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簡介]
朱壽友,字老谷,號臨江逸者。1945年9月出生于江蘇淮安。1982年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曾任中國書協二屆和三屆理事、遼寧印社社長、南京印社副社長、江蘇省甲骨文學會副會長。
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培訓中心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江蘇省文史研究館書畫院副院長、西泠印社社員、南京印社顧問、世僑書畫院顧問、北京中韓書畫家聯誼會顧問。曾獲第二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展一等獎、全國書法藝術榮譽獎。先后在中國美術館和江蘇省美術館分別舉辦個人書畫篆刻展,有多幅書法作品分別被兩館收藏。曾赴美國、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門等地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活動。藝術辭條應邀入編《東方之子》、《世界名人錄》等數十種大型典籍。幾十年來,各種國際國內重大書法展均有作品參展,大量作品入編各種書法集。
出版有《中國書法大典·朱壽友卷》、《壽友印痕》、《藝術界·朱壽友??贰ⅰ懂敶鷷I軍人物·朱壽友》、《收藏報·朱壽友???、《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作品集·朱壽友卷》、《風華再現·朱壽友書法世界》、《人民日報書法??ぶ靿塾选?、《21世紀·中國書壇十二大精英作品集》、《巨匠之門》、《德藝雙馨》、《當代書法研藏》、《大家風范》、《中國藝術檔案·朱壽友書陶淵明詩》、《中國近現代書法名家·朱壽友》、《中國書法百家爭鳴·朱壽友作品專集》、《中國書法大典·朱壽友作品集》、《朱壽友書毛澤東詩詞六十一首》、《朱壽友草書唐宋詞八十八首》、《朱壽友書元曲百首》、《朱壽友書元明清詞百首》、《朱壽友書近代詩百首》、《朱壽友書唐詩百首》、《朱壽友書宋詩百首》、《朱壽友書宋詞百首》、《朱壽友書廬山古今詩詞百首》、《榮寶齋畫譜》、《中國好書法·朱壽友作品選》《朱壽友書老子道德經》、《朱壽友篆刻作品集·千字文》、《從心游藝·朱壽友書法作品選》、《古典書風·朱壽友書法作品選》、《朱壽友書楚辭》、《朱壽友小草墨跡·中國古代短篇散文一百篇》、《朱壽友草書墨跡·馬一浮七絕中國歷代書法名家百詠》、《朱壽友金文墨跡·唐五言律詩一百首》、《朱壽友作品集·中國歷代詩人詠春詩詞一百首》等二百余種專集、合集和???。


“朱壽友書法展”序
程千帆
淮安朱壽友先生,弱冠從戎,遠戍遼海,執干戈衛社稷于白山黑水之間者,二十余年。旋事軍中文化工作,亦著勞績,所至有聲。而退食余閑,究心藝術書畫金石,一以貫之。文武兼資,君有之矣。年近五旬,退伍轉業,與余共事江蘇文史館。因得省覽其所作,甚驚異之,以為其毫端有力有韻,亦今亦古,非尋常弄筆之士所能也。因念古之大師文章,每與踐履諧合,司馬子長多游名山大川,文字乃深雄健雅,世所知也。壽友固嘗策馬荷戈雪峰林海,與大自然相莫逆者久,其胸次安得不沈雄放曠且呈現于筆墨間乎。“每逢佳士輒心許,老見異書猶眼明”放翁之句,實獲我心矣。頃者壽友將出其所尤得意之書數十幅,展示于藝林,余欣然為題數語。世有知音,固當不以鄙言阿其所好。
乙亥大暑閑堂老人程千帆時年八十有二。
(一九九五年九月)
程千帆(1913—2000)中國著名古代文學史家,南京大學資深教授,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長


