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泠網拍十月大拍10月18日全面上線
【藝是網拍】APP與藝是官網
同步競買
近惟錢耐青一人而已
錢松(1818~1860),字叔蓋,號耐青,晚號西郭外史,浙江杭州人。善鼓琴,工篆、隸,精鐵筆。書筆近江貫道,山水設色蒼古有金石氣,亦善梅竹。西泠網拍 · 藝是 十月大拍將迎來一方錢松刻印。
錢松雖盛年凋零,卻以其篆刻地位名列西泠八家。而其印作又不囿于浙派,熔冶秦、漢爛銅印風貌,稚拙淳古、爛漫天成。沖切削并用,打破刀法藩籬,“但以筆事之”。



從早年逐摹漢印至沖、切二法結合治印,其印風影響吳昌碩、胡震等印人。吳昌碩曾感嘆:“漢人鑿印,堅樸一路,知此趣者,近惟錢耐青一人而已。”
十月大拍中的錢松刻印,附出版,四面邊款。


清 · 錢松刻青田石章
1858年作
1×1×3.8cm
印文:約之
邊款:丙辰五月叔蓋在未虛室,偶仿衡山。此三年前未識約翁之作,戊午十月游滬,晚敘景茂凌華之閣觀,叔蓋記。
出版:
1.《錢松印譜》P172,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年。
2.《錢松印譜》P47,上海書店出版社,1992年。

錢松曾自評說:“國朝篆刻,如黃秋庵之渾厚,蔣山堂之沉著,奚蒙泉之沖淡,陳秋堂之纖秾,陳曼生天真自然,丁鈍丁清奇高古,悉臻其妙。予則直沿其原委秦、漢,精賞者以不何如?”
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占杭州,錢松服藥而亡,他的壯年早逝,對浙派篆刻藝術及自身印風的發展都是極大的遺憾。
三百年來第一人
陳巨來寫下了許多民國故事,嗜痂成癖者甚好之,吳湖帆、陸小曼、胡適……當年叱咤風云的名人全是他《安持人物瑣憶》的文中人,只是個中記錄真真假假、迷離撲朔,陳巨來本人的嚴謹工整,都交付在了金石書畫上。

陳巨來(1905~1984),名斝,字巨來,號塙齋、安持,晚號瞢叟,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人。趙叔孺弟子,擅書法,尤精于篆刻,工致典雅。著有《安持精舍印冣》。
印人治印,往往或用工整的刀法綜合奔放的布局,或用粗獷的刀法來增添印面趣味,陳巨來卻走到了極點上,將元朱文風格的工細,琢磨到極致。
十月大拍的名家篆刻與印石專場將有兩方陳巨來刻印登場。


陳巨來刻壽山坑頭凍獸鈕閑章
1.5×1.5×7.3cm
印文:文無第一
邊款:己卯安持精舍 巨來
一為獸鈕閑章,以壽山坑頭凍刻成,邊款兩行八字為削出的陽文邊款,較為少見,印文“文無第一”四字圓婉,靜雅秀逸,工致雋美。
第二枚“德宏鑒賞”,線條流暢,章法布局嚴謹,莊嚴整飭,為其中年作品。


陳巨來刻昌化石章
2.4×2.4×5.4cm
1947年作
印文:德宏鑒賞
邊款:丁亥年十月,巨來作。
法度精嚴老福庵
王禔(1880~1960),初名壽祺,更名禔,號福廠,浙江杭州人。精訓詁、詞章、金石、書畫之學,工篆刻,時與吳昌碩、趙叔孺有并美之譽,為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
王禔治印能放能工,亦為元朱文印的大家,擅長將浙派的古拙意趣和元朱文印的柔美圓潤揉合在一起,工整中有飄逸,拙樸而不乏靈動。
本次大拍的壽山石薄意對章,兩章刻字工整,“蕭燕賓印”一印將蕭、印二字拉長,一張一收形成對比,中間燕、賓二字上下排布,體現了其章法布局的經營。



王禔刻壽山石薄意對章
1944年作
2.3×2.3×6.3cm×2
印文:1.蕭燕賓印;2.蕭袁孔儀
邊款:1.甲申仲冬,福廠刻。2.甲申仲冬,福廠刻。
篆刻印章從極工至極放,每一步千變萬化,蘊藏無限意趣,名家排兵列陣于方寸之地,綻放出無盡的波瀾與瑰麗,令觀者拍案。

西泠網拍 · 藝是 十月大拍
【名家篆刻及印石專場】
敬請期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