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日,由筑中美術館主辦,著名藝術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白明擔任學術提名的“第二屆當代青年陶藝雙年展(提名)”在北京筑中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十一位青年藝術家的陶瓷作品70余組,參展藝術家包括:陳驍、戴耘、高惠林、李立宏、劉佩洋、劉玉城、彭贊賓、王京成、魏韞濃、余夢彤、張春。本次展覽學術提名白明、中國人民大學夏可君、國家畫院研究員袁武、中國人民大學王家增教授,清華大學顧黎明教授,天津美術學院王海燕教授等嘉賓出席開幕式。


清華大學教授、本次展覽學術提名白明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夏可君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副院長、首屆當代青年陶藝雙年展參展藝術家郅敏

筑中美術館執(zhí)行館展孫莉敏
白明在開幕式致辭:“陶瓷藝術在中國當代藝術里一直處于比較邊緣化的位置,這是因為在中國這樣一片國土上,傳統(tǒng)陶瓷的魅力已深入人心,大家對它的認識已完全進入我們的生活脈絡和精神之中,傳統(tǒng)的陶瓷審美根生蒂固,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藝術門類,陶瓷藝術如何走向當代,藝術家如何通過陶瓷表達對當前時代的感知和情感,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本次的展覽,我們通過美術館,把中國現(xiàn)當代陶瓷年輕創(chuàng)作者們,集中呈現(xiàn)給大家。在系統(tǒng)推進方面、陶藝語言的成熟度、當代設計元素進入陶瓷領域、觀念、材料的新使用等等方面,我們看到來自于全國各地的青年藝術家都有所拓展。當代陶藝以這樣一個方式在筑中美術館展出,我相信,會讓大家重新了解陶瓷材料所具有的豐富的表現(xiàn)力與無限的可能,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粋€思考、欣賞、交流的空間。 ”

參展藝術家魏韞濃

參展藝術家王京成
在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著名藝評家夏可君看來,“陶藝能夠把一個日常生活的器具和圖像的繪畫性以及中國文化特有的審美結合,在現(xiàn)場我們看到了中國文化中一種灰色調(diào)傳達的安靜、內(nèi)斂、高貴的氣質(zhì),是日常生活美學的營造。”

展覽現(xiàn)場
參展藝術家代表王京成、魏韞濃相繼發(fā)言:“傳統(tǒng)陶藝非常注重它的材料性、工藝性、功能性,但當代陶藝,更多的是它的觀念性,以及藝術家情感的注入,傳統(tǒng)陶藝走向當代,感謝白名老師、筑中美術館舉辦的這一學術展,讓我們一起走近陶藝、親近陶藝”。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副院長、首屆當代青年陶藝雙年展參展藝術家郅敏最后發(fā)言:“在傳統(tǒng)資源這么深厚的國土上,如何用我們今天的創(chuàng)造力把這么傳統(tǒng)的材料(陶瓷)激活,是對每個藝術家的考驗。陶瓷的背后承載著中國從古至今各個方面的文化,作為藝術家,我們需要通過陶瓷語言去展現(xiàn)這些文化的面貌;語言的極致與文化的深度也是我自己未來幾年新的目標。我祝愿陶藝雙年展一屆比一屆辦的更好,在陶藝家群體共同的努力下,中國當代陶瓷藝術的未來是非常令人期待的。也祝賀本屆雙年展圓滿開幕。”

展覽自9月1日起將持續(xù)至10月20日。
部分展品欣賞

岸邊的沉默2,28×12×20cm,陶瓷,2018,劉佩洋

生-漫步,陶,70×25×60cm,2014,劉玉城

石語者之系列,陶瓷,2017,王京成

士,23.6X22.5X19.3cm,陶瓷,2019,王京成

物質(zhì)的關系-茶宴,80×80×70cm,2014,彭贊賓

物質(zhì)的關系-茶宴(局部)彭贊賓

以死印生,瓷、木,尺寸可變,2019,張春

異質(zhì)-ll,尺寸可變,陶瓷、亞克力,2018,余夢彤

盈虧之洄,尺寸可變,陶瓷、亞克力,2018,余夢彤

排舞,瓷泥,16x5.5x4.5cm×9,2018,陳驍

Apple - CHINA,陶瓷,38x42x48cm,2008,李立宏

Private Ceremony_3,瓷器,38×38×49cm,2018,高惠林

Private Ceremony_3(局部),高惠林

Private Ceremony_5,瓷器,43×43×82cm,2018,高惠林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