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時間:2019年8月9日 14:30
展覽時間:2019年8月9日——9月1日,每天10:00-21:00
展覽地點:廣州購書中心(天河店)六樓
前 言
八月桂花飄滿堂,書香馀味透庭除,六藝墨彩展當代,墨香百世味尤深。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內外藝術的碰撞,收藏家眼界的開闊,當代水墨藝術于內容、技法、形式、情感等皆呈現百花齊放之勢,藝術氛圍猶如八月桂花香般馥郁。但不管筆墨如何隨當代,中國書畫藝術其內在傳承的東方韻味是百世猶存的。
而同樣悠長的是我們的知識財富,這些財富以文圖為思想的載體,書冊作歷史前行的路磚,載著人類緩緩前行。八月桂月,也是“南國書香月”,藝術家彭文斌在南國書香節開幕之際,與廣州購書中心合作,共同舉辦“墨彩書香一一當代水墨藝術聯展”。當藝術之美碰上書氣之香,綻裂出的中國文藝韻味將溢滿羊城。
本次聯展的六位當代藝術家:彭文斌、米金銘、毛保增、邵也、王壽石、李興剛,皆為學院派藝術家,他們總覽書法、當代彩墨、乖張題材、禪意文人畫、山水花鳥,從多個維度表達著藝術家們在新時代下的所感所悟。山河壯闊、鳥語花香、題佛禪意、自由情感……來自不同地區的六位藝術家將自己細膩的藝術靈思匯聚于羊城,為大家展現他們眼中的當代之美。
藝術家簡介

題佛藝術家——老蓬
彭文斌,自署老蓬
當代知名藝術家、策展人
北京大學訪問學者
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
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藝術總監
廣外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彭文斌認為,“作為一個藝術家他的創作不能局限在某一個門類或者是某一種物象,生活中任何一種所能見到,或所能感受到的一種狀態或一種物體都可以進入到藝術家的畫面里面。我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我的整個藝術創作過程中都沒有給自己定性,任何的事物都能夠成為我思想在作品中的一種表現。”

仰望/彭文斌

混沌初開/彭文斌
他特別強調藝術的主要目的是給大家傳達“美”的視覺和“健康”的思想,還原自然景象的原始美。觀其作畫,神清氣爽,雄力內含,故他的山石,骨力勁健而不野,筆墨精嚴而不俗,筆到力到,力到氣到,氣雄而力健,可以呼吸,可以觸動。神趣流光,其中蘊蓄著一個“真”字。他畫中的意境,全都是思想的流露、意趣的表達,所謂“畫到極時即為書、書到極時即為畫”,美哉!

史前文明/彭文斌

異域/彭文斌

國展級當代山水彩墨藝術家——毛保增
河南省中牟縣人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毛保增結業于百年歷史的藝術殿堂——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還求學于新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專業畫院——北京畫院。他師從于央美的中國畫學院山水系主任、炎黃藝術館館長——崔曉東教授,以及第八屆中國美協第一副主席王明明,成為國畫藝術大家徐悲鴻、齊白石、李苦禪、蔣兆和等的央美校友、畫院院友。

黃土情歌/毛保增
其山水畫創作歷程遵循央美學院派系統的“臨幕、寫生、創作”三位一體教學理念。但由于每個人的社會生活及接觸藝術圈的角度不同,因此畫家的創作觀念受到的影響也有所相異。毛保增受到多位當代殿堂級藝術名師的影響,他秉持內心所向,堅守自己的藝術語言,獨創“彩墨山水”繪畫。

皖南晨韻/毛保增
艷而不奢,突破傳統山水的墨色,毛保增賦予新時代下山水壯美磅礴新氣象。他的作品曾參展多個國家大展,并屢獲獎項,還受到中國政協禮堂、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臺灣中華文化藝術基金會等單位永久館藏,并在接待國外來訪國賓時對外展覽。

曠谷/毛保增

當代水墨精神創新踐行者——米金銘
成都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四川巴蜀畫派促進會副會長
四川現代新水墨畫院理事長
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米金銘的水墨畫充溢著巴蜀的地域特色。米宅寄寓都市邊緣,自然錯落于間。雨后的白鷺灣,陽光照射下閃爍的光斑,仿佛彌漫于水面的細微顆粒。靜謐的人影,徜徉的白鷺,大自然的包容滋養,讓人不禁神往。米金銘向來認為:“水墨之難不在技法,而在觀念。筆墨工具和技法可以是傳統的,思維意象卻可以是當代的。”

