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開幕式現場
2019年8月30日上午,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市人民政府、 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2019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開幕式由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展覽總策劃徐里主持。
據悉,本屆北京雙年展共有參展國113個,參展藝術家595人,參展作品共計640件,其中外國(含特展)作品446件,中國(含港澳臺地區)作品194件。除了主題展以外,第八屆北京雙年展還設有“白俄羅斯當代藝術特展”“韓國當代藝術特展”“新西蘭當代藝術特展”“上合組織國家當代藝術特展”“從西班牙到南美洲當代藝術特展”“美國當代藝術特展”6個特展。

展覽現場
自2003年創辦以來,北京雙年展一直堅持以繪畫和雕塑作品作為展覽的主要形式,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國際藝術雙年展的品牌特色,被譽為“當代國際繪畫、雕塑藝術展示的中心”。北京雙年展現已成功舉辦了七屆,參展國從2003年首屆的45個國家增加到2017年第七屆的102個國家,打破了國際藝術雙年展參展國數量的世界紀錄。

展覽現場
第八屆北京雙年展的主題為“多彩世界與共同命運”。“多彩世界”是指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命運”是指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古代,圣經故事的“挪亞方舟”與中國成語的“同舟共濟”,都蘊含著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共渡危難的寓意。
本屆北京雙年展參展的中外作品,充分體現了世界多樣性文明交流互鑒的精神,既保持著東西方各國不同文明的藝術特色,又吸收了其他國家文明的藝術元素,在藝術創作上,一方面“以我為主、 我自為我”,另一方面“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呈現多元互補、 萬紫千紅、 奇花競放、 異彩紛呈的藝術風格,這也正符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要求。例如,參展的中國繪畫作品不僅廣泛運用中國傳統壁畫、 卷軸畫、 民間繪畫等元素,而且借鑒了西方古典與現代繪畫元素,還借鑒了東方其他國家(如波斯細密畫等)藝術元素。外國繪畫作品發揮了各國本土藝術想象力異常豐富、 色彩異常鮮明的優長,也借鑒了中國圖像元素,甚至有些作品吸收了中國傳統繪畫的水墨技法。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第八屆北京雙年展的主題創作以全球視野與人類情懷,敏銳把握時代精神的脈搏,密切關注人類的共同命運,努力提高作品的文化品格和表現力度,以獨特的視角和個性化的藝術語言,創造出多姿多彩的世界各國故事、 各國形象,以多彩的畫筆描繪了人類和平、 安寧、 繁榮、 開放、 美好的世界,繪制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藍圖。

展覽現場
我們提倡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互鑒破除文化隔閡、 消解文明沖突,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 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第八屆北京雙年展的主題,就是通過世界文明多樣性的展示,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李宏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胡洪波《多彩世界之生生不息》

胡建濤 《暮色他鄉》

《絲綢之路》油畫

楊世斌《七月》 122cm x 170cm 木板油畫 2014-2015年

俄羅斯特展作品

美國特展作品

展覽現場

西班牙,頭顱17號207c32,阿圖羅·貝內德·盧克,2018,雕塑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