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簡歷]
吳友善,字云鐸,號巍然道中,硯鑫墨耕,齋名松竹草堂,1962年生,祖籍安徽歙縣,1993年定居屯溪至今。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安徽分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書畫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現任黃山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新安書畫家協會副主席,黃山市書畫院、淮北市國畫院、黃山市中國畫研究院特聘畫家,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研究院藝術委員會委員。
1987年于屯溪徽州地區文房四寶四雕盆景公司從事藝術創作;1998年由鄭初民先生推薦,得到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生導師、著名美術史論家王伯敏老師的指導,打下了良好的傳統基本功;二OO四年研修于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畫高研班山水專業,得到著名畫家周韶華老師的創作指導及眾多大家的點撥。在高研班講學的有著名美術理論家邵大箴、郎紹君、賈方舟,著名山水畫家李寶林、姜寶林、卓鶴君、張志民、程大利、程征、董繼寧等。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與筆墨語言。作品多次參加省級畫展及全國山水畫大展并入選獲獎,于二OO七年榮獲安徽省美術家協會黃賓虹藝術獎,第八屆當代百杰畫家之一。
2001(齊云山圖)獲第四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大展佳作獎(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3(林苑卻坐)獲新世紀中國書畫四百家(鄭州美術館)
2004(群峰疊嶂多云氣)入選首屆安徽美術大展(合肥)
2005(清秋韻律)獲第七屆鄭板橋藝術節全國書畫大展優秀獎(江蘇)
2007(山靈氤氳圖)獲第五屆海峽兩岸書畫大展山水百家(河南美術館)
2007(群峰嶂林氤氳曉)入選第二屆安徽美術大展(合肥)
2008(春風又綠江南岸)獲華胥文化當代中國名家書畫展(金獎)(山東)
2008(林壑隨云動)獲第六屆海峽兩岸書畫大展優秀獎(廣東美術館)
2008(月下山朦是徽州)獲和諧中華海峽兩岸書畫大展優秀獎(北京)
2009(林壑藏云圖)(草堂獨占嵐山中)獲第六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大展三百家(河南)
2009(張曙故里)入選第三屆安徽美術大展(合肥)
2011(遠山出岫)入選第三屆寧夏房車節全國美術書法大展(寧夏)
2014(白岳圣象)入選第五屆安徽省美術大展(合肥)
2015(故園如夢)入選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夢幻黃山中國畫大展
2016(溪山無盡金秋華彩)榮獲第八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大展銅獎(河南省美術館)

樸茂氣格的構建
——談吳友善先生的山水畫創作
淮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 文/羅耀東
當代中國山水畫創作,人們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之重要!直抒胸臆的山水畫創作,其堅守中國傳統的筆墨精神尤為首要!在西方后現代文化思潮的影響下,當代中國山水畫壇呈現出多元化的創作格局。但很多文化意識清醒的優秀山水畫家們,始終以純凈的心靈、靜默的體驗,立足中華民族文化的土壤,承接中華文脈,深探傳統中國畫的創作精神,放眼世界優秀文化,廣收博取、融合創新,使當代中國畫壇產生一批優秀青年畫家,他們的作品既有中國畫傳統神韻的傳承,又有現代審美特點的表現與探索。山水畫家吳友善先生就是當代中國山水畫創作新形態探索者的代表。吳友善君近年山水畫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其山水畫新作呈現出圖式清新、筆墨蒼厚、意缊深遠的個人風貌。友善君山水畫新作所表現的樸茂氣格值得關注和研究。

《譪衡秋廟遂宿》
一個人的童年生活往往影響人的一生發展。友善君出生在山水秀美、文化底蘊深厚的歙縣昌溪,家鄉的山山水水滋養了他童年的心田,友善兒時喜歡看山,更喜歡畫山,很小便在鄉里前輩先賢指導下臨摹《芥子園畫譜》數十遍。家鄉秀美山水潤澤了友善童年的心靈,其童年生活對友善后來進入中國山水畫創作,為創造樸茂的山水畫氣格播下了一顆精神的種子,同時也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礎。

勤奮好學是友善君為人為學另一個突出特點。從友善君學畫歷程可以看出,其學畫方式主要是自學,不斷向周圍畫家請教,廣攝博取他人之長,加之勤奮墨耕,逐步拓展出獨具個人風貌的山水畫創作之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春,友善君進入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畫創作高級研究班學習,得到導師周韶華先生創作指導及眾多大家的點撥。先后在高研班講學的有著名理論家邵大箴、郎紹君、賈方舟,著名畫家李寶林、姜寶林、卓鶴君、程大利等。高研班的教學理念是:承傳、融合、開拓、創新。開放的創作理念和眾多大家的面對面針對性的點評與指導對友善山水畫創作的轉變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科大高研班學習之后六年來,友善君反復思考山水畫創作中的諸多理論問題,在山水畫創作實踐中不斷尋找解題方案。友善君生活在黃山腳下,畫黃山有著天然的便利,他不斷深入黃山進行寫生,在“師造化”中完善自己的山水畫創作語言。友善君近期山水畫創作風貌,圖式清新,筆墨語言質樸而富有神采,呈現出特有的樸茂生命氣象。這些特點來自友善豐富的生活閱歷,來自他的孜孜不倦的勤奮硯耕,更來自他長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陶冶與修養。

吳友善先生山水畫創作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中國山水畫的產生和發展與道家思想有著深層的內在精神聯系。中國山水畫創作強調畫家要“澄懷觀道”,在澄澈空明的心境中,去迎大通,游無窮,與天地同流,與萬物同化,進入精神絕對自由的境界。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強調“道”以“自然”為法則。在老莊看來,現實生活中應肯定人的真誠自然的情性表現,人的情性表現真誠自然,才符合于“自然”之道這一普遍法則。道家美學在藝術表現上強調“雖出人工,宛若天成”的自然表現。老子認為“大巧若拙”;莊子也認為,道“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這就是說,道化生了萬物“眾形”,卻無意于見其能,道創造了天地“大美”,卻無意于見其巧。天地之“大美”乃自然之美,天然之美即樸素之美,乃是美之極致所在,正所謂“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吳友善先生山水畫創作正是秉承道家思想,以質樸的生命情懷,投身到自然的青山綠水中,在大自然中觀照天地四時的流變,體悟中國山水文化的內在精神。友善為人真誠樸厚、溫良、與人為善,其心靈有黃山泥土的淳厚,有黃山植被的樸茂,亦有黃山泉水的清澈,由此可以看出,友善君山水畫創作樸茂氣格的建構是由內而外的神韻流淌,源自其內在精神世界的樸茂。我們期待友善君山水畫創作在更為寬廣的道路上走向更高的境界。







《穿越徽山情》





《白岳遠眺》 68×68cm 定價3000元

《藏月村落又無聲》

《寒林幽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