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簡歷]
陳凱,男,漢族,生于云南富源,95年畢業于云南藝術學院,同年分配到曲靖版畫院工作,2014年結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微博)版畫研修班。現工作于曲靖市美術館,曲靖市美術館副書記,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二級美術師(副教授)、曲靖市文聯委員、曲靖畫院專職畫家。
在二十三年美術創作中,有多幅作品在全國性美展和國際展覽中入選并獲獎,數十件作品發表在全國性各類刊物、媒體、雜志。多件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紀念館、神州博物館、河南博物館、深圳版畫藝術館、云南美術館及泰國和丹麥大使館收藏。
荷花系列作品

版畫:套色絕版木刻《秋荷》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云南省美術作品二等獎、中國——韓國交流展、神州博物館收藏、泰國大使館收藏、云南美術館收藏。
秋天炫麗的色彩是秋荷將自己的最后的生命燃燒所渲染出來的,殘荷——殘之風流!殘之剛毅!殘之悲壯!
誠然,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就在秋天,有的枯梗卻依然高高的聳立著,有的則已折斷在水中,有的葉子早被秋風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團,卻依然在空中高懸。那些結下的果實,那些曾是翠綠色或金黃色的蓮蓬,雖然已變成熟黑色,卻依然在空中高舉,有的被風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卻依然守著它自己的根。它婷婷于岸畔又隱隱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測的艷影,都會使人心醉神迷。

版畫:《秋寒冷荷》云南廉政文化書畫展三等獎,北京798鴻鼎藝術館收藏、省文化廳收藏
我感到這滿池的荷花沒有枯,沒有死,那布滿池水的斷梗殘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綠一池艷紅的最高的升華。從它們以殘枝斷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蓮蓬所組成的各種神秘的圖案中間,你可以發現,它不是紅紅綠綠的俗美,而是一種蘊藏于殘破枯敗之中的那種自信和孤高,竟一直展現到生命最后的凄美。它表達著一種力量,一種精神,它不再以綠葉去使人清馨,它也不再以紅花去使人陶醉,現在給人們的,是一種不屈的沉默,是一種似乎已被摧毀但卻永遠無法摧毀的象征。

《謩荷幻影》入選云南第八屆版畫展及中韓交流展,德宏學院和中國銀行收藏

《殘夢殘荷》獲得云南昆明國際藝術博覽會一等獎、神州博物館和泰國大使館收藏

套色絕版木刻《荷花燦燦》新作
紅土地系列作品

套色絕版木刻《山那邊的村子》入選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參加全國各個展覽11次,丹麥大使館收藏、神州博物館收藏、北京文化藝術委員會收藏。
紅土地,一塊先民賴以站起來的地方,萬古不滅的太陽曬紅了古蠻夷。
云貴高原有著非常美麗的紅土地,她有著美麗的田野、土地;那里有樸實的農家。紅土地,生命的胞衣,那樣斑斕,那樣永恒,是億萬年前凝固了的色彩,是大自然一封無法寄走的情書,在文明和蠻荒的邊緣裸露生命和情感的原初。

版畫《阿媽的家》入選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
山路是老鷹叼到藍天上也扯不斷的意象,肆虐的風暴使得人心不敢靠近那片美麗,那么久遠,那么質樸,從生命的深層里流露了出來,一種剛烈和血性的表白。每天每夜,古老的紅土山歌夜夜都從我的枕邊飄過,一年兩年,濤聲依舊。我常常一個人爬到高高的山上去,直到生命缺氧的時候才去感悟這片土地的美景。然而住慣了的山坡不嫌陡,當你看到美麗的蕎麥花、櫻花、杜鵑花,如期而至的在三月綻放,爛漫的山花年年都要在這里瀟灑走一回,紅土地,大自然亮出來的一面鮮紅的風景畫,一棵樹、一根藤、一簇花、一座村莊、一片山坡地、一群群山戀、成了這紅土地上分不開的風景。

新作《貧困戶李老倌》套色絕版木刻
我如癡如醉地鐘情于這片土地,讓我從從容容拿起畫筆和刻刀,義無反顧的涂摸顏色,勤勤懇懇的畫稿、刻板、印制,就這樣我把它記錄下來,為的是讓大家和我一起感受這多情的紅土地!

《卓瑪的家園》2011年參加全國風景畫展 云南省抗震救災《魯甸災區重建捐贈》獲拍賣成功捐給災區。

《山痕》2010年云南省國慶書畫展、亞細亞聯盟展、深圳國際書畫雙年展
人物系列作品

《小平你好》入選紀念鄧小平110周年暨春天的故事全國版畫精品藝術展,同時獲本次展覽的唯一獎項“優秀獎”,被國家歷史博物館收藏,廣安鄧小平故居管委會收藏。

《抗戰老兵敬禮》入選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全國美展


絲網+綜合版《生命·似水年華》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茶馬古道藝術展
學術性及觀念性作品

絲網版畫《頹廢時光》

重彩畫《城霧之一》

重彩畫《城霧之四》

重彩畫《城霧之五》

《老房子里的大花貓》入選第十四屆全國小版畫展 被組委會收藏
動物系列作品

黑白木刻《走在馬賽克地板上的豬哥豬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