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畫家周尊圣、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館長王小榮、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張劍、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國畫院院長王犇、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社長陳高潮(從左至右)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畫家周尊圣、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館長王小榮、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張劍、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國畫院院長王犇、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社長陳高潮(從左至右)
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嘉賓有: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張劍,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國畫院院長王犇,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館長王小榮,人民日報中國畫強元課題組主任李樹森,新華社書畫院副秘書長、光明日報文藝部主任李宏偉,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社長陳高潮,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畫家周尊圣,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研究處王瑞,中國藝術公社王茂,新華網文化頻道書畫頻道主編袁思陶博士,新華社牡丹江記者站站長王增偉,人民日報內參部副主任袁永君,新華社原國內部地方室主任王永平,新華社黑龍江分社總編徐宜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駐黑龍江分社社長楊昭畔,北京牡丹江企業商會會長孫學忠,北京中建開元信息中心董事長王瑞明,玲瓏雅藏美術館館長王秋佳士等。

周尊圣1958年生于黑龍江林口縣,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畫家、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新疆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對新疆的自然山川、風物人情、絲綢古道進行深入探索研究。歷經二十幾年二十幾次走進新疆,在文化與傳承、藝術與創造中創立了“天山山水畫”的獨特風格,拓展了中國山水畫創作的新領域。其作品追求悲壯之美、蒼涼之美、雄強之美、陽剛之美。以大漠為紙、胡楊為筆,以熾熱的紅色激情,潑灑生命的旋律,譜寫天的大象、山的風骨,奏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樂章。近年來以天山紅、黃土坡、黑土地為系列研究課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色彩,不同表現手法,探索山、坡、地的文化內涵。

周尊圣作品
陜西是黃土高原的中心,是中華兒女的誕生地,中華文明的源點,這里的母親河、革命圣地延安和延安文藝座談會對新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是周尊圣創作陜北黃土坡專題的主要原因。

周尊圣作品
周尊圣《正大氣象黃土坡專題畫展》將在古都西安和革命圣地延安兩地相繼展出,畫展主題反映黃土地深層的人文情懷和五千年深厚的歷史文化,歌頌母親河,贊美新時代。在展出的80余幅作品中,陜北和黃土高原的道情、社火、信天游、嗩吶、腰鼓、大秧歌都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周尊圣作品
專題畫展在繪畫領域里難度是極大的,一個畫家一輩子研究一個風格都很難形成,周尊圣卻要研究三個體系。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原主席王西京稱贊周尊圣是山、坡、地的拓荒者。這次展出的《黃土坡專題畫展》和他的《天山紅》一樣,將對當代中國畫壇產生巨大影響。

周尊圣作品
理論家吳川淮說,周尊圣在畫壇是以“大結構,大板塊,大寫意,大色彩”而知名的畫家。立黃土大象,盡心中之意,跋涉十年,征程于延安榆林之間,畫出這片土地的天地人和精氣神。

周尊圣作品
周尊圣創立了《天山紅》繪畫流派,形成了完整的繪畫體系和理論體系;廣受國內外藝術界的贊譽之后,周尊圣在繪畫的藝術領域繼續探索,確定要以山、坡、地作為繪畫研究的課題。運用不同的藝術表現方法再現《天山紅》、《黃土坡》和《黑土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

周尊圣黃土坡專題畫展將于9月18日至25日和10月6日至12日將相繼在古城西安和圣地延安展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