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28日下午,由江蘇省美術館和德基美術館聯合主辦的“云自在——高云作品展”在南京德基美術館開幕。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作為高云在國內的首次大型個展,展出了高云自1979年至2019年間創作的六十余件(套)精品佳作,是迄今為止對高云創作脈絡最全面的一次展示。
展出的作品中既有從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郵政等國家重點文化機構集結而來的館藏珍品,也有已被寫入中國美術史、成為教科書中典型范式的經典之作,更有近期完稿、尚未公開的新晉佳作。
“本次展覽整體呈‘回’字形布展,燈光和展墻根據所展作品主題不同會有不同的變化。整體上展廳中還是偏暗,營造一種隱秘、幽靜的最佳觀展氛圍。類似博物館式的展示方式,正式且穩重,與高云老師的作品在氣息上也能融合起來。”本次展覽策展團隊表示。


展覽現場 博物館式展陳設計營造最佳觀展氛圍
高云的作品被分為六個專題,均以宋詞詞牌冠名:如意令——連環畫作品、花非花——工筆女性題材作品、酹江月——兼工帶寫高士題材作品、鏡中人——寫意現代題材作品、憶江南——山水作品和錦上花——郵票作品。在“回”字行布展方式中,整個展覽動線十分明確,隨著觀展的深入,人們會發現展廳色系及燈光的變化。行走的過程中,眼前所見均在變化,總有“移步換景”之感,觀展體驗與中國書畫美學的內核達到高度統一。


展覽現場
隨著觀展動線的變化,展墻色系、光線都在轉變。“如意令”高亮、輝煌;“憶江南”莊重、典雅;“鏡中人”則在高級灰中顯得現代、安靜。

魂係馬嵬(高云與何家英合作) 165cm×195cm 紙本設色 1989年
第七屆全國美展銀獎、特別獎
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畫卷
步入展廳,高云與何家英合作的《魂係馬嵬》占據著一整面展墻。該作精細地描繪了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數十位人物,展示的是一個宏大而具有戲劇性沖突的場景。持刀怒目的紅衣武士,占據絕大部分的畫面;身著赭黃袍的唐明皇,背向觀眾,面隅而泣,在紅衣武士浩大的氣勢下,唐明皇顯得軟弱而無奈;畫面的左下角,是一身白衫的楊貴妃,凄楚的神情,更彰顯一代絕色佳人傾國傾城的美艷,哀婉的目光投向畫面外無盡的虛空,白色的裙裾猶如繁花,托起的是幽怨與感傷。《魂系馬嵬》有著直指人心的感染力,獨具匠心的構圖,強烈對比的色彩,都起到了烘托人物性格和展現戲劇沖突的作用,而對人物表情、姿態的細膩刻畫,更揭示了歷史人物在特定歷史事件中的心理活動和性格特征。

女性作品是高云的代表作,他筆下的女性之美不是概念的、表面的膚淺之美,而是由視覺審美上升到精神層面的理想之美。
在本次展覽中,我們不僅能看到古代、現代、亦古亦今等不同類型的東方女性之美,也可以看到由世界名畫轉換為中國工筆重彩的西方古典女性之美。

展覽現場
高云曾說:“古今只是時間的概念,所以今天我們看古代人,昨天就是我們今天的古,我們今天就是明天的古,古代的士大夫就是今天的我們,明天是后人們口中的當年的知識分子。其實不矛盾,當我們把自己融入到歷史的長河之后,我們再畫古人,他就不會概念化,就不會重復古代人畫古代人,二是融入我們的情感 我們的理解 我們的溫度。”這也是高云“酹江月——兼工帶寫高士題材作品”與眾不同的地方。

憶江南——高云山水作品
高云的山水畫和他的人物畫一樣,都是屬於清新高格、工整雅致的一路,其山水所表現的內容大都是江南的山山水水,但他絕非去描寫某一實地之景,而是寫他胸中之丘壑。對一位山水畫家來講,以筆墨去表現丘壑是重要的基本功,但作品所呈現的氣象則更要看畫家的修養和意念。高云的山水畫整體大氣,他以中鋒線條造型,筆格遒勁,其山石、樹叢以自然為規律,可見輕重、頓挫之變化。尤其是他畫中呈金字塔的山形,頗具象征意味,給人印象深刻,這種“堂堂大山”之峰巒給人以平靜和穩定 之感,充分表現了畫家內心的精神世界,這無疑是高云山水畫的一個重要樣式,也是其山水畫一種個性化的符號。

