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辦單位
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
上海虹橋半島版畫藝術中心
出品人
盧治平、葉笑櫻
策展人
徐 潔
開幕儀式
2019.7.13 19:30
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2樓展廳
(仙霞路650號2樓)
版畫體驗
2019年.7.13 18:00 - 19:30
上海虹橋半島版畫藝術中心
(仙霞路650號1樓)
展覽時間
2019.7.10 - 2019.7.15
策展人語:
知道孫良,應該還是學生時代。有個朋友自豪地說:“孫良在我們理工哎!”于是網上了解了孫良。當時,畫面是看不懂的,但對于剛剛擺脫高考素描水粉的束縛,在藝術上開始有自我探索的藝術生來說,的確有很大的觸動。隱約覺得如此畫,應該很自我很享受。
這次因半島版畫工作室結緣于孫良,并在工作室見證了N張作品的誕生過程。畫如其人,畫面上的符號很“孫良”,顏色同樣很“孫良”。這些可以在展覽現場體會到。我可以說,其創作過程更“孫良”。創作的后半期,孫良老師熟悉了版畫的印制過程,對站在一邊的我說:“要用傳統步驟、方法來創作版畫作品,我這個畫油畫的永遠也比不過那些專業搞版畫的。必須搞點不一樣的,不走尋常路。”的確,孫良的藝術之路一直都“不尋常”。
版畫與音樂的關系,類似于孫良的畫,第一眼看到的凈是沖突,畫面上永遠會浮游著一些從未見過的生命體,看似把自然界的素材嫁接在了一起,矛盾,怪異。還有版畫里不常用到的絢麗色彩,美輪美奐,倒是與孫良的這些畫面上的符號相得益彰。
版畫與音樂的關系,也近似于孫良和孫一泓的關系。言語不多,看似沒有交集。作為家庭里第一個拿起畫筆的和第一個彈奏吉他的父子倆,難免在藝術的道路上孤芳自賞。當感到迷茫時,父親看似不經意地扔了幾本《獵人筆記》、《百年孤獨》,足矣讓孫一泓的精神和肉體產生強烈的共鳴。遠在他鄉的兒子用微信與孫良探討委羅內塞、丁托列托的作品時,相信短短的文字也能瞬間傳遞給父親溫暖和欣慰。
此次,音樂與版畫展希望能給觀眾帶來一次全新的感受,重新認識早已熟悉的藝術家,重新認識版畫和音樂。讓更多的藝術門類走到一起,擦出絢麗多彩的火花。也讓藝術家本人重新認識自己,發現藝術道路上更多的可能性。
音樂與版畫—— 展覽前的對話
徐潔:孫良老師,這次版畫創作中有什么心得體會,給自己原有的藝術形式帶來一些什么新的靈感?
孫良:主要是盧老師的邀請,對于版畫,一開始我很懼怕,一點也不知道怎么把一幅版畫作品完成。通過這段時間盧老師的一些助手給予大力的幫助,覺得版畫并不是一件很難做的事情。如果發揮得好,是可以出一批作品的,而且版畫是一個很多樣的藝術,比我們想象的豐富得多,甚至不受一些習慣的局限,給我們做繪畫的人打開一個新的天地。
徐潔:盧老師,這次的跨界展怎么會想到請孫良老師來參與?
盧治平:我的工作室,不是一個畫家個體的工作室,它是一個開放的工作室。本身就希望各種各樣的人能到這里來接觸版畫、制作版畫、了解版畫。而且將近20年來,有很多人來到我的工作室,形形色色的都有,有版畫家、國內的、國外的,對于版畫不了解的,感到神秘的,我發現到最后都能接受版畫。
我和孫良老師是多年的朋友,所以我對他是非常有信心的。無論作品或各方面的能力都沒有問題,而且做出來的作品也是非常有魅力的。所以我一直在說服他,把他“拉下水”。照王劼音說的,我這人老是給人“吃鴉片”,吃了就跑不了了。這次果然,孫良老師來的時候有點忐忑,之后一發不可收。產量高,質量也高。很多作品我很喜歡,同行看了也很驚訝。所以我對這方面更有信心了,孫良老師為我們版畫工作室的開放開了一個好頭,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
徐潔:孫良老師也不是第一次跨界了,談談此次藝術的跨界與以往有什么區別?
