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可染的藝術風貌,既不同于張大千的瑰麗,也不同于傅抱石的奇縱,在近現代畫壇的最一線畫家中,他是不折不扣的苦學派,是最勤勉、最下苦功的,甚至沒有之一。他的成功經歷更接近普羅大眾、更加勵志,而即便是大名已享、門庭若市,依然以“白發學童”自居,這種探索精神著實值得今人敬仰、學習。
李可染又因為在最一線畫家中年齒偏小,因此留下了眾多的著述、圖冊,為后人認知、了解李可染的藝術提供了許多便利,更重要的是,為收藏李可染的作品提供了許多可靠的資料與證據。本次誠軒秋拍釋出的數件李可染精品,涵蓋山水、人物、牧牛、書法各種題材,且多為來源清晰、傳承有序之作,值得關注。

Lot412 李可染(1907-1989) 春雨江南
立軸 設色紙本
題識:春雨江南圖。可染。鈐印:可染、李
出版:《名家翰墨·第4期·李可染專號》第98頁,(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5月
《名家翰墨·第26期·李可染山水畫特集》第111頁,(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3月
著錄:《藝術大師·李可染》第138頁,古吳軒出版社,1999年6月
紀錄:蘇富比(微博)香港“葉義醫生收藏專場”,1984年11月21日,編號139
68×45 cm。 約2.8平尺
RMB: 4,000,000-5,000,000
不論是剛進入書畫收藏領域的新人,還是已經對李可染有系統研究的藏家,這一件《春雨江南》都是極具性價比的選擇。首先,它帶有兩次可靠出版和一次著錄,1984年蘇富比葉義醫生專場釋出,來源清晰可靠;另外畫面非常漂亮,色澤亮麗,品相完好,很適宜張掛。

拍品出版物
而對于藏家來說,春雨江南這個題材是李可染愛好者不容錯過的,因為春雨江南是李可染藝術追求的集中體現。他從1950年代一直畫到1980年代末,反復描繪,不斷探索,足見他對這個題材的熱愛。

拍品局部
可貴者膽、所要者魂是李可染一生的藝術追求,將傳統中國畫進行革新是膽,對江南水鄉的深切眷戀是魂,這是李可染酷愛這一題材的主觀動因;從客觀技法來看,積墨法的使用、構圖的滿密、留白的穿插、強烈的色澤對比無不彰顯出畫家高超的筆墨技法。這一幅創作于1970年代末期的《春雨江南》,無疑是李可染藝術盛期的佳作。

Lot413 李可染 人字瀑
鏡心 設色紙本
1954年作
題識:人字瀑。可染。鈐印:可染、有君堂
展覽:“李可染、張仃、羅銘水墨寫生畫展覽會”,北京北海公園悅心殿,1954年9月,并著錄于該展覽簡冊,編號36
出版:《榮寶齋·總第35期》第42頁,中國美術出版總社,2005年7月
《誠軒拍賣十周年精品圖錄》第143頁,北京誠軒拍賣有限公司,2015年11月
著錄:《二十世紀中國畫家研究叢書·李可染》第132頁,楊柳青畫社,1995年11月
《世紀可染·紀念李可染誕辰一百周年·文獻集》第170至171頁,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年10月
《李可染的世界·寫生篇·千難一易》第262頁,廣西美術出版社,2012年7月
紀錄:北京誠軒,2009年11月24日,編號608
53.5×40.2 cm。 約1.9平尺
RMB: 2,000,000-2,800,000
李可染參加1954年北海展覽的作品中,在市場露面的屈指可數,遑論《人字瀑》畫面滿密精細,堪稱李氏寫生作品之代表,著實不容錯過。

拍品出版物
李可染1954年的江南寫生,是他對主動變革中國畫思想的踐行之旅,若要理解李可染對寫生的追求,就要理解建國之初的畫壇風氣,在1950年代初,中國畫處在一片質疑聲中,盛行的虛無主義認為中國畫不能適應新的時代,認為中國畫缺乏表現力,中國畫家也紛紛被打入冷宮,正值壯年的李可染不安于這種逆境,寫生便是他尋求的突破點。

1954年“李可染、張仃、羅銘水墨寫生畫展覽會”簡冊,編號36即為本幅
1954年春,李可染與張仃、羅銘結伴往江南寫生,三個月中途徑無錫、太湖、蘇州、上海、杭州、富春江和黃山。三人中只有李可染到達黃山,在玉屏樓停留了四十五天。在黃山寫生期間完成的作品,數十年來見諸刊載的僅《文殊院前望天都峰》、《黃山東海門云海》、《黃山文殊院望迎客松》等寥寥數幅,更少見可流通者,拍品《人字瀑》不論從尺寸,還是畫面構成、筆墨精細程度,均屬佼佼者,益顯難得。

1954年在黃山寫生的李可染
人字瀑,又名“飛雨來”、“天都瀑布”、“雙龍飛瀑”,位于黃山紫石、朱砂兩峰之間,一瀑二流,形似“人”字而得名,與百丈泉、九龍瀑并稱黃山三大名瀑。