鏡中人——寫意現代題材作品展覽現場
在談及這批作品時候,中國美協副主席、江蘇省美協主席、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周京新先生表示:“高云人物畫造型的過人之處有其三清:一是造型質地清潔,無論雅拙,其內在建構都很精準、很完整,筆型出入脈絡干干凈凈。《都市行者》系列是他近年創作的水墨寫意人物畫代表作品,畫面沒有任何背景襯物,但畫面依然顯得生動飽滿,語言結構豐富。二是造型意趣清盈,無論揚抑,其內在情態都很飽滿、很傳神,筆勢曲直韻律輕輕松松。《都市行者系列》是他近年創作的表現城市街巷普通行人過客的水墨人物組畫,均為四尺整紙豎式,一個人物一幅畫面。三是造型筆法清爽,無論收放,其內在法度都很通暢、很嚴謹,筆線行運節奏靈靈利利。”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館館長徐惠泉主持開幕式
展覽開幕式由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館館長徐惠泉主持,“我個人對‘云自在’這個主題的理解是藝術家在妙悟自然后得到的澄懷心境,從高云先生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這樣一種‘自在’的心境。四十多年來他在中國畫領域的潛心研究,讓他具備深厚的傳統功底,并將這種藝術積淀轉化為對當下時代的關照。”

德基文化集團副總、德基美術館館長艾琳致辭
德基文化集團副總、德基美術館館長艾琳表示,我們一方面希望能夠呈現一個藝術家的專業的展覽,一方面在努力探索一種全新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當他偶遇到這個展覽時,真正的看到展覽的內在并了解到這是一位怎樣的藝術家舉辦的怎樣的藝術展。我們希望能夠將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展出,通過研究和解讀,輔助更多人真正走進這場藝術盛宴。高云老師的身份有很多標簽:會長、社長、高廳長,他的每件事情都很好,以至于雖然我們依然可以在很多大型展覽中看到他的作品,但是“畫家高云”這個身份是被大家默認的,但很少被反復提及,所以這一高老師這次個展我們希望將他四十余年的藝術歷程進行全景式的展現。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周京新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周京新認為,高云人物畫造型的過人之處有其三清:一是造型質地清潔,無論雅拙,其內在建構都很精準、很完整,筆型出入脈絡干干凈凈。二是造型意趣清盈,無論揚抑,其內在情態都很飽滿、很傳神,筆勢曲直韻律輕輕松松。三是造型筆法清爽,無論收放,其內在法度都很通暢、很嚴謹,筆線行運節奏靈靈利利。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藝術研究院院長何家英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藝術研究院院長何家英致辭并代表馮遠先生發言,“當年高云的連環畫一經展出轟動全國,他從連環畫直接進入到中國畫最根本的核心——線描這個層次。我們可以從他的連環畫中窺見其對中國畫線條理解之深,也因為他的連環畫的緣分我們成為了好友。看到同齡朋友中有如此高的才華,從內心十分敬佩。”何家英說。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里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里說:“高云先生的第一個展覽沒有放在江蘇省美術館、沒有放在國家博物館也沒有放在中國美術館,而是放在跟人民、老百姓凝聚的地方——一個商場里的美術館,我覺得這是一個境界,優秀的藝術家心中有人民,這就是高云先生。對于今天這個展覽,高云的朋友們包括范迪安主席寫的前言,都有非常高的評價。作為一個對高云先生非常崇拜的人,我也很榮幸參加這個展覽開幕式。”

全國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江蘇中國畫學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高云致答謝辭
全國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江蘇中國畫學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高云說:“我繪畫四、五十年,今天舉辦第一個個展。如此多的領導、朋友、嘉賓在炎炎夏日都來到了現場,對我來說是最大的褒獎。本次展覽年輕的策展團隊有創造力、有創新力,工作及其投入,我深深被他們感動。雖然展出的是我的作品,但這個展覽是他們的作品,再次感謝他們。對于一個藝術家而言,舉辦個展就是向社會坦白、交代、匯報工作,這個展覽也是獻給我父母的。另外,十一月我還將有一個晉京展,所以這個展覽是一個提意見的展覽,還有時間調整,還有時間加油。還要感謝文藝界的大咖們:范迪安院長、范小青主席、尚輝主任、程大利主編還有陳履生先生、何家英先生、宋玉麟先生、周京新先生、王魯湘先生等九位先生為我撰文。我很汗顏,對各位的厚愛汗顏,我還要努力。我還要感謝書法家管峻先生以及為本次展覽貢獻頂尖技術支持的雅昌,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大家的支持,一個人要想進步離不開環境的滋養,江蘇是一個可以做文化的好環境,還要特別感謝我的夫人,她除了擔當模特的工作還幾乎負擔了我繪畫以外的一切,讓我可以一心一意的畫畫。最后,謝謝光臨本次展覽的各位!謝謝!”

開幕式現場
部分展出作品:

《對話安格爾之二》
紙本 107cm x 80cm 2018

《還記得我們嗎》
紙本 195cm x 115cm 2007
藏于中國美術館

《錦繡江蘇》
紙本 125cm x 250cm 2012
藏于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都市行者之越野車族》
紙本 130cm x 200cm 2015
藏于中國美術館

《夢·魚樂》
紙本 172cm x 93cm 2019

《拜石圖》
紙本 138cm x 34cm 2008
展覽名稱:云自在——高云作品展
主辦單位:江蘇省美術館 德基美術館
展覽時間:2019年7月26日 - 2019年10月31日
展覽地點:德基美術館(南京市玄武區中山路18號德基廣場二期8F)
美術館開放時間周一:14:00-22:00、周二至周日:10:00-22:00(每日21:00停止入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