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簡歷]
趙錦龍(今龍),山東淄博人。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創作院畫家,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名家工作室導師。
作品多次參加中國文聯、中國美協舉辦的全國級展覽、提名展、學術展多次獲獎并被收藏。作品先后發表于《美術》、《中國書畫》、《國畫家》、《江蘇畫刊》、《美術觀察》、《收藏》、《藝術市場》、《中國文藝家》、《美術報》、《中國書畫報》、《世界新聞導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等專業報刊學術雜志。并出版各種作品合集多部、出版6本個人畫集。作品多次被國家級博物館、專業藝術機構收藏。2002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當代中國畫杰出人才獎,2006年被評為最具升值潛力畫家,2012年被評為中國畫壇最具收藏價值與升值潛力的60后中國人物畫畫家十六人之一。2014年被山東省政府評為“齊魯之星”。2017年被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

古舊典雅
——趙錦龍切入都市文化的另一種表達
文/尚輝
追求古舊,似乎是進入一種文化的境界,特別是在都市化高度物質文明的今天,古舊典雅與現代時尚構成了鮮明的對照和劇烈的沖突。都市文化、時尚形象,網絡時代的生活方式及高度物質文明造成的精神與情感的蒼白,無疑是當代人面臨的生存問題,同時也是傳統中國畫發生變革的根據和水墨材質表達現實的主要課題。水墨畫的都市文化無疑是當下中國畫探索的主流,但在這種探索中,直接描繪都市人物形象與高度物質文明的景觀,直接描繪都市形象的一種表達,從古舊典雅的文人環境中反襯都市文明,也是都市文化的一種呈現。因為,在當代人對藝術的理解中,對于都市人文情懷、審美心理與私密空間的捕獲與凸現,雖然比都市外在繁華的描述更深入,那是有關心靈而非物質的觸摸與撫慰。

他所營造的那種古舊典雅,似乎給當代人的物質生活提供那樣一種具有沖突性的文化參照。而所謂的古舊典雅,并不是遠古閨閣生活的復現,他所擷取的是閨閣庭院那種慵懶的生活情態與絲竹管弦中傳遞出的傳統文化意蘊。因此,他的畫很少塑造具體的人物現象,更多的是符號化的人物組合與零散離亂的時空錯置。盡管他所臆造的淑女形象脫胎于陳老蓮的那種詭異、媸丑、高古,但更具有物質文明的那種蒼白與病態,那是趙錦龍這一代畫家難以回避的都市人物形象。

盡管趙錦龍刻意營造古舊典雅的文化氣息,但畫面傳遞的內在精神卻是屬于這個時代的。這一方面取決于作品圖像的表達,另一方面則取決于作品整體上揭示的精神意蘊。在趙錦龍的作品里,他營造古舊典雅的文化氛圍方式,就是時空交錯的虛擬間。比如,當代都市時尚女性形象、公路禁止鳴笛的標志,乃至泳池遮陽傘等現代生活的人物、場景都交錯在那些遠古的淑女庭院中由此造成古典文化和現代文明的一種關系,而就精神意蘊來說,他所追求的那種古舊典雅,是閑散、慵懶、疏淡、簡遠的韻致,這種韻致和情態,實際上,正是高度物質化的都市生活不可避免的無聊、虛妄。因此,在趙錦龍那些無關現代都市形象的古舊氛圍中,一直觸摸著當代人的精神空間和都市文化的深層心理。

趙錦龍將當代文化現實帶入古舊文化磁場的方式,還取決于他所使用的水墨媒材,他一方面讓自己的筆墨承載著傳統文人畫那些沉靜、內斂、高古、灑脫的文化品質并體現筆意墨蘊的功底,另一方面,又將筆墨泛化,探求廣義上的書法用筆,特別是水與宜紙觸碰滲化時形成的材質美感,用水多于用墨也多于用筆,正是這種筆墨的泛化,才解決了他畫面時空交錯的空間處理及古舊文化氣息的渲染。

實際上,從古舊典雅的文化營造中切入都市水墨的水止于趙錦龍一人,相對而言,在形成個性化圖式及語言錘煉上,他已有自己的面貌并初見端倪。但可貴的是,他對于古舊典雅文化的營造,能夠體現出齊魯文化對于他的陶染,那種在瀟灑、蘊藉、靈秀中透現出來的古樸、溫和、敦厚,是齊魯之地儒家文化的固有品質,生于斯長于斯的趙錦龍,成也在斯,這才是他獨特的文化標記與文化基因。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