瑰意琦行 超然獨處
——朱壽友書法集序
業衍璋
昔者,東坡論吳道子畫,以為其“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故臻極詣。世之大匠,其造藝未有盡脫略規矩而妄為措置者,大抵目遇則神會,心畫而手隨,彷佛若不經意而為之者,及其成也,炳耀堂皇,悚人心目,欲求其規矩繩墨之跡,了不可見,何哉?庖丁解牛,目未嘗見全牛,動刀甚微,而砉然響然,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固何嘗不批大卻,導大窾,然其用刀十九年,刃猶若新發于硎,何哉?余讀興化劉熙載先生書,見其言,深會其旨,始得其要妙,先生論書有云:“書要心思微,魄力大,微者,條理于字中,大者,旁薄于字外?!庇嘁詾槠溲哉\足以釋東坡之論吳畫,亦可以明庖丁解牛,蓋心思微則未嘗稍游離于規矩,而魄力大必不致拘泥于形跡,此誠造藝者所宜知,不可不精研而力行也,明乎此,謹循其道,其成藝庶幾可以超凡境而躋圣域矣,余今獲觀朱壽友先生所作各體書法多幀,心目不覺豁然,塵襟頓掃,何則,蓋先生所作,誠能以此道一以貫之于其中,妙手獨運,渾然天成,彷佛曾無困學勉行者,不大可異乎,如壽友先生者,信可以傳世而媲美前修矣。


先生與余共事于江蘇省文史研究館者,迄今垂二十年。方其始來館,即聞其以擅書鳴于遼沈幽燕者已久,并嘗及舒同、林散之、蕭嫻、沈延毅、啟功、沈鵬諸前輩之門而向藝者焉。蓋其少時,即好摹寫篆刻,樂之而不疲,徒以居鄉陬,不克廣其學而競其業,未冠即參軍,以其能為拔萃,軍中命以膺文教宣傳工作,適符所好,遂得肆志研習,自篆隸而漢魏晉唐法帖,廣搜博覽,臨習揣摩,妙得其旨趣,洎而部隊移防關東,往來戍守于白山黑水之間,山水之雄渾,原隰之壯闊,冰天雪地之浩茫,林莽叢薄之厚重,觸目經眼,無不開其心胸,壯其情志,先生得此陶鑄,冥會于心,于是其所作,骨氣遂益厚實,筆力亦益豪縱,世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者,此于先生,則造化實蘊蓄其心源,真所謂得天獨厚,是以其高韻深情,堅質浩氣,天然而自足,蓋其胸中既具磅礴之氣,腕間自贍真實之力,殊不待旁求假借而做作之也。


試觀先生之作,其見于石鼓者,雖于其樸茂圓融間,亦可見其豪邁,其見于甲骨者,雖于其劃刻精勁處亦可顯示飄逸,至于草書,此更先生所出色當行者,蓋其玩習晉唐法帖最久,深得二王張素之神髓,默會其旨趣,故其所作,筆力雖遒勁豪縱而結構則嚴正整飭,真所謂破而愈完,紛而愈治,點劃之間,真如墜石漏痕,而離合之際,一若爭衡拱立,飄逸精健,不可方物,與世俗之作草者但知連綿拖曳者迥異,蓋其發蹤于章草,而循軌于晉唐,源遠流長者深且厚矣。


先生前此,已裒其印蛻版行于世,掀動藝林,今又最其諸體書法成集以饗國人,吾知其必將為吾國書法開新其面亦潤澤來者,其可喜可賀之大快事也,余老矣,陪奉之無從,特私心忭慰耳,記先生印譜版行時,余曾賀以詩,今其書集成能不賡賀之乎,輒成一律謹奉,詩曰:霜鋒須奉將家郎,倩女何辭白玉珰。擊楫人驚藝舟遠,臨流共羨海天寬。佳人雅韻碧桃樹,墨客清暉明月光。豈是阿私逞好句,只緣老眼已多看。
業衍璋謹奉并序,時年九十有一,于金陵盧龍山下。
業衍璋(1920--2011)著名文學家、詩人、江蘇省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