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錢松塹辰120周年。7月31日,“筆墨松恰鼻松塹辰120周年紀念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此次紀念展是錢松親髕55年后再次亮相中國美術館。
錢松牽1899―1985),江蘇宜興人。1957年,錢松怯晌尬師范調往江蘇省國畫院(籌備處),此后歷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名譽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顧問,第四、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是江蘇畫派的領軍人物之一。
本次由中國美術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宜興市人民政府協辦,江蘇省國畫院承辦的展覽,以“祖國山河抖擻描”“迢迢我自江南來”“拾翠披云尋我師”三個主題,展出錢松蛔髕120幅。此次陳展的展廳為1號、8號、9號共3個展廳。1號廳以“祖國山河抖擻描”為主題(取自錢松親蘊饈句),放置寫生創作為主的如《紅巖》等作品;8號廳以“迢迢我自江南來”為主題(取自錢松親蘊饈句),放置江南風光為主如《江南春》等作品;9號廳以“拾翠披云尋我師”為主題(取自錢松親蘊饈句),放置文人傳統畫如《湖上小景》等作品。本次展覽將展至8月11日。
作為江蘇畫派代表人物之一,錢松灰帳跣捫十分全面,不僅山水、花鳥、人物以及書法均有深厚的功底,藝術理論和文學修養亦有很深的造詣。他立足于現實生活的提煉、畫風渾穆沉靜,意境崇高遼遠,筆墨蒼潤清新、樸拙雄健。在他的畫中,既洋溢著濃郁的現代審美情趣,又體現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傳統底韻。應該特別指出的是,錢松歡雜諶粘I活和身邊的事物具有異常敏銳的觀察力和化平淡為神奇的藝術創造性。人們日常司空見慣的平山淡水、溝渠田疇、經他巧妙地經營裁剪及大膽的筆墨、色彩處理,都構成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使人看了既感到新鮮、又感到親切。尤其是晚年的作品,大面積地使用紅、青、墨、黃等單純色彩及空白,以強烈的對比增強畫面的動感和力度,更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錢松僑銜中國畫要有中國氣派,提出“山水畫大有文章可做”。他諳熟傳統技巧,具有扎實的寫生能力,以重傳統、重寫生、重民族意識的眼光構筑了自己的繪畫圖式,這也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國畫轉型中的重要學術位置。
宜興是錢松巧長的搖籃。作為書畫之鄉的宜興,走出過徐悲鴻、吳大羽、錢松恰⑽夤謚小⒁瘦石等一大批書畫名家。而錢松欽是其中的優秀者和代表者,家鄉秀美的山川、富饒的資源、淳樸的民風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大師的藝術靈性,是錢松且帳跆旄持基,是藝術成就百花盛開之根。正如他自己所說:“我生長山明水秀江南,似在畫中住。”

錦繡江南魚米鄉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連云港

湖上小景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