1954年李可染在黃山創作的《人字瀑》素描稿

黃山人字瀑實景(網絡圖片)
李可染在《人字瀑》中有意弱化了傳統中國畫的山石皴法,而是選擇勾勒和積染相結合的方式,這既是忠實于實景的寫生,也是李可染對積墨技法的嘗試。

拍品局部
局部的游人、流水、小橋刻畫的非常精細,可見非常用心。

拍品局部

Lot411 李可染 鐘馗
立軸 設色紙本
題識:可染寫。鈐印:可、戲墨 收藏印:又文心賞、斑園所藏
展覽:“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南京)中央美術陳列館,1937年4月1日至23日
“李可染藝術世紀展”,(臺北)歷史博物館,2000年11月3日至12月5日,并于同年12月15日至次年3月18日巡展于高雄市立美術館
“世紀可染—李可染百年誕辰藝術展”,中國美術館,2007年11月4日至11月14日,并著錄于展覽圖冊,編號034
出版:《美術生活·第三十八期》第16頁,(上海)美術生活社,1937年5月
《李可染的世界》第56至57頁,(臺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11月
《世紀可染·紀念李可染誕辰100周年作品集》第38至39頁,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年10月
《世紀可染·紀念李可染誕辰100周年文獻集》第114頁,并著錄于第303頁,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年10月
《世紀可染·紀念李可染誕辰100周年特刊》第12至13頁,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年10月
《李可染的世界·人物篇·畫龍點睛》第20至21頁,并著錄于第9頁、第12頁,廣西美術出版社,2011年8月
《所要者魂·李可染》第43頁,并著錄于第398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年6月
著錄:《李可染中國畫展》年表部分,(東京)朝日新聞社,1983年
《李可染畫集》年譜部分,(臺北)學苑文化事業出版社,1983年
《朵云·第七集》第123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年4月
《美術·第267期》第24頁,美術雜志社,1990年3月
《李可染中國畫集》第17頁、第18頁,(香港)大業公司,1990年
《李可染論藝術》第222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年
《李可染研究》第136頁,江蘇美術出版社,1991年11月
《名家翰墨·第25期·李可染鑒定特集》第42頁,(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2月
《中國書畫·第35期·李可染作品專輯》第2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93年7月
《名家翰墨·第43期·李可染精品特集》第94頁,(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8月
《李可染書畫集》第158頁,臺北歷史博物館,1994年11月
《李可染評傳》第152頁,(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1月
《李可染畫語》第140頁,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4月
《東方既白·李可染》第225頁,(新加坡)新華美術中心,1997年4月
《藝術大師·李可染》第144頁,古吳軒出版社,1999年6月
《李可染畫論》第156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東方既白·李可染藝術展作品集》第241頁,廣西美術出版社,1999年10月
《李可染畫語錄圖釋》第136頁,西泠印社,2000年3月
《世紀經典·李可染》第24頁,浙江省博物館、浙江西湖美術館,2000年4月
《李可染論藝術(增訂本)》第262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8月
《金鐵煙云·李可染的藝術世界》第277頁,(臺北)羲之堂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0月
《中國名畫家全集·李可染》第3頁、第243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氣宇軒宏·李可染的藝術》第313頁,(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01年10月
《鑒識李可染》第5頁,福建美術出版社,2002年1月
《李可染畫集·下》第426頁,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3年12月
《實者慧·鄒佩珠李小可李珠李庚捐贈李可染作品集》第325頁,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5月
《李可染藝術》第255頁,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4月
《同源異彩·黃賓虹與林散之、李可染藝術研究》第245頁,廣西美術出版社,2011年8月
《百年山水之窺·李可染、陸儼少比較》第187頁,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3年12月
《李可染的世界·山水篇·江山無盡》第260頁,廣西美術出版社,2014年11月
《江蘇歷代名人傳記叢書·李可染》第31頁,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6月
《名家講稿·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第178頁,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7年5月
《書畫巨匠藝庫·李可染·李可染山水寫生論稿》第233頁,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8年1月
110×106 cm。 約10.5平尺
RMB: 1,000,000-1,200,000
截至目前,此件李可染《鐘馗》共有四十余次展覽出版著錄,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因為這件作品實在是重要,它是李可染公認的畫壇亮相之作、成名之作,曾經參加1937年于南京舉辦的“第二屆全國美展”,并且出版在1937年的《美術生活》雜志中,是幾乎所有李可染出版物的都會提及的作品。

部分出版物書影

1937年5月出版的《美術生活》雜志書影
值得注意的是,四十幾次出版著錄只是截至目前的數字,因為這件《鐘馗》的特殊性,使得它成為幾乎所有的“李可染年表”都會提及的作品,所以在將來新出版的李可染作品畫冊、研究書目中,仍然會反復不斷地被出版、著錄,這是毫無疑問的。

