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由中共濟寧市委宣傳部、濟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濟寧城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濟寧城投文化旅游產業有限公司承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特展“心靈之光——濟寧市美術館當代名家邀請展”,將于2019年10月12日在濟寧市美術館拉開帷幕。
展覽是濟寧市美術館積極響應和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號召,由中國美術館展覽部主任、研究館員裔萼擔綱策展人,以“心靈之光”為主題,展出47位著名藝術家創作的68件代表作,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以及書法、篆刻等藝術種類,視覺語言生動而豐富,多維度展現了當代中國藝術的繁榮景象以及新時代的蓬勃氣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些優秀的藝術家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重要論述的指引下,努力攀登文藝高峰,以精品奉獻人民。在這里,盡管這些作品形式各異,風格多樣,但是,其共同之處在于,它們均出自于藝術家以美燭照萬物的心靈。“心靈”作為主線貫穿于展覽作品之中,藝術家一方面謳歌贊美新時代氣象萬千的壯闊景象和朝氣蓬勃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藝術家進一步扎根生活,展現了新時代一顆顆追夢逐夢的平凡而美好的心靈。
根據作品內在的精神質感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展覽被分為“文心璀璨”、“詩心爛漫”和“錦心斑斕”三個部分。
“文心璀璨”展出了郭全忠、劉巨德、張培成、蘇維賢、代大權、邵飛、田黎明、閆平、段正渠、劉壽祥、袁武、陳堅、邢慶仁、段建偉、吳為山、羅敏、趙培智、王冠軍、楊柳的作品。此部分重新提出“文心”這一中國文人畫氣韻的源頭與內在要求,其意義在于提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中國藝術家創作的重要動力源。這一版塊的作品以人物畫為主,作品或表現歷史的沉浮,民族的命運,或表現時代的變遷,現實的波瀾。它們或凝重,或鮮活,均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思,盡顯藝術家文心之璀璨。“畫者,文之極也”,中國文人畫精神重視學養之深,追求品格之高,講究筆墨之妙,而畫之可貴則在于文心,文心則得于修持。黨的十九大強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于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文心的復歸,是中國文化承續和發展的必然。
郭全忠 父老鄉親 紙本水墨設色
144cm×520cm 2013
劉巨德 紫藤下 紙本水墨設色
250cm×501cm 2017
張培成 吶喊 紙本水墨設色
250cm×250cm 2012
張培成 與大師同行 紙本水墨設色
246cm×250cm 2014
蘇維賢 夏之郁郁蔥蔥 布面綜合材料
162cm×309cm 1994
蘇維賢 秋之冥冥幽深 布面綜合材料
148cm×206cm 1994
代大權 老師 生日快樂 紙本木刻
120cm×240cm 2017
代大權 太陽島 紙本木刻
48cm×102cm 2018
邵飛 山海經傳奇 布面油彩
120cm×120cm 2016

邵飛 山海經傳說 布面油彩
178cm×120cm 2016
田黎明 在那遙遠的地方 紙本水墨設色
142cm×365.6cm 2001
閆平 那一刻我很愛你 布面油彩
160cm×200cm 2019
段正渠 金色黃河 布面油彩
180cm×440cm 2012
劉壽祥 冬日 紙本水彩
120cm×180cm 2019
袁武 高天無聲 紙本水墨設色
500cm×600cm 2018
陳堅 有心事的男人 紙本水彩
153cm×111cm 2015
陳堅 瓦恰的女人 紙本水彩
153cm×102cm 2017
邢慶仁 古道 紙本水墨設色
190cm×250cm 2010
段建偉 行路 布面油彩
150cm×180cm 2015
吳為山 問道——孔子問道老子 青銅
孔子253cm×50cm×50cm
老子259cm×52cm×50cm
2012
羅敏 花叢中 布面油畫
200cm×160cm 2017-2018
羅敏 鳥語花香No.1 布面油畫
80cm×70cm 2017
羅敏 鳥語花香No.2 布面油畫
80cm×70cm 2017
趙培智 紅馬 布面油彩
160cm×150cm 2017
趙培智 三人行 布面丙烯
150cm×150cm 2017
王冠軍 少年游——聲聲慢 紙本水墨設色
140cm×85cm 2008
王冠軍 少年游——今夜不回家 紙本水墨設色
140cm×85cm 2011
楊柳 藍色地下鐵 紙本水墨設色
178cm×457cm 2011
“詩心爛漫”展出了杜大愷、沈行工、鐘蜀珩、李照東、馬書林、王克舉、李偉銘、杜華、胡偉、周京新、陳輝、何加林、方向、田莉、曾健勇、陳流、劉商英、彭斯、焦洋、任哲的作品。詩畫一體是中國傳統繪畫的特點之一,中國古代畫論較多論述了詩的語言性與畫的視覺性之間的關系,如蘇東坡評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郭熙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歐陽修在《盤車圖詩》中說:“古畫畫意不畫形,梅詩詠物無遁形。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見詩如見畫。”從中我們可看出詩畫融合是中國繪畫的獨到之處,而詩與畫在內在精神上所取得的共鳴,更多體現在藝術家對自然萬物的感知和表現之中。這一版塊選擇了詩意充盈的作品,題材以山水風景、花鳥靜物為主。董其昌說:“詩以山川為境,山川亦以詩為境。”在現代畫史中,山水畫又被釋讀為精神的風景、人文的風景、歷史的風景、理想化的風景,中國的繪畫精神里面所體現的人文精神之根本和精華,正是體現在于這種“天人合一”的文化觀之中,其感受超乎于“可視”之上,具體的生命里包含著混沌的大宇宙,不管是對具象之物的概括和冶煉,還是演繹和想象,都關乎一種詩意的表達。
