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地點:柏林國立美術館特別展覽廳 Matth?ikirchplatz 6, 10785 Berlin
新聞發布會:2019年9月4日,星期三,上午11點
開幕時間:2019年9月4日,星期三,晚上7點
展覽時間:2019年9月5日——2020年1月26日
開放時間:周二——周五,上午10點至下午6點
周四,上午10點至晚上8點
周六——周日上午11點至下午6點
主辦方:柏林國立美術館
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GeKA)
發起人: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GeKA)主席張彧女士
2019年9月4日,“微紀元。中國媒體藝術”已經于柏林國立美術館特別展廳開幕,本次展覽由柏林國立美術館和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GeKA)聯合舉辦,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GeKA)主席張彧女士發起,展覽理念由漢堡火車站柏林當代美術館的策展人Anna-Catharina Gebbers女士和柏林國家美術館-國立博物館總館長UdoKittelmann先生聯合策劃。本次展覽籌劃了近兩年,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媒體藝術展,得到了媒體界、收藏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
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張彧女士,國家博物館總館長Michael Eissenhauer先生,國立美術館館長UdoKittelmann先生,策展人Anna-Catharina Gebbers女士以及策展人Victor Wang出席了本次展覽的新聞發布會,為現場的媒體和嘉賓介紹了整個展覽的理念與藝術家的作品?!拔⒓o元。中國媒體藝術”特別展是對2001年漢堡火車站柏林當代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群展“生活在此時” 的呼應和延續,都在探討不同時期中國經濟、政治、思想、科技上發生的巨大變化。本次展覽的作品形式從經典電影語言的寫實紀錄,到日本動漫美學影像,試圖通過裝置和影像藝術聚焦探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人類心靈、身體和技術之間的關系。在歐美語境中,影像藝術歷來被用作民主表達的藝術形式,其技術上的快速便捷讓信息和全球事件能夠飛速傳播。這種呼應和延續不僅體現在展覽的主題上,參展藝術家也頗有淵源,其中曹斐和張培力是十八年前29位參展藝術家當中的兩位,皮力也是當時中德策展團隊中的一員。

“微紀元。中國媒體藝術”新聞發布會現場

新聞發布會右起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張彧女士(右一),國家博物館總館長Michael Eissenhauer先生(右二),國立美術館館長UdoKittelmann先生(中),策展人Anna-Catharina Gebbers女士(左二),策展人Victor Wang(右一)

新聞發布會右起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張彧女士(右一),國家博物館總館長Michael Eissenhauer先生(中),國立美術館館長UdoKittelmann先生(左一)

藝術家張培力接受采訪
參加本次展覽的四位藝術家為來自中國的藝術家曹斐(1978)、陸揚(1984)、方迪(1987)和張培力(1957)。曹斐、方迪、陸揚和張培力運用視覺語言觀照規模化的商品生產,圖像和虛擬產品的生產與消費,以及人們如何借助影像技術來理解所處的世界。與此同時,這個融合了文獻紀實、敘事描述和裝置藝術,進而延至虛擬空間的跨代藝術展,呈現出中國媒體藝術發展的脈絡。

開幕式現場

左起策展人楊北辰,國立美術館館長UdoKittelmann藝術家曹斐,策展人Anna-Catharina Gebbers

藝術家張培力,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張彧接受媒體采訪

主辦方,柏林市市長(左七),策展人,藝術家合影

觀眾觀看藝術家陸揚作品
藝術家曹斐本次“微紀元”特別展的參展作品《亞洲一號》(2018)和《11 . 11》 (2018)是第一次亮相德國。該多媒體裝置展示的電商倉庫刻畫了可見未來的超現實畫面,折射出加速的經濟增長、技術發展和全球化對社會的影響。曹斐在展覽中與青年多媒體藝術家方迪展開了對話與探討。
方迪的兩件多媒體裝置和一件裝置在這次“微紀元”特別展中展出------《Minister》(2019),《Sepik River Ring》(2019)和《The Magical of Pipes》(2019)。這是他的首個歐洲大型藝術展的創作,基于他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工作和生活體驗。在這個南太平洋島國的沉浸式新聞體驗讓方迪得以對當下社會形勢做近距離的觀察紀錄。(方迪所在公司參與的一帶一路規劃于2013年設立,出發點和目標是為加強中國與60多個非洲、亞洲和歐洲國家的跨境貿易及其基礎設施建設。)
陸揚的創作圍繞性別議題、科學信仰以及后人類的生活方式等主題,她創作生涯至今最大的裝置作品將在本次“微紀元”特別展上首次亮相,各種動漫符號如建造的大型迷宮一般。以前曾經教授過她的教授張培力將在展覽與其產生對話與交流。

觀眾觀看藝術家曹斐作品
藝術家張培力為此次“微紀元”特別展,展出了經典先鋒錄像作品《30x30》(1988)和《衛字3號》(1991),另兩件作品《不確切的快感1》(1996)和《相對的空間》(1995)首次亮相德國。其中,單頻道視頻《30x30》(1988)通常被看作是中國第一件錄像藝術作品。
此次展覽的藝術作品集由Kerber出版社編匯出版,柏林市長邁克爾·穆勒先生、柏林國家美術館-國立博物館總館長UdoKittelmann先生,以及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GeKAe.V.)主席張彧女士分別撰寫了賀詞和前言,策展人Anna-Catharina Gebbers、皮力、王宗孚和楊北辰的藝術評論也收錄其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