月光曲/米金銘
他憑借自己在學院練就的造型能力,深入研習傳統的積墨、潑墨和沒骨畫法,把對中國傳統筆墨意象的領悟,以現代形式去注入和表達。在米金銘筆下,宣紙水墨這樣的“國粹”,也可以大膽地表現體積空間、結構塊面、投影光感;水墨潑灑之處,既可鋪陳畫面的東方神韻,也能傳達當代精神內涵。

白鷺灣系列/米金銘

白鷺灣系列/米金銘

現代與古典藝術的靈魂歌者——邵也
原名邵曉輝,河南靈寶人
湖南省畫院青年畫院畫家
湖南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
湖南省工筆畫學會會員
長沙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邵也在西安美院,接受到了最頂級的藝術理論熏陶,形成了他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西安美院中國畫系在劉文西的領頭下,以“打造多元化教學新時代”為教學方向,其中劉文西工作室,更是以人物畫創作為主體, 以嚴謹的造型基礎為根本,關注生活、表現人民,傳承與發展黃土畫派精神,是中國八大美院之一。

故事和傳說-虎/邵也
從邵也的作品中,觀者總能被一種恬淡的氣質所吸引,又能為其中蘊含的哲理所驚嘆,這種靜謐、深思的觀感,是邵也內心神秘的獨白,是來自靈魂的吟唱。

故事和傳說-龍門/邵也
邵也將相反的藝術流派、相反的藝術風格,相反的創作題材,進行了融合與碰撞,形成了他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是當今畫壇難得一見的藝術奇才。古典與現代,寫實與寫意,熱烈與恬靜,嫵媚與深沉,奇崛與精微,善與惡,佛與魔,這些都是截然相反的藝術語言,這些截然相反的表象能通過其筆觸全部展現出來。

精神療法/邵也

文人書畫益彰筆墨悟道者——王壽石
山東濟南人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
山東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水墨研究院一級美術師
中國典藏《鑒寶》特約畫家
為追求心中的藝術殿堂,王壽石只身到首都師范大學李翔中國畫高級研修班求學,拜師于中國文化名人和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解放軍美術創作院常務副院長李翔。

聞道圖/王壽石
在北京學藝期間,北京首個畫會——百花畫會及中國水墨聯盟的創始人、以大寫意花鳥畫享譽畫壇的郭石夫,著名國畫家王鑄九、董壽平的入室弟子、中國畫壇領軍人物吳悅石親自指導王壽石于當代文人畫的創作。

大富貴圖/王壽石
“筆底龍蛇舞,胸中天地寬”王壽石憑借其對生活的感悟,糅合哲學、宗教、詩文、書法等多種文化形態,創造出新時代下,蘊蓄著文人“士氣”、“雅謔(xuè)”、“超形”、“機趣”的水墨新語;印記著獨特的藝術家氣質,流漏出佛、道、儒的中國哲理意蘊;他以書入畫,趣由筆生、法隨意轉,詩傳畫意,增添了作品的詩意化與書意化。他屢次奪得多個書法與繪畫國展大獎,表當代大寫意文人畫新風尚,作品十分值得收藏、品賞!

三思圖/王壽石

雅趣天成寫情者——李興剛
字予之,山東人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
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興剛從師于北京畫院專業畫家莫曉松,福建省美協常務理事方政和,2009年于北京設立工作室,主要從事繪畫與文學創作研究。他的作品天趣依然,工筆精巧,寫意歸真,景趣不俗,小雅天成。

小園清趣/李興剛
他常懷赤子之心作畫,如在作品《故鄉的等待》正式動筆之前面對十余幅草稿,他思考了幾個問題:怎樣既保證作品的藝術品格又能將富于表現力的礦物色運用得恰如其分;怎樣既能體現畫面線條的寫意性又能表現畫面色彩的材質美;怎樣既能保證畫面意境的充分表現又能保證中國畫傳統與現代的接駁。

秋之韻/李興剛
后來,“輕重彩”的概念逐漸成型。單從字面意義講純粹是一種類別,甚至是一種技法,其實不然。品格是輕重彩的靈魂,書寫性是輕重彩的核心,傳統材質美是輕重彩的對外呈現,在其工筆創作中力求畫面意境與形式表現相統一,經典傳統與優秀現代相融合。極力探索傳統工筆語言的當代表現性、觀念性、人文性、哲學性乃至社會性意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