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鳥 宇宙系列-交之篇15-展望未來的快感
Cosmos Series - Second:Communication 15,Look the future of pleasure. By Hua Niao
連接著火水木金土的思索, 在“知道”和“不知道”之間一張一弛;《宇宙系列》在誕、交、奏、升、合、護、滅、再生的篇章中周旋。
不管是知道,還是不知道,人就是宇宙中的一員。
無論是看得見,還是看不見,人還是宇宙的塵埃。
什么是鉆石?知道和不知道,哪個重要?在一萬年前,都不重要。就在這幾百年了,鉆石才廣為人知。
距今10-30億年前形成的鉆石,埋藏于地下150-200公里的地方;鉆石需要火山爆發,由巖漿才能帶到地面層。
顯露的原石只有30%可以成為珠寶首飾。當然,所有的鉆石原石都是有用的,用于工業等行業。鉆石是電子應用上成為不可替代的角色。
什么是藝術?什么是宇宙?——不知道也無妨,手機照樣可以用;在美術館里走馬觀花,或許也能制造一點美的時間。
反之,無論是宇宙,還是藝術,多知道些更好,——據說宇宙的所有現象都在四種作用力下,如果人類沒人想象力,沒發現這些力,手機可能還不見天日呢!

華鳥 宇宙系列-交之篇17-交合的鐘聲
Cosmos Series - Second:Communication 17,The ring of intercourse. By Hua Niao
宇宙的起源總是和“宇宙大爆炸”聯系在一起,宇宙大爆炸是神意的計算?還是人計算出來的?——探索藝術和探索宇宙,有很多區別;沒有區別的是:都是在探索;都可以用歸納、演繹等方法。
歸納法告訴我們:將一系列的內容抽象出普適性,從各種繁復雜亂的表象中找出基本的線索、關系和規律。
演繹法提示我們:基于一系列事件中,發現單一或一系列的點,發散性推演更多的直接、或間接關聯的點進行推測和演算。
對宇宙勾起藝術般的想象、幻想、猜想、胡想、想到最后,就是安耐不住地想畫了。——再發現那些本來就有的、或本來就在那里的;釋放那些本來沒有在那里的、本來不在那里的。
以先知的、或造物的角度來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多樣性與個性,——“什么是藝術?”的答案就蘊含在里面。

華鳥 宇宙系列-交之篇18-自然的會合
Cosmos Series - Second:Communication 18,Naturally meet. By Hua Niao
無論人來自哪里?也無論宇宙是怎樣誕生和毀滅,就是讓思緒裝進《宇宙系列》里!
關于人和宇宙的事情,——人是宇宙的精靈!是這樣的嗎?
如果沒有食物,人會死亡;人是被相應食物的能量所主宰的;人死后變成肥料,滋養莊稼,能量才得到轉換;生物鏈的形成就是這樣。
任何人和事物都以自己的能量而存在,都互相依賴而生存。人是在一種生物鏈循環中的成員。任何的科學技術不能將某一種事物的能量從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中消除。
無法用語言述說的事情很多,不能用思想把握的事情繁雜,還有超出了概念思維的范圍,這是超越,還是超自然?
這時一念閃過,——藝術有時候無所謂用語言述說,有時候無所謂技巧、感覺等問題;反過來,藝術有時候很在意語言述說,藝術有時候很在意技巧、感覺等問題;這是兩種力量,相互牽引著,尋求一些答案:到底什么是無法表述、不能把握之類的?超越是什么?
喝一杯茶,整理一下思考再說,……