孫良:其實藝術家都喜歡跨界,而且我跨界的次數挺多的。版畫,我以前也做過。只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最早2000年我做過絲網,07年做過銅板,當時也在半島,盧老師也幫助我做了幾張。但這次是帶有展覽目的地做版畫,這個壓力就很大了。開始不知道該怎么辦。和盧老師聊天的時候,他說有很多辦法,可以放下很多顧忌,嘗試地去做。有時候辦法多了,沒有那么局限,可以把繪畫當中的,還有其他方面受到的感想融合進來。這是一次嘗試。我現在逢人就介紹版畫。我也希望有更多繪畫的人來版畫工作室做版畫。第一,對于我們藝術家來說增加我們藝術的多樣性。第二,版畫在繪畫圈里有些神秘,大家有點怕。我自己也是這樣。但真正做起來就不一樣了。當然我這次也只是觸及了版畫很小的一方面。還有版畫很多的東西我都沒有觸及到,有機會希望以后有更多的觸及。
徐潔:您怎么看待這次與音樂的合作?
孫良:實際上我們這些繪畫的人跟音樂都離得不遠。我們在創作的時候多是有音樂相伴的。甚至八、九十年代,我們在搞活動的時候,跟搞音樂、文學的人都走得很近。可是不知道為什么,近20年來,不知道是市場的問題還是什么,大家就開始隔絕了,不怎么多地來往。我覺得這不是一件好事。藝術應該是相互促進、相互溝通的。甚至跨行的合作,有時候會啟發一些想象力。當然和我兒子的合作只是一個很小的開始,我希望有更多音樂圈的、文學、詩歌,甚至建筑設計這些人和我們版畫進行更多的合作,也希望半島提供這樣的機會,長寧文化藝術中心提供場地,能把這件事做起來。
徐潔:之前我們做了文學與版畫,這次我們又做了個音樂與版畫。這是一個系列,盧老師請介紹一下這個系列展覽,之后對于這個系列展還有些什么計劃?
盧治平:從近20年,我自己主要的活動范圍是在版畫這塊,但我以前也做過繪畫、設計、雕塑,而且我自己也很喜歡音樂、詩歌、建筑,這些我都特別喜歡。我也做過設計師,所以我一直覺得,其他方面的門類的藝術營養對我作畫很有幫助。包括,有時候藝術跨界,我去做設計、做雕塑,往往我會用版畫底蘊去解決問題,是非常好的現象。所以我一直有個想法,能夠打破藝術的藩籬,大家能夠進行交流、跨界。去年與金宇澄一起做了個跨界展,各方面反應都特別好,包括文化中心的葉主任也提出是否能繼續做下去。我覺得非常高興。當然這需要一個契機。刻意去找,不一定能找到。但這次和孫良老師是無心插柳,好多年的朋友,一說起來,靈感就來了,而且他和他的兒子也有些特別的東西在里面,所以就想做這么一個活動。這次也特別希望有其他領域的包括剛才說到的,學建筑的、寫詩歌的、做戲劇的都能來。以后陸續地,就像孫良老師說的,回到我們80年代很好的藝術氣氛,大家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產生一種非常自由的、非常放松的藝術狀態。我相信這次展覽會非常成功。對很多其他方面的藝術家包括版畫家都會有所觸動。

孫 良
職業藝術家,1957年6月生于浙江杭州,1982年畢業于上海輕工業學院美術設計系,現居上海,曾任教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上海理工大學。曾在香港、臺灣、紐約、東京、倫敦等地舉辦個人作品展。
音樂與版畫—— 孫良版畫作品欣賞






孫一泓
奧克蘭大學音樂學院演奏與音樂學學士、研究生、碩士畢業, 2005年留學新西蘭,先后師從John Flameling, Federico Quercia, Gunter Herbig學習吉他,參與過John Couch, Carlos Bonell, Mario Carreira, Alberto Mesirca, Peter Mcaven, Bruce Paine, Alieksey Vianna, Marek Pasieczny, Jane Curry等人的大師班訓練。編著吉他作品《Scott Ross風格改編斯卡拉蒂作品7首》、翻譯《索爾吉他演奏法》,現就職于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