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是江蘇常熟人異常興奮的日子,湯士瀾帶著常熟的“女婿”何慶林回娘家,在常熟美術館舉辦“溪山行侶一一湯士瀾、何慶林山水畫作品展”。 此次展覽所展示的100多件國畫精品,是這對“溪山行侶”多年來一起吟詩作畫、相濡以沫的見證。
嘉賓開幕式合影
研討會部分嘉賓
“溪山行侶”是對宋代“溪山行旅”題材名稱的改寫。湯士瀾與何慶林畫作頗有回歸唐宋繪畫的風范,這種“回歸”,我們通常稱之為“復古”。而這對“行侶”并未郁于傳統國畫的筆墨程式,而是扎根于傳統筆墨丹青的基礎之上,延伸出自身的生命體驗與人生感悟。
湯士瀾向家鄉父老捐贈書籍
6月27日下午2:30,展覽于常熟美術館舉行開幕儀式。本次展覽由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杭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常熟美術館主辦,杭州畫院、杭州市美術家協會、常熟市美術家協會承辦,杭州秀空間藝術機構、成都柏琿建設有限公司、翰林書院協辦。策展人由著名文化學者、美術評論家謝海擔綱,由謝海與常熟美術家協會主席張文來聯袂出任學術主持。

龐薰琹美術館、常熟美術館館長吳文雄主持開幕式
與之前湯士瀾與何慶林在2018年在綿陽市舉行的“溪山行侶一一湯士瀾、何慶林山水畫作品展”不同。此次在常熟的展覽是湯士瀾回歸“娘家”故里,撫慰思鄉之苦,并且在之前展覽畫作基礎上,夫婦二人又力填新作。
杭州畫院主持工作院長、杭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繆宏波致詞
展覽主辦方代表、常熟美術館館長吳文雄,常熟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王洪良先生在致辭中,對湯士瀾、何慶林夫婦回鄉辦展表示熱烈歡迎,認為夫婦二人在中國畫的傳統與創新中,同舟共濟,對常熟本土的文化藝術繁榮起到了促進作用,希望以此次展覽為契機,吸引更多的常熟籍畫家回鄉辦展。
常熟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王洪良致辭
“這是一個充滿故鄉情懷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畫展”,杭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巡視員張友國致辭中說。常熟是一座文學詩詞、古琴的虞山畫派名家聚集的千古名城,湯士瀾女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綿陽也是文墨故里,何慶林也是杭州市頗有名氣的畫家。二人攜手共進,共同攀登藝術高峰。此次展覽是二人為家鄉文化建設所做的反哺。
杭州市文聯巡視員張友國致辭
本次參展藝術家湯士瀾對到場嘉賓致答謝詞。正如湯士瀾所說,詩書畫一體的自我感悟,尤其體悟在中國美術學院研習國畫時,通過何加林導師的耳濡目染,詩書畫融會貫通并成為解讀世界的一種方式。人之生有涯,術業有專攻。千言萬語,匯成感恩的暖流,凝聚在此次展覽中。
常熟美術家協會主席張文來致辭
參展畫家湯士瀾致謝
開幕儀式結束后,“溪山行侶——湯士瀾、何慶林山水畫作品展”學術研討會舉行。研討會由謝海、張文來主持,月真法師、馬波生、吳自立、劉珍清、陳智安、方勇、余宏達、胡良偉、陳顯中、吳洪暉、聶勇、汪文斌、沈南強、沈宇翀、陽帆、劉正杰、白方亮、侯曉云、蔡明、繆宏波等嘉賓出席研討會并發言。
據悉,此次展覽將展至7月21日。
作品賞析:
何慶林

林稹詩意34cm×136cm2012年紙本淡設色

武當山寫生之紫煙漸開35cm×49cm2015年絹本淡設色

御苑寫生(二)28cm×45cm2008年絹本設色

鳳凰山90cm×46cm2011年絹本設色

蘆庵補秋138cm×35cm2017年紙本設色

青山依舊212cm×160cm2014年絹本設色
湯士瀾

鹿苑132.5cm×33cm2018年紙本設色

仰止(一)42cm×31.5cm2018年紙本設色

銷夏圖(之二)15.5cm×46cm2010年紙本設色

江濱28cm×32cm2002年絹本設色

茆坪寫生冊頁(之四)28cm×32cm2007年絹本水墨

武當山紫宵殿28cm×32cm2015年絹本水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