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下午3時,“目中無牛”——大澤人藝術作品展在宋莊大河灣美術館啟幕,本次展覽共展出藝術家大澤人近年來的精品力作數十幅。大澤人,原名王慶祥,山東萊州人,當代表現主義藝術家。其作品既洋溢著濃烈的故國情懷,又充分體現了對西方現當代藝術重大成就的敬重,評論界認為他是結合了中國傳統藝術元素和表現主義觀念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牛的故事 大澤人 122×240cm 2018年
大澤人的作品是他喝了幾十年洋墨水的結果,他的作品雖然歸于表現主義、抽象主義,但他并不屑談主義,在大澤人看來,但凡是主義,都是對既往發生的歸納,本質上是一種結語。做理論梳理是必要的,但如果搞創作也在套用甚至追逐某種主義,那就與藝術創造沒多大關系了。

牛的故事 大澤人 122×240cm 2018年
在創作方面,大澤人善于激情用筆,畫風時而粗獷、奔放、稚拙、變形生猛,時而簡約、細膩、抒情,其書法用筆加之敏銳的用色,使作品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本次展覽中,展出了多幅主體對象為“牛”的作品,但這些并非藝術家的寫實之作,而是其在為靈性造型。正如策展人禹至在前言中所言:“他畫的并不是牛的模樣,而是牛的性格和脾氣,以及他對牛的認知和情感等等,物性之外的情境、意境。為此,他放棄視覺可及的客觀,讓造型脫離牛的外在形象。正是這種放棄、脫離,乃至替之以‘目中無牛’的主觀造型,從他對牛的認知出發去揭示牛的靈性,并由此升華作品的精神內涵。”

牛的故事 大澤人 49x69.5cm 2019年
對此,藝術家大澤人表示,自己從一開始畫“牛”這一題材時就取了一個主題叫“牛的故事”,“我這是在調侃傳統藝術的主題先行,‘牛的故事’中實際上不講故事,只講形象和我的故事。我之所以創作‘牛的故事’是為了體現牛性,體現它的堅韌不拔、任勞任怨、一往無前的精神,借牛的形象來傳達自己內心的感受,這也是我的創作動機。”因此,在大澤人看來,“目中無牛”的意思其實是指,他雖然創作了很多關于‘牛’的作品,但他并沒有參照任何牛的具體形象。同樣的創作思路在他的作品《馬的故事》《馬的傳說》中亦有體現。
據悉,本次畫展持續至7月16日。

牛的故事 大澤人 70x46cm 2019年
活動現場:








藝術家簡介:

大澤人(王慶祥),山東萊州人,當代表現主義藝術家。紐約和北京兩地有工作室。其作品既洋溢著濃烈的故國情懷,又充分體現對西方現當代藝術重大成就敬重有加。評論界認為他是結合中國傳統藝術元素和表現主義觀念的一個代表性人物。
大澤人自幼迷戀藝術,但他并未選擇進藝術院校學習,而選擇攻讀文史哲, 先后獲得河南大學英語碩士和賓州印第安納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學位。
大澤人善于激情用筆,特別是書法用筆,以及敏感的用色。畫風有時粗獷、奔放、稚拙、變形生猛, 有時簡約、細膩、抒情。大澤人主張 “ 異者藝也,大異者大藝也,無異不足以言藝也。”
大澤人的作品曾在美國、中國、臺灣等地重要畫廊、藝術館、博物館展覽,其中包括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紐約新藝術中心、哈德遜國際當代藝術中心、臺灣國父紀念館等。其作品還曾多次參加著名國際博覽會。大澤人經常應邀赴各地高等院校演講,如哈佛大學、圣約翰大學、魏瑪學院、加州大學(北嶺)、中央美院、清華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等。
大澤人多次接受電視采訪,如美國SINOVISION電視臺《紐約會客室》、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山東衛視等。
部分展覽作品:

馬的傳說 大澤人 68cm×138cm 2016年

牛的故事 大澤人 70.5x47cm 2019年

千家詩 大澤人 68x68cm 2017年

峽谷風情 大澤人 70cm×138cm 2012年

天鵝湖 大澤人 68cm×138cm 2016年

牛的故事 大澤人 70.2x70.5cm 2019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