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與20世紀中后期中國美術研究與展示是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一直以來堅持的學術定位。2019年7月30日至2019年9月26日,“輕舟已過萬重山——關山月與近代以來的江峽圖景”將作為今年的專題展覽向公眾開放,同時該展已入選國家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
一、展覽跨時空呈現了不同時代的藝術家及關山月先生創作“江峽”題材作品的探索精神
長江,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一直以來都是歷代文人墨客吟哦的對象,也是畫家們追摹與表現的重要題材。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亦是深圳建市40周年,關山月美術館以館藏關山月《江峽圖卷》及其晚年表現長江三峽的畫作為基礎,攜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推出“輕舟已過萬重山——關山月與近代以來的江峽圖景”展覽。
展覽共分三個篇章,第一章以“長江萬里”為始,通過展示相關文獻以及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明清至民國的長江主題作品,呈現傳統山水畫中的筆墨與意趣;第二章以“江峽圖卷”為中心,主要展出關山月美術館館藏關山月的《江峽圖卷》及其表現長江三峽的畫作和相關的速寫,同時還展出借展自各兄弟單位的包括黎雄才、陸儼少、宋文治等同代藝術家的相關題材作品,旨在探討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面對長江三峽題材,不同的藝術家通過各自的思考和實踐,來處理傳統技法與現實關系的艱辛探索,來探討中國畫筆墨的傳承與發展;在最后一章“江山無盡”中,展出本館館藏和借展的關山月晚年創作的長江三峽題材作品,以及關山月學生的作品。可以看出長江三峽題材已經成為關山月晚年“祖國大地河山”創作計劃內容之一,也成為關山月和他的學生們,以至同代中國畫家共同關注的主題。 “輕舟已過萬重山”出自李白的《早發白帝城》,表達了詩人在遇赦后順水行舟過江峽時的暢快心情。關山月創作了不少的描繪長江三峽題材的作品,更數次將“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付諸畫卷,其中重要的三幅《輕舟已過萬重山》分別藏于關山月美術館、廣州藝術博物院、中南海紫光閣。因此,我們也將“輕舟已過萬重山”作為這次展覽的主題。通過這個展覽,讓我們和觀眾一起共同感受以關山月為代表的那一輩中國畫家,通過長江三峽題材,主動地把握時代精神和自己的獨特氣質,以及那種對新的社會環境、新的表現題材始終保持著一種理性、奮發有為的姿態和付出的艱辛努力。特別是關山月,他善于在自己的作品中把握時代精神,融入社會生活的鮮活感受,通過他那氣勢強勁及任情揮灑的藝術創作風格,以及對傳統文人審美習慣的不斷突破,有效地拓展傳統中國畫筆墨的可能性,使中國畫走出昔日狹隘視野,而為現代民眾所普遍接受和喜愛。
二、展覽數字觸摸屏帶你穿越時空隨著關老一起去三峽寫生
為了讓大家能親身感受關山月先生當年寫生的情形,館方開發了“關山月與近代以來的江峽圖景”觸摸屏展示軟件,以1978年關山月、黎雄才、李小平三峽游歷線路為主線,以關山月兩本三峽速寫本為依據,基于基礎性研究,通過繪制數字三峽行徑路線地圖,將速寫本圖片、時間與實際地理位置一一對應,并以時間、地點兩個維度生動展示關山月先生與友人同游長江之旅。結合旅途中的歷史事件、詩詞創作、畫作圖片,圖文并茂的融合在展示軟件內。游客能以簡易的觸屏操作,點擊地圖上的地點或時間軸,一同體驗關老先生長江三峽人文之旅,藝術之旅。游客參觀后,可在程序內提供個人信息和留言并分別從立意、解讀、展品、視覺、服務五個角度進行評價打分。
三、豐富的公共教育活動向大眾講述藝術家與江峽的故事
展覽期間,公教團隊策劃了豐富的公共教育活動:包括每周二至周五的館校合作項目,為深圳中、小學教師及學生團體提供在美術館學習的支持;每周六、日下午將為觀眾提供別開生面的互動式導覽;6場專門為家庭觀眾策劃的周末劇場式導覽工作坊更是不容錯過。100多位志愿者通過多次培訓,為觀眾提供導覽、活動等服務。具體活動安排將在館方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公布。為提升觀眾的參觀體驗,本次展覽充分利用了新媒體時代的便利,在展覽中加入了數字化展示,并首次推出微信線上導覽服務,所有觀眾只需要關注關山月美術館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便能免費下載公共教育手冊及體驗獨特的微信線上導覽。
展覽時間:2019年7月30日—2019年9月26日
展出地點: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二樓陳列廳
主辦單位: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支持單位:廣州藝術博物院、深圳美術館、關山月藝術基金會、宋文治藝術研究中心、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
總策劃:陳湘波
學術主持:殷雙喜
展覽總監:文禎非、王堅
策展人:丁瀾翔、莊程恒、陳俊宇
展陳策劃:程平
項目統籌:陳麒仲、王新妮、駱文華、魯珊
推廣教育:周怡、許中云、陳濯非、戴榕澤、劉樂、陳昉
展覽實施:藍良才、李倩凝、王慶安、王娟、曹玉潔
財務統籌:梁莉
數字化:肖竹青、石一杉
作品欣賞

關山月《出峽圖》

關山月《輕舟已過萬重山》

陸儼少《巫山高》

謝時臣《黃鶴樓圖軸》明

黃賓虹《山水圖屏》之一 民國

張善子《巫峽山水橫披》 民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