華鳥 宇宙系列-交之篇24-渾沌中的快樂
Cosmos Series - Second:Communication 25,Happiness in Chaos . By Hua Niao
超越是超越時間、空間等存在形式,超出一切經驗之上的,沒有因果、屬性等范疇的思考方式。
能不能通俗一些來表達,且看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的二律背反(antinomies)(《純粹理性批判》康德著)。在宇宙論問題上,他提出了的四組正反的命題:
第1組:在靜態中的——關于時間與空間:
正:宇宙在時間上有起點,在空間中也有限制。
反:宇宙沒有起點,在空間中也沒有任何限制;它在時間與空間中都是無限的。
第2組:在靜態中的——關于基本粒子:
正:在宇宙中各種組成物質都由許多簡單部分組成;而且,沒有東西既簡單又由許多簡單部分組成。
反:在宇宙中沒有由許多簡單部分組成的東西;而且,在宇宙中沒有任何簡單物質。
第3組:在動態中的——關于自由意志
正:宇宙的各種現象,不只是由遵照自然法則運作的因果律主導的,還受到自由意志的因果律影響。
反:沒有自由意志這種東西,在宇宙中任何東西純粹遵照自然法則運作。
第4組:在動態中的——關于宇宙的成因
正:在宇宙中或與宇宙相關的地方,有一個絕對必然的東西是宇宙的一部分或是宇宙的成因。
反:在宇宙中或在宇宙外沒有一個絕對必然的東西造就了宇宙。

華鳥 宇宙系列-交之篇25-武裝了的情愛
Cosmos Series - Second:Communication 25,Armed Love . By Hua Niao
這四組命題的答案是什么?
比如第1組,宇宙在時間上有起點,在空間中也有限制。——這聽上去是對的。
宇宙沒有起點,在空間中也沒有任何限制;它在時間與空間中都是無限的。——這聽上去也是對的。
反過來想:兩個都不對。難道康德是想說明:在通用的邏輯下,任何一對有效的歸謬法都必然應該得出相容的,而不是相悖的結論。如果兩個相悖的論證都是歸謬法所得出的話,那么問題就出在純邏輯上。
其實,這些二律背反都是超驗的,永遠沒有答案。(曹音,作家)
就是說:人不可能超越現象去認識物體,所以,與其找答案,不如就地實踐,在實踐中化解一些矛盾。康德在美學領域里,還提出興趣和概念的二律背反——很有趣的課題。
總之,我先回到藝術的實踐中去。打破自己的規律,打破自己的宇宙觀,讓點去跳躍、圓在變遷,線總是連綿,面開始鋪張,……,盡管多次的打破,銘刻在DNA里依然起一點什么作用。

華鳥 宇宙系列-交之篇28-失去自我
Cosmos Series - Second:Communication 28,Losing Oneself. By Hua Niao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黃金分割率的開端不也是這樣嗎?
1, 1, 2, 3, 5, 8, 13, 21,黃金分割率、“φ”,就是斐波那契數列。從第三項開始,每一項的數值皆等于前兩項相加之和, 34, 55, 89, 144, 233,……,這是螺旋形結構的。
《易經》的陰陽太極圖、鸚鵡螺、向日葵、到龐大銀河系——呈現出螺旋形結構,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經典藝術常常以此為標準衡量。
一個東方的,一個西方的,為什么巧合?難道人們認定它就是宇宙、造物主創造萬物的一種方法。藝術、美學的原始創造!——誰都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華鳥 宇宙系列-交之篇7
Cosmos Series - Second:Communication 7,By Hua Niao
看不見的東西遠遠不止想象中那么少。
嘀嗒,嘀嗒,……,幾乎99.99999%的聲音是聽不見的。
時間開始了,——10的負43次方秒,普朗克時間(Planck time),人類已知的最小時間。長度10E- 43cm,宇宙從無中生有的那一刻。
玄不玄?——越不知道,就越覺得玄!我來自哪里?我要干什么?——不知道也罷!
時間有時像感覺——嘀嗒,嘀嗒,……,在創作中,在對顏料、紙張、畫布之間的變化中,在干和濕、附著和剝離中,在觀察中,進行調整。
無論我是從哪里來的,無論宇宙是怎樣誕生和毀滅,就讓神秘的浮想聯翩,讓詩情畫意裝進《宇宙系列》里!
——華鳥隨筆三 待續

華鳥:國家一級美術師。北京大學特任講師。
Hua Niao: National First Class Artists(China). Special lecturer of Peking University.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