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名為“梵高的圈子:朋友、家人和模特”的展覽在荷蘭北布拉班特博物館舉行。在人們眼中,梵高一直是一個孤獨的天才,而本次展覽關注梵高和家人、朋友的親密往來,希望能夠打破人們心中的固有印象。展覽展出梵高的16幅油畫原作以及17幅紙上繪畫,并以一組罕見的信件、速寫本和筆記來反映藝術家和他人的友誼。
“如果他是人們慣于想象的那個孤獨的藝術家,他永遠不會成為他最終成為的那個人。”策展人說道,“他的一切發展都基于此。”
展覽“梵高的圈子:朋友、家人和模特”在位于荷蘭城市丹博斯的北布拉班特博物館舉行,而梵高正是在這里長大。展覽將這個“孤獨的天才”還原為一個有家人、朋友相伴的人,通過他們之間的書信以及梵高為周圍的朋友所作的繪畫等等,讓人們看到一個刻板印象之外的梵高。
1879年的夏天,梵高居住在比利時一個貧窮的煤礦區博里納日,他在那里當牧師。一天,他坐在案前動筆給不久前來拜訪他的弟弟提奧寫感謝信。
“和每個人一樣,我也需要友情、愛情,或是令人信任的陪伴。”他寫道,“我不是路邊用石頭或金屬做成的水泵或是路燈。就像每個受人尊敬的文明人一樣,沒有這些關系,我無法生活,我會感到空虛。”
通過與他人之間的聯系感,梵高寫道,“一個人意識到了自己存在的理由,意識到自己并非毫無價值或是多余的。”

《阿萊城的基諾夫人》
展覽“梵高的圈子:朋友、家人和模特”的策展人赫勒維斯·伯杰(Helewise Berger)表示,是時候“公允地看待梵高周圍的人們”了。展覽在荷蘭北布拉班特博物館舉行,旨在探索梵高的家庭和朋友如何從情感和經濟上給予他支持。
在展覽開幕前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伯杰說道,“我們希望能夠終結人們將梵高視為一個孤獨的、備受折磨的藝術家的形象。”他表示,雖然梵高的直言不諱常常使人疏遠,但“他為人熱情,而且他的關系通常都是牢固而長久的。”
在將近100件展品中,包括梵高的16幅油畫原作以及17幅紙上繪畫,此外還有他和朋友的書信往來,以及朋友們的畫作,展覽能夠讓人近距離地看到梵高和他的同代藝術家之間的交往,比如埃米爾·貝爾納(émile Bernard)、保羅·希涅克(Paul Signac)等等。此外,展覽還展現了梵高一生中幾位重要女性的存在,并透過梵高學生的視角展現其“嚴格而有趣”的一面。在1884年的一封信中,梵高寫道,“我現在在埃因霍溫有三個學生,我在教他們畫靜物。

《埃米爾·貝爾納的自畫像》
在展出的梵高畫作中,有一幅小型肖像畫,展覽將其命名為梵高弟弟提奧的肖像,而梵高博物館則認為這是一幅自畫像。如果畫中所描繪的確實是提奧的話,那么這幅近距離肖像畫無疑是展覽中的亮點,因為他是梵高最親密的知己和支持者。

在此次展覽中被認為是梵高弟弟提奧的肖像畫
“認為梵高如同孤狼一樣,一生都不曾受人賞識,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展覽的客座策展人、研究梵高的權威學者司吉拉·凡·霍格頓(Sjraar van Heugten)說道。雖然學者們一直都知道梵高在藝術圈中人脈很廣,他和家人也關系密切,但是在公眾的印象中他始終是一個流浪的人,凡·霍格頓說道。從1956年的電影《梵高傳》到2008年的《永恒之門》,大眾電影加固了這樣的印象。
策展人表示,展覽的理念催生自1994年由史蒂芬·奈菲(Steven Naifeh)和格雷高里·懷特·史密斯(Gregory White Smith)撰寫的《梵高傳》,這本書在之后的多年中成為了對這位藝術家最權威的指南。
在博物館中,有一整面墻用來展示梵高為西恩·霍爾尼克(Sien Hoornik)所作的畫像,1882年,他在海牙遇到了這名女子。他曾在心中向弟弟提奧介紹,這是一個“被男人拋棄的人,還帶著一個孩子”。
“我將她作為模特,整個冬天都和她在一起工作,”她寫道,“我不能支付她完整的工資,但是我解決了她的房租問題,并且現在可以保護她和她的孩子免于饑餓與風寒。”

《坐在爐邊的西恩》
西恩成為了梵高的戀人。在一張名為《悲傷》的石版畫上,她裸體擺出姿勢,明顯看得出已有身孕。在她生下女兒以后,梵高搬過去與她同住,兩人在海牙一起居住了一年。
“和西恩在一起讓他感到幸福,嬰兒在他的工作里爬來爬去,”凡·霍格頓說道。“他喜歡家庭生活。這是他唯一一段擁有家庭生活的時光。雖然只有短短一年,但他很快樂。”

《馬歇爾·魯林的肖像》
梵高與藝術家保羅·高更(Paul Gauguin)那段以決裂收場的友情在展覽中只是被一筆帶過,展覽更加關注他在阿爾勒和魯林家族的關系。他為這一家人創作了25幅畫,其中包括家里最小的馬歇爾,他畫下了他剛剛出生時的樣子。“梵高喜歡孩子,尤其是嬰兒,”凡·霍格頓說道。在另一幅油畫中,奧古斯汀·魯林(Augustine Roulin)雙手握繩,用來搖晃畫面之外的馬歇爾的搖籃。

《搖籃曲》
展覽上最為特別的或許是一組非常罕見的信件、速寫本和筆記,這些私人檔案反映了藝術家的友誼。其中包括三本梵高為貝琪·特斯泰格(Betsy Tersteeg)畫的寫生,她是海牙古比爾畫廊老板的女兒,梵高年輕時曾在那里工作。此外,展覽還展出了一組罕見的吊唁信,此前只展出過一次,這些信件是在梵高去世后寄給他弟弟提奧的。其中,高更稱其為“我們這個時代罕見的藝術家”,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寫到“他對我而言是無比重要的朋友”,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則表示“年輕的一代將為失去梵高而深深痛惜”。

梵高的房子》,保羅·西涅克
凡·霍格頓表示,更好地把握梵高與至親之間的這些關系,能夠幫助我們理解這位天才藝術家的故事不只限于一個“浪漫的概念”。基本上偉大的藝術家總是擁有更為豐富的語境。
“如果他是人們慣于想象的那個孤獨的藝術家,他永遠不會成為他最終成為的那個人,”凡·霍格頓說道,“他的一切發展都基于此。”
展覽“梵高的圈子:朋友、家人和模特”將持續至2020年1月12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