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鳥 宇宙系列-第一篇:誕之篇5
Cosmos Series - First:Birth,5. By Hua Niao
宇宙是什么?什么是宇宙?我們知道了多少關于宇宙的?宇宙是永恒的?還是生而復死的?有必要知道嗎?人從哪里來?世界的來歷呢?未來將怎樣?
冥冥之中,我開始了《宇宙系列》——用中國畫的材料為基礎,整合油畫布等材料進行創作。將符號、構圖,點、線、面之間關系羅列到我對物象的純化和升華中。
我的靈感來自多方面,于科學、夢境、幻想、現實與人生的交織的路途中——。
東方有盤古開天辟地,女蝸補天等神話。西方有上帝創世,諾亞方舟等神話。
《周易》出世時提出定數和變數的道理。《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幾千年前的記載,依然光彩。
是在圖騰、膜拜和祭祀中,藝術開始萌芽;講述并描繪了神話中的故事。從“畫神”到“畫人”,進而 “畫心”。

華鳥 宇宙系列-誕之篇 6
Cosmos Series - First:Birth,6. By Hua Niao
在藝術源頭的時代,人們對宇宙萬物還不明覺厲。
有種說法:突然,來自某個宇宙空間的高級生命,駕駛著他們的飛行器在這顆星球上降落,出于某種目的,他們采用先進的遺傳基因科學,從猿猴、狼及海洋生物身上提取出遺傳基因,并將這些基因分離、剪切、組合、拼接,制造出了既具有海洋生物特點,也具有陸地生物特點的新物種,那便是人類。
人們從敬畏神和神話傳說的真實性,再到懷疑。人們依然崇拜神,講述著神存在于心里。
——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的認知水平提高,今日宇宙作為現代文明之現實,已陷危境,種種衰退的景象有如警報。
西蒙娜·薇依(Simonne Weil,生于1909年)將“反創造”(anti-create)與“毀壞”(destroy)作了概念上的區分。所謂“反創造”根本上是從已創造者(《易》謂之“既濟”)向未創造者(《易》謂之“末濟”)過渡,而“毀壞”則是從創造衰竭的現實向虛無(絕滅)方向永劫不復地墮落。
因此,有理由認為:宇宙間的文明乃是一種“反創造”的現實,猶如中國道教的“反”自然之道,“反”乃是“返”。
反與返兩個詞之間的語義,語義的原始關聯值得深切留意。
生存的啟示或自省乃是我們自身擁有力量的標志。
處身于宇宙中的我們能夠發現的最大真理或許就是:眾生的真理乃是一切意義和價值的最后決斷。
——楊宏聲(哲學家,“對《宇宙系列》的考析”)

華鳥 宇宙系列-誕之篇 7
Cosmos Series - First:Birth,7. By Hua Niao
世界本源是什么?——哲學的幾個根源性問題中的一個,是永恒課題。
水是世界的本源。泰勒斯(生于公元前624年,古希臘第一位哲學家)認為萬物產生于水,復歸于水。
萬物的本源不是固定性質的東西——泰勒斯的學生阿那克西曼德(生于公元前610年)。
氣是萬物的本源——阿那克西曼德的學生阿那克西美尼(生于公元前570年)。
道法自然。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認識論的出現,又一次推動了人對萬物的看法。

華鳥 宇宙系列-誕之篇 8
Cosmos Series - First:Birth,8. By Hua Niao
第一個提出認識論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生于公元前475年)認為:這個有秩序的宇宙(Cosmos)對萬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創造的,它過去、現在、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按照一定尺度燃燒,一定尺度熄滅。萬物的本源是火,宇宙是永恒的活火。
……,人們沿著這種思考,一直延續著對課題的研究。
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哲學的另一個永恒課題。
思維和存在是同一的——巴門尼德(生于公元前515年)說:真實變動不居,世間的一切變化都是幻想,因為人不可憑感覺來認識真實;能被思維的與能存在的,其實是一回事情。
在西方的哲學家看來,惟有本體才是真實的“存在”;存在是永恒的;其它的則是幻相和非存在。正因為此,西方的本體論,即存在論。

華鳥 宇宙系列-誕之篇12
Cosmos Series - First:Birth,12. By Hua Niao
華鳥《宇宙系列》的藝術用意和表現手法頗為深刻。
抽象兼有理致和情趣,類似哲學修辭的隱喻的運用。故卓越的抽象作品,往往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既有很深的寓意,同時又不失生動性。
西方現代抽象藝術之興起,有一個宇宙觀發生變化的背景,即以抽象而立宇宙本體,從世界的存在(Being)之存在(Beings)去理解事物。
憂患元元,從根本上領會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其意義,吾與畫家同此心也,同此情也!
——成中英(哲學家,“為華鳥《宇宙系列》題辭”)

