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名作、偶然發現、超高價格、真假難辨......將這些元素集合到一起,你會想到什么?
近日,英國狄更斯博物館成功籌集18萬英鎊購入一幅英國作家狄更斯的水彩肖像畫。這幅畫作完成于1843年,曾被認為遺失超過130年,直至2017年首次出現在拍賣市場,當時買家卻只花了27英鎊。

狄更斯肖像畫
世界各地重量級藝術品或遺失、或被盜的案件總是不斷發生。而那些遺失后再現的名畫往往在歷史的時空中沉寂了50年,100年,甚至500年……然而,它們一經再次問世就會名聲大噪。

達·芬奇《蒙娜麗莎》巴黎盧浮宮藏
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畫——達·芬奇《蒙娜麗莎》,就曾因為一起失竊案件,而備受關注;今年初,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特展中,消失了近百年的北宋李公麟《五馬圖》一露面,就引起了轟動。

東京國立博物館公布的李公麟《五馬圖》局部
目前,17年前梵高被盜的兩幅畫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卡波迪蒙特博物館展出。這兩幅畫作是1882年《斯海弗寧恩的海景》和1884年的《離開尼厄嫩教堂》被黑手黨偷走十多年,一直下落不明,直到去年9月警方搜查在逃大毒梟拉斐爾?因佩里亞萊的住宅時才發現。

梵高《斯海弗寧恩海灘》

梵高《離開尼厄嫩教堂》
還有至今下落不明的,也可能永遠不再現的名畫:1890年,梵高在其自殺前的一個月,為精心照顧他的加歇醫生畫了一幅肖像,這幅《加歇醫生》在1990年以8250萬美元出售,其價格當時打破了世界紀錄——1.52億美元,成為世界上十大最貴的畫之一。日本實業家齊藤良平買下了它。然而,齊藤去世時負債累累,這幅畫隨之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消失,至今仍下落不明(此畫有兩個版本,目前第二個版本藏于巴黎奧賽美術館)。

梵高《加歇醫生》
凡·艾克兄弟的名作《羔羊的禮贊》完成于1432年,全畫由20幅各有主題的木板畫面組成,長期高掛于中世紀名城荷蘭根特的圣巴夫大教堂。可惜的是1934年4月10日,下層左下角描繪10位士師騎馬朝圣的《士師圖》不翼而飛,真跡至今下落不明。

凡·艾克兄弟的名作《羔羊的禮贊》

《士師圖》的一部分
下落不明,也可能永遠不再現會讓人惋惜。但是,被偶然發現的大師名作,往往都會在拍賣市場被冠以超高價格;如果流傳有序、私藏多年,且被認定為真跡,價格還會增長......你是否想到兩年前以30億元賣出的達·芬奇《救世主》?

達芬奇(1452-1519)《救世主》成交總額:450,312,500美元(約合人民幣29.88億元)2017年紐約佳士得
《救世主》重現人間可謂是21世紀最令人驚喜的偉大藝術發現之一,畫作高約66厘米,寬約47厘米,有人稱它為“男性的蒙娜麗莎”。該作品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是達·芬奇的弟子之作,1958年在倫敦蘇富比拍賣時成交價僅為45英鎊。2005年,這幅作品出現在一次美國的小型地方性拍賣中,當時也被歸類為復制品。直到2010年底,一個由國際專家組成的團隊鑒定其為達·芬奇真跡,這幅畫作的估價因此暴漲。達·芬奇目前流傳于世的作品不到20件,絕大多數均被博物館收藏,《救世主》是目前唯一一件也是最后一件私人藏品。

現存于巴黎羅浮宮的伊莎貝拉·德埃斯特女侯爵的肖像
達·芬奇另一幅消失了500年的畫作,在瑞士銀行的私人金庫被發現。這幅作品上畫的是一名叫做伊莎貝拉·德埃斯特女侯爵的肖像,該幅畫作原本只有鉛筆素描(現存于巴黎羅浮宮),沒有彩色版的完成品,如今這幅畫經由專家使用碳14測定法已證實是真跡。根據估價專家判定,德埃斯特的這幅肖像畫粗估高達數千萬英鎊。

達·芬奇《貴婦》收藏者從銀行金庫里拿出來的畫作成品是彩色的
消失超過百年的文藝復興大師卡拉瓦喬名畫《朱迪斯與赫羅弗尼斯》(估價1-1.5億歐元)也有類似經歷。該作原定于今年6月27日在法國圖盧茲拍賣行進行首拍。但在拍賣前兩日,即被不具名的藏家以約1億美元的價格收藏。藏家承諾將這幅畫借給一個“重要博物館”,這意味著展出機構將準備接受專家對作品的質疑。

卡拉瓦喬《朱迪斯與赫羅弗尼斯》約作于 1607 年
然而,并不是所有消失多年的名作再上拍就能獲得超高的價格。2017年10月佳士得倫敦的拍賣會中神秘“消失”40多年的弗朗西斯·培根《1962年紅衣主教習作,1971年第二版》(估價6000萬-8000萬英鎊/約5.2-6.95億人民幣)上拍。在拍賣行的官宣中:“這幅畫很簡單,它就是藝術史。”因為站在教皇旁邊的人是培根的同性戀人喬治·戴爾,在作品即將于巴黎第一次展出的前兩天自殺,可謂是話題點頗多。

弗朗西斯·培根《1962年紅衣主教習作,1971年第二版》
無疑,在這幅作品拍賣時,全場的氣氛達到高潮。以5000萬英鎊起拍后,買家們開始叫價,最后的最高叫價為5800萬英鎊。由于沒有達到賣家規定的6000萬英鎊,最終遭遇流拍。假如能成功拍出,這將會成為歐洲歷史上拍賣最貴的作品。
雖然沉寂多年的大師名作十分稀缺,但稀缺并不一定值得投資,因為價格太高,能買得起的人自然就十分稀少。這些名作具有絕對稀缺性,但不具有相對稀缺性,而值得投資的藝術品必須具有相對稀缺性!這些畫作未來翻番、增值數倍的機會很渺茫。但作為個人或博物館收藏的話一定會適得其所!

蒙克1993年版《吶喊》曾被盜過兩次。1895年版本《吶喊》于2012年賣出1.2億美元
當然,納入博物館收藏的話,就得看博物館的收購預算了。比如,盧浮宮決定不購入曾消失超過百年的卡拉瓦喬《朱迪斯與赫羅弗尼斯》,就是因為該畫作的1億歐元估價相當于盧浮宮未來15年的藝術品收購預算。

夏加爾《Othello and Desdemona》被盜30年后,被尋回
而遺失時間久遠,也會帶來真偽問題。雖然拍賣方會聘請專家對拍品進行鑒定,使買家能在充分了解拍賣品情況的前提下做出選擇。畢竟誰也不能保證沒有“打眼”的時候。就像被徐悲鴻稱為“五百年來第一人”的張大千,其造假能力更是驚人,甚至已經超越了真作本身。

石濤原作

張大千仿作
就連賣出近30億元的達·芬奇《救世主》,至今仍有一批頂級藝術品鑒定專家和修復專家都發聲表示這幅《救世主》根本不是達·芬奇所繪,所以2018年9月揭幕的阿布扎比盧浮宮最終沒有展出《救世主》,免遭笑話。當然也不會出席今年盧浮宮舉辦的達·芬奇逝世500周年紀念展,如今《救世主》的去向已經成迷。

現在,下落不明且也可能永遠不再現的名畫還有很多,小藝君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藝術臻品重新現世。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