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賽選手正在專心致志地修復古籍(四川省圖書館提供)
7月25日,首屆四川省古籍修復技藝大賽在四川省圖書館拉開帷幕。來自四川全省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和高校圖書館系統14家單位的24名古籍修復師報名參賽,高手云集四川,為古籍“把脈問診”。
根據比賽規則,參賽人員選擇一冊古籍,按照整舊如舊、最小干預等原則對文獻進行修復,自行選擇修復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或最能展示修復技藝的環節錄制五分鐘以內的視頻,最后將視頻和修復作品一并報送給四川省古籍保護中心,由古籍修復專家根據參賽者作品完成質量進行評分。
比賽現場,參賽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古籍一頁頁攤開,用漿糊和相應的紙張從背面將蛀洞修補好。不一會兒,他們就完成了漿糊調制、書葉的補破、噴潮、折葉、修齊毛茬和齊欄等修復流程,5名修復專家根據參賽者的實際操作情況現場評分。最后,來自四川省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等6家單位的15名選手脫穎而出,進入決賽。
“本次大賽旨在培養和選拔更多古籍保護和修復人才,促進古籍修復技藝不斷提高。”據大賽主辦方四川省圖書館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大賽是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工作部署,挖掘中華古籍的深厚文化內涵,真正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積極響應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華傳統曬書活動”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四川省古籍修復同行第一次通過比賽的形式進行修復技藝的切磋和交流。
記者了解到,四川是全國重要的古籍文獻資源大省,但由于地處亞熱帶季風區,終年溫暖濕潤,古籍潮濕、發霉及蟲蛀等現象十分嚴重。經統計,目前四川省古籍藏量約220萬冊,其中2/3古籍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損,急需修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