華鳥 宇宙系列-誕之篇13
Cosmos Series - First:Birth,13. By Hua Niao
至今已經發現的四種自然作用力中,今日的量子力學整合了三種:強作用力+弱作用力+電磁力。萬有引力還沒法馴服。
偉大的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學說時,還提醒人們:上帝是第一推動力。
在時間上,宇宙有起點,在空間中有限制;宇宙沒起點,在空間中沒限制;在時空中是無限的——康德提出的四組二律背反中的1組正、反命題。包括其它任何問題的提出,在物理學上顯得無意義。
宇宙大爆炸,Big Bang!正是哈勃望遠鏡,得出了:宇宙大爆炸,由此世界進入時間中。
關于宇宙的本原,且看物理學這一節是繞不過的。
人決不可能超越現象去認識物體。但是,人可以借助機器。哈勃望遠鏡的出現,實現了那些物理實驗:哈勃紅移,宇宙微波背景輻射。Bang!Bang!像爆竹那樣,宇宙生命開始了。
這里依然閃耀著最偉大的科學家的光芒——哥白尼、伽利略、牛頓、費馬、歐拉、高斯,黎曼,伽羅瓦、麥克斯韋、希爾伯特、愛因斯坦、玻爾、狄拉克、哥德爾、圖靈、費曼、拉馬努金、楊振寧、外爾、威藤、霍金……群星四起。
這300年來的發現和發明已經超出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總和。
接著,宇宙為何要爆炸?怎么會爆炸?爆炸前是什么?
哲學、科學、宗教在各自的領域探索和研究。
當科學探索進入瓶頸時,科學也回望古老的智慧。
科學想證明:宇宙是從無中生有的?還是從有中返無的?
這時,一念一閃而過:老子說“道法自然”;宇宙是道;宇宙就以自身為法則;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新生事物以及變化,是沒有終止的。
就是這樣的開始——《宇宙系列》Cosmos series,從無中生有。無論宇宙是怎樣誕生,它就以它的方式存在。

華鳥宇宙系列-誕之篇 14
Cosmos Series - First:Birth,14. By Hua Niao
在分曉宇宙的概念中,Cosmos, Universe, Space都叫“宇宙”,但是不同。在西方,被視作為和諧體系的整體是Cosmos, 被視作為宇宙萬物和世界的是Universe。被視作為有限的物質世界的是Space。
源于希臘語的Cosmos,從混沌中產生出來的秩序,是宇宙創生的代名詞。
Universe的詞源是人們把沿著同一方向和朝同一目標共同行動的一群人稱為Universite,有指一切現成的東西所構成的統一整體,Universe強調物質現象的總和。
——
更進一步看,宇宙間無處不在、無始無終的本體真理,用中國哲人的概念加以表達就是“道”。大道無形而顯之于大化流行,具體于表象與數序,抽象于意義與原理。
“宇宙”一詞有很多比喻性的用法,在藝術上,藝術家華鳥更多地經由與精神專注的特定領域而關涉整個現實世界。
宇宙的基本問題也是人生和藝術的基本問題,其重要性在于它們共同涉及到生命的價值和生命內涵的持續創新問題,從而也構成了思索并呈現人類處境與個人存在的意義的隱秘邊界及其理解的終極背景,因而關涉地球上的每一個人。”
——成中英(哲學家,“為華鳥《宇宙系列》題辭”)
這時,又一念一閃而過:老子講過的“道”——無中生有,有中返無。
連接著土木火金水的思索, 在一張一弛的形式和色彩之間舞蹈,《宇宙系列》開啟了篇章——誕之悠悠;交之翩翩;奏之云云;升之火火;合之郁郁;護之匆匆;滅之遙遙;再生碌碌。
——華鳥隨筆二 待續

華鳥:生于上海。留學日本和英國,碩士。東京都美術館《國際書道展》。參加國內外藝術展,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院以及藏家等收藏。2009年《中國優秀藝術家油畫排行榜500位》。獲世界著名易學文化和諧大使獎、世界易經大會學術導師獎、繪畫藝術大師獎(第十三回世界易經大會)。2016年北京大學特任講師,國家一級美術師。
Hua Niao: Born in Shanghai. Studied in Japan and the UK. Master’s Degree. Induct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Calligraphy Exhibition, Tokyo Museum. Art Exhibition or Solo Exhibition at Gallery, Museum in China or Japan, to be collected. Inducted into the Top 500 Chinese Artists in Oil painting. The Award of World I - Ching Cultural Harmony Ambassador, The Award of Academic Advisor. The Award of Painting Master. 2016. Special lecturer of Peking University. National First Class Artists(China).
華鳥《宇宙系列》
組成:210副作品,分七篇,每篇30幅。第一篇:誕之篇。第二篇:交之篇。第三篇:奏之篇。第四篇:升之篇。第五篇:合之篇。第六篇:護之篇。第七篇:再生篇(滅之篇)。
材料:夾宣、國畫顏料、油畫布、丙烯等。
尺寸:(1)70x70cm. (2)120x90cm.
年份:2000-2011
Cosmos Series. By Hua Niao
Compose:First:Birth. Second:Communication. Third:Performance. Forth:Sublimation. Fifth:Connection. Sixth:Protection. Seventh:Regeneration( Decreases).
Chinese paper. Mineral pigments. Plant pigments. Acrylic. Canvas.
Size:(1)70x70cm. (2)120x90cm.
Year:2000-2011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