精品集》第162至163頁,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
《于非闇畫集》第185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5月
紀錄:上海拍賣會,2001年12月14日,編號853
劉奎齡的花鳥、走獸以逼真靈動聞名于世,他廣師傳統,又引入西畫透視、色彩技巧,形成極具個人特色的風格。《新秋》作于1934年,正值畫家藝術創作盛期,此扇與中國書畫(一)編號183拍品同為魏恩甲上款。魏恩甲極嗜劉奎齡畫藝,三十年代間大肆搜羅劉氏佳作,所藏以扇面最精,此扇即為其一。
Lot358
劉奎齡 新秋
卜孝懷 風塵三俠
成扇 設色紙本
18.5×50.5 cm。 約0.84平尺
RMB: 200,000-280,000
閑作揮運,逸筆寄興的畫家,不求畫面的精致炫人,而常在畫外題旨上點睛,不同于上述兩位畫家,恪守文人畫傳統的啟功,就是這樣的高手。是扇所題詩句出自龔自珍《題魏槃仲扇》,魏源侄魏彥八歲時,讀《詩經·何彼秾矣》,龔自珍見而作此詩為其解說文意。啟功由此想到道光年間龔自珍與奕繪遺孀西林春之“丁香花公案”當為“市俗傅會”,遂借此題識為二人辯誣。
女兒公子各風華,爭羨皇都選婿家。
三代以來春數點,二南卷里有桃花。
——龔自珍《題魏槃仲扇》
Lot341
啟功 桃花迎春
成扇 設色紙本
19.4×54 cm。 約0.94平尺
RMB: 200,000-280,000
說明:天津文物商店舊藏。
扇骨為近代竹刻名家劉夢云、吳迪生刻王叔暉畫稿《鐘馗嫁妹》,人物生動,線條流暢,極見功力。
花鳥娛心,山水寄情,圖寫人物容影隨性。在中國畫美學思想中,人物畫以精神氣韻勝之,徐操非常注重對傳統藝術的研摹,又不為古人所囿。其人物畫主要取材歷史故事,若畫人物眾多的場面,能將前賢的筆法參雜使用,取得豐富多變的視覺效果,是幅《真妃上馬》即為其一。
Lot350
徐操 真妃上馬圖
徐宗浩 節錄五代宮詞
成扇 設色灑金箋、水墨紙本
19.8×52.5 cm。 約0.94平尺
RMB: 180,000-250,000
人物畫是程十發藝術的代表,亦是其主要成就所在,他的人物畫以借歷史人物抒懷見長,筆墨灑脫精湛,純真而浪漫。1970年代,成熟意義上的“程家樣”呼之欲出,所作靈動秀逸,用筆勁爽瀟灑,拍品作于1978年,正為此期佳構。


Lot455
程十發 書畫合璧扇 1978年作
成扇 設色紙本
17.3×55.5 cm。 約0.87平尺
RMB: 60,000-80,000
紀錄:北京拍賣會“傅抱石精品暨張氏藏中國書畫”專場,2001年11月4日,編號51
說明:上款“慶重”即張慶重(1910-1992),福建漳州人,新加坡實業家,雅好書畫,富收藏。
預展時間
中國書畫 11月13日至15日 上午9:00至晚6:00
拍賣時間
中國書畫(一)11月16日 上午9:30
中國書畫(二)11月16日 下午2:00
地點
北京昆侖飯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