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8月18日下午,逸?界——江南風雅生活美學展在南京銀都?錦創廣場開幕。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展出陳國歡、朱德玲二位藝術家的國畫及書法作品的同時為觀眾精心塑造了一處美學空間,集古琴、花藝、香識、茶道,合于一體,融生活美學于公共空間。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作品位于銀都?錦創廣場一樓中庭,陳國歡的繪畫與朱德玲的書法相間陳列,在展陳上主辦方并沒有將二位藝術家的作品分成獨立單元,二是將書法與繪畫融合在一起進行展示,似乎暗合中國畫論中的“書畫同源”一說。

陳國歡 煙嵐

陳國歡 東林煙境
陳國歡的水墨氤氳清雅,富有詩意。荒寒與空靈是陳國歡的審美追求,同樣的山水,身處不同時空中的人,體驗也不同。為了超脫限制,陳國歡隱去了飛鳥、船舟、人物,把山水固化在沒有時間概念的境界中。這次展覽的作品,可以清晰的看到寒枝是陳國歡繪畫中重要的母題,自然界生長的樹枝像極了中國畫的線條,詮釋了筆墨的精妙。從春天的嫩藤生發,冬天的枯瘦,枝與藤也有生命、有情感、有節奏、有韻律,像極了音樂與詩歌。他用不同的筆鋒、節奏,去表達不同的枝干,他畫樹,多枝而少葉,可以滿足對線條的自由表達,以及對空靈與留白的追求。

陳國歡 虛空
陳國歡很少畫人物,但是在這次展覽中,有三幅人物繪畫讓人眼前一亮。畫中是三個僧人,人的外形非常簡單,但內在卻很豐富。這三幅禪畫借人物,表現禪家漸悟的過程。




朱德玲 書法作品
朱德玲認為:臨帖的目的,不是單純的仿古。學習書法,臨摹數十家字帖并不罕見。若是臨王家便只寫王字,臨顏家便只寫顏字,是失敗的。所以她吸收字帖中的筆意,將它們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所以她的作品中往往既透露一種纖巧,又有一種樸拙。在運筆中既能看到褚遂良一脈的俏麗,又可以窺得二王潤雅,在謀篇布局上又匠心獨運,巧妙的將書畫安排在同一畫面中卻又能強調書法的主體位置。

錦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荊斌華致辭
錦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荊斌華致表示,《逸?界》作為銀都?錦創廣場的首展,呈現了陳國歡、朱德玲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國歡老師以水的氤氳營造出一泓清涼世界,德玲老師則于墨的焦枯間昭示人生況味,兩者的作品皆浸透出一種曠逸之氣,觀之彌深,則性靈彌暢。展覽不僅書畫聯壁,還為觀眾精心塑造了一處美學空間,集古琴、花藝、香識、茶道,合于一體,融生活美學于公共空間,逸出日常中“界”的概念,探索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展覽地處“十里秦淮”西水關碼頭,北臨朝天宮,南接水西門風光帶,實為金陵人文薈萃之地。錦創產業園專注建設都市科技產業園,更注重以藝術之美、以生活之美實現形象、業態、價值的全面提升。此次展覽,希冀在盛夏的繁華都市中,為觀眾覓一方心靈的飛地。

參展藝術家代表陳國歡致辭
參展藝術家代表陳國歡說:“在我的理解中‘逸’是逸品、逸格,是藝術家終生追求的審美格調。‘界’在本次展覽的主題里,我理解為跨界,從‘跨界’到‘無界’。‘江南風雅’實際上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態度,自古以來江南的生活的美學應該逐步恢復和放大。在我們這個時代將這種美學理念延續下去,這種理論倡導‘素’、‘靜’、‘淡’、‘雅’,是一種樸素的追求。”

開幕式現場古琴表演藝術家游雪陽演奏


開幕式現場

展覽現場 蘇作文人家具

展覽現場 茶道


展覽現場 花道
據悉,本次展覽持續到9月18日。
部分參展作品賞析:

陳國歡 嵐溪

陳國歡 東林煙境

陳國歡 煙嵐起秋風

陳國歡 云山煙水

陳國歡 虛空

朱德玲 《逸界系列》

朱德玲 《逸界系列》

朱德玲 《逸界系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