1930年代的李可染
著名李可染研究者、同時也是李可染學生的萬青力在《李可染的世界》一書中,將此件《鐘馗》列為第一件作品,并詳細撰文介紹,足見其重要意義。

萬青力《李可染的世界》第56至57頁書影
作品上加蓋的“又文心賞、斑園所藏”為簡又文收藏印。簡又文(1896-1978),字永真,號馭繁,廣東新會人。早歲旅美,獲芝加哥大學宗教教育碩士學位,返國后服務教育界及政界,歷任燕京大學教授、廣州市教育局長、立法委員等職,亦曾效力西北軍,擔任馮玉祥軍中前敵政治部中將主任。他先后創辦有《逸經》、《人間世》、《大風》等雜志,在推動文藝創作、歷史研究考證以至宣傳抗日方面,貢獻良多。

簡又文像
此外,他好與文藝界人士交往,尤嗜書畫藝術,于廣東書畫作品收藏尤夥。1949年后定居香港,潛心學術研究,獲港臺、美國多所大學及研究機構聘任為研究員。簡又文以治太平天國歷史聞名國際,有關于歷史、思想與書畫藝術的著作和譯作數十種。他畢生收集的太平天國史料和廣東書畫作品于晚年分歸美國耶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斑園”為民國時期簡氏上海寓所名稱。

民國時期簡又文在上海的寓所“斑園”(黃潮寬繪)

Lot416 李可染 柳塘渡牛
立軸 設色紙本
1984年作
題識:柳塘渡牛圖。一九八四年甲子春,可染寫。鈐印:師牛堂、李、可染、陳言務去
展覽:“世紀可染·李可染百年誕辰藝術展”,中國美術館,2007年11月4日至11月14日
出版:(局部)《迎春花·總第22期》第35頁,《迎春花》編輯部,1985年
《李可染中國畫集》圖版73,(香港)大業公司,1990年
《李可染書畫全集·人物·牛卷》第153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12月
《中國書畫名家畫語圖解·李可染》第194頁,并著錄于第262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李可染畫集·下卷》第341頁,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3年12月
《世紀可染·紀念李可染誕辰100周年作品集》第224至225頁,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年10月
《世紀可染·紀念李可染誕辰100周年特刊》第58至59頁,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年10月
《李可染的世界·牧牛篇·臨風聽蟬》第132至133頁,廣西美術出版社,2013年4月
著錄:《二十世紀中國畫家研究叢書·李可染》第177頁,楊柳青畫社,1995年11月
68.5×45.5 cm。 約2.8平尺
RMB: 2,000,000-2,800,000
若以出版著錄的數量和權威性來看,本幅《柳塘渡牛》可說是目前市場流通的李可染晚年牧牛題材中最佳者之一,非常難得。

拍品部分出版物
畫家年譜1984年條目中記載此年繪有兩幅《柳塘渡牛》,拍品即為其一,并收入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官方網站中的李可染藝術庫,編號LKRAF-C-00738,附入庫證書。

寓實于虛的柳條局部,既靈動又結實,很見功夫,花青的顏色從圖片很難表現,實物更加漂亮
時至1984年,李可染的牧牛題材已然非常成熟,本幅濕筆描繪的水牛筋骨、質感表現生動,筆墨潤澤,柳陰先以花青打底,之后再以繁密的點厾,柳枝的靈動與水牛的厚重構成對比,氣息醇厚,意趣盎然。

拍品局部

Lot418 李可染 紅梅報春百花艷
立軸 設色紙本
題識:紅梅報春百花艷。可染作于北京。鈐印:李、可染、孺子牛、陳言務去
紀錄:北京拍賣會,2007年6月1日,編號323
70×49.5 cm。 約3.1平尺
RMB: 400,000-500,000
本幅依款識及畫面風格,約作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拍品以隸書作畫題,在李可染畫作中少見,筆墨蒼潤,濃淡之間,真性自存,為晚年牧牛圖的典型面貌。
黃蒙田舊藏李可染、趙無極、韓美林書畫作品

Lot419 李可染 美術家
鏡心 水墨紙本
釋文:美術家。可染。鈐印:可染
說明:與編號402拍品韓美林《年年有余》、現當代藝術專場編號645拍品趙無極《致黃蒙田信札五通》同為黃蒙田舊藏。
11.7×35 cm。 約0.37平尺
RMB: 25,000-32,000

現當代藝術專場Lot 645 趙無極(1921-2013) 致黃蒙田信札五通
RMB: 10,000-15,000
1983年,趙無極接到文化部邀請回國舉辦個展,這是其旅法三十五年來首次歸國展覽,畫作分別在中國美術館和浙江美術學院展出。本件拍品含趙無極致黃蒙田信札五通,寫于1983年四月至七月間,函中趙無極真誠、懇切地與黃蒙田溝通九月個展事宜,多次感謝黃氏和郁風、黃苗子為個展勞心費力,亦有對當時官方機構在此過程中之意見,是珍貴的美術史料。






Lot402 韓美林 年年有余
鏡心 設色紙本
庚申(1980年)作
題識:庚申年正月,美林。鈐印:美林快意、林長樂
35.5×38 cm。 約1.2平尺
RMB: 30,000-40,000
黃蒙田舊藏。
預展時間
中國書畫 11月13日至15日 上午9:00至晚6:00
拍賣時間
中國書畫(一)11月16日 上午9:30
中國書畫(二)11月16日 下午2:00
地點
北京昆侖飯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