杜大愷 南瓜圖 紙本水墨設色
42cm×306cm 2015
沈行工 陽光下的田園 布面油彩
76cm×76cm 2017
沈行工 田園春曲No.1 布面油彩
76cm×76cm 2017
鐘蜀珩 微風拂過草原 布面油彩
150cm×250cm 2017
李照東 湞陽峽 紙本水墨設色
303cm×243cm 2019
馬書林 年年歲歲 歲歲年年 紙本水墨設色
348cm×1350cm 2018
王克舉 太行霧里看山 布面油彩
160cm×200cm 2016
李偉銘 寫意四條屏 紙本水墨設色
244cm×122cm×4 2019
杜華 繁華系列1 紙本水墨設色
197cm×110cm 2015
杜華 繁華系列2 紙本水墨設色
197cm×110cm 2015
胡偉 黃山云霧 紙本綜合材料
136cm×490cm 2015
周京新 蒼鷺 紙本水墨
192cm×192cm 2010
陳輝 皖南冬暮 紙本水墨
180cm×96cm 2015
陳輝 往事如煙 紙本水墨
180cm×96cm 2014
何加林 梵山流彩 紙本水墨設色
180cm×90cm 2018
何加林 祁山聞音 紙本水墨設色
180cm×90cm 2018
方向 街景 紙本水墨設色
250cm×125cm 2014
方向 云水之間 紙本水墨設色
123cm×500cm 2007
田莉 菠蘿 布面坦培拉
53cm×45cm 2014
田莉 遠山——鳶尾花 布面坦培拉
61cm×50cm 2018
曾健勇 大諸野 紙本水墨設色
246cm×610cm 2017
陳流 路邊風景 紙本水彩
55cm×75cm 2015
陳流 紅土地NO.1 紙本水彩
55cm×75cm
劉商英 胡楊與沙No.109 布面油彩
240cm×480cm 2017
彭斯 寒柯 疎石 秋山 布面油彩
60cm×300cm×2 2015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焦洋 草原鋼城 紙本水墨設色
335cm×650cm 2012
任哲 美術館No.10 布面油彩
200cm×315cm 2019
“錦心斑斕”展出了郎紹君、劉彥湖、展望、陳琦、王舒野、管峻、尹海龍、杜松儒的作品。“錦”,是錦心繡口之“錦”,才思和文采兼備。這一版塊的作品以偏抽象的繪畫、雕塑以及書法、篆刻為主,從自然物象中抽離提煉而出的藝術形象,映現藝術家的錦心斑斕之象。藝術家在表現自身對萬物的感知時,源于其對文化和思想經驗的理性處理。相較而言,這一部分的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更傾向于思考和融會哲學思想命題,他們或取法萬物而尊重事物的原有狀態,或通過觀察和提煉建立起解釋世界的模式,或自覺地從可視的自然向觀念轉化,盡管彼此有著不同的歷史和現實的思想境遇,但毫無疑問,藝術家們的創作觀念源于相近的文化經驗,這得益于中國文化精神的深刻內涵,這是一切創造性的源頭活水。顯而易見,這些藝術家在視覺層面上展開了對于藝術語言的探索,但他們沒有僅僅停留于形式,而是在思考超越世俗生活的人的精神的內省。這種內省的本能,乃是根植于我們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文化性格和文化氣質。
郎紹君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紙本水墨
136cm×34cm×2 2019
郎紹君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紙本水墨
136cm×34cm×2 2019
郎紹君 游天戲海,潑墨弄筆 紙本水墨
180cm×49cm×2 2019
劉彥湖 觀國之光
布面微噴 700cm×700cm
陶印印文 15cm×15cm
2019
展望 假山石1 7 3# 不銹鋼
350cm×200cm×90cm 2007-2017
展望 假山石151# 不銹鋼
215cm×140cm×102cm 2010
陳琦 碎金 紙本水印木刻
380cm×540cm 2015
王舒野 早春圖的時空裸體·即(102) 絹本水墨
195.5cm×131cm 2016
管峻 但哦松樹當今事,愿與梅花結后緣 紙本水墨
180cm×24cm×2 2019
管峻 李白《古風》 紙本水墨
180cm×96.5cm 2019
尹海龍 蘇軾 《江城子,密州初獵》 紙本水墨
400cm×80cm×4 2017
杜松儒 塵界 紙本水墨
246cm×331cm 2019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巨變,藝術創作的發展和演進,正是這一巨變的佐證和縮影。“心靈之光”是藝術家創作意識的自覺,其中充滿了個性色彩和時代精神,生動而形象地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和藝術的創新,映射著藝術家心靈的光輝,表達著源于傳統的文心與詩意,同時也見證著一個生機盎然的中國新時代。山東濟寧是孔孟之鄉,在中國思想文化發展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傳統文化重鎮,舉辦此次展覽,對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亦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2月8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