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正舉行白云飛瀑黃君壁大師110歲紀念回顧展,展品包括千秋印夕照,晨曦漫步,秋林觀瀑,紅霞秋色等110副精品。展期至7月29日。
黃君壁是臺灣師范大學美術系創辦人,對兩岸近現代美術教育有巨大貢獻。多年來,他桃李滿天下,以95歲高齡謝世。在其近80年的藝術生涯中,留下多幀精彩創作。
黃君壁一生鐘情山水,并以山水為心靈至寄托,從其崢嶸絢麗的傳世作品可見一斑。
抗日時期,黃君壁旅居西川,任教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留蜀八年,親身體會體會當地山石。云煙之美,逐漸研究出一套有個人風格的山水技法。1949年渡臺以后,踏遍世界各地的名勝,尤其擅繪畫瀑布,其顫動翻滾的筆試令瀑布如萬馬奔騰。
黃君壁的大幅山水,瀑布澎湃,如萬馬奔騰,這份氣勢,不單是筆頭功夫好就能達到,還必須讀書多,看名山大川多,且有好體力才能完成。
他早年在四川 廣州 上海 南京等地皆開過畫展,然因時勢的轉變來到臺灣后,內地便難以再見大師的畫作。因緣巧合下,其幼女黃湘詅把一副樹里人家捐給上海博物館,另一幅金門寄懷捐贈中國歷史博物館。
黃君壁生前常說:“儒家思想,始終為中國思想的主流,深深影響中國繪畫,吾等觀畫,不只看畫面,不止注意畫中人的衛激性,更要觀其敦厚與溫柔。”
他的女兒對我說:“父親不僅是臺灣的畫家,更是中國的畫家!”令我震撼和感動。故而,這次回歸故里的大展的意義就不是令國人領略大師風范那般簡單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