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法國是學習一種新的存在方式”,“對話是雙向的,收益也是雙向的”。
——法蘭西學院院士、旅法華人學者 程抱一《對話》(Dialogue)
當曾經的榮光不在,當戰火的硝煙遮蔽祖國的天空,如何救國圖強?如何重拾輝煌?十九世紀中后葉的中國百廢待興,“師夷長技以制夷”、“東學為體,西學為用”等維新思潮應運而生,燃起了一場燎原的革新之火——是政治思想的革新,是科學技術的革新,也是文化藝術的革新。
所謂師夷長技,為了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來改變清政府落后面貌,維新的洋務派先后派遣了八期留學生遠赴美、歐,就此揭開了中國留學歐美的序幕。與此同時,在洋務運動存續的35年里,國內的文化出版事業的發展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大量西學著作的翻譯出版及近代中國報刊和出版機構的出現,打破了中西文化的壁壘和傳統文化的堅冰,大大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在如此大背景之下,我國的藝術之路,也展開了新的篇章。
懷著熱烈而赤城的求知報國之心,有那么一些藝術學子,先后在海港的郵輪聲中,遠洋千里,來到了夢中的法蘭西。古典美學的厚重傳承,印象主義、達達主義、立體主義等先鋒思潮的爭鳴斗艷,是時的巴黎儼然是哲學、藝術的中心,有著太多思想的碰撞和靈感的迸發。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徐悲鴻、吳大羽、林風眠、劉海粟、顏文樑、方君璧、常玉、吳作人、李超士、唐蘊玉、周碧初、胡善馀、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呂斯百、秦宣夫……在當時,都只是眾多勤工儉學的藝術留學生中的一員。然而也正是他們,開啟了我們在藝術領域的中西對話,點燃了中國現代藝術的初始之火,他們以自身為柴薪,照亮我們的現代藝術之路,至今光芒仍在。
本次2019西泠春拍傾情推出“致敬先驅——留法藝術家”紀念專題,希望通過老一輩留法、旅法藝術家們風格不同的藝術作品,一窺中國藝術現代化發展脈絡;從藝術家們在這樣一個特殊歷史時期的生活線索,來看百年來中法藝術的對話。
1.吳大羽
一度被遺忘的吳大羽,是最早留學法國的藝術先驅之一,他不僅在13年的一線教學中,教育出并影響了中國現當代藝術的一批中流砥柱;在個人創作方面,更是在長達三十多年不被聘請不被理解的情況下,堅持本心潛心創作,他是中國現代抽象繪畫之路上當之無愧的殉道者、領航人。此次春拍,西泠拍賣有幸再次得到畫家家屬的支持,吳大羽1960年左右創作的《春風拂清香》首次釋出。此時期吳大羽的作品有別于早期具象、表現的風格,處于一個半抽象狀態。窗前的瓶花形神兼備,藍白的大基調充滿了詩意的浪漫,黃色的花朵是悠揚靈動的節奏,左側的暗紅則如樂章中綿長的低音部分,給畫面增添了一份沉穩。在吳大羽后期的作品中,有許多類似構圖的抽象繪畫,我們或能大膽的猜測——這張《春風拂清香》,正是吳師這一圖示語言之源點。

2019西泠春拍
吳大羽 《春風拂清香》
布面 油畫
約1960年
出版:1.《吳大羽作品集》P156,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
2.《羽詩》P36,輔仁書院,2016年。
展覽:1.“吳大羽文獻展——被遺忘、被發現的星”,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2015年5月。
2.“飛羽掠天——吳大羽的詩與畫”,北京畫院美術館,2016年10月至11月。
說明:本拍品由畫家家屬提供。
51.3×38.4cm
2.林風眠
林風眠與吳大羽在法國有同窗之誼,這位胸懷鴻鵠之志的藝術家歸國后在很短的時間里不僅創辦了影響中國美術走向的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更是身體力行,扛起“藝術運動”的大旗,在《致全國藝術界書》中大聲疾呼,其藝術主張、拯救方案、實施路徑一應俱全,決意要藉由藝術來改造中國社會,推動中國藝術的復興,實現藝術代宗教的理想。在藝術創作上,林風眠將西方繪畫的濃麗色彩、幾何式構圖與中國傳統水墨之意蘊相融合,讓中國傳統的繪畫媒材有了更深廣的延展性;這種中西結合也給中西方美學構建了一種新的溝通方式。《秋》與《荷塘月色》是兩張典型的林氏彩墨,著色濃麗而不失風雅,畫面層次豐富又自有一番韻律,運筆飄逸生動,觀之別有意蘊。

2019西泠春拍
林風眠(1900-1991)秋
紙本 彩墨
簽名:林風眠
鈐印:林風暝印(朱)
出版:1.《林風眠畫集》圖版30,山藝術文教基金會,1995年。
2.《’95林風眠個展專輯》圖11,山藝術文教基金會,1995年。
3.《炎黃藝術家選集(5)林風眠畫集 》圖07,山藝術文教基金會,1995 年。
展覽:1.“林風眠個展”,中僑國貨藝廊,香港,1990年
2.“林風眠畫展”,炎黃藝術館,高雄,1992年
3.“林風眠水墨畫展”,國父紀念館,臺北,1995年5月22日至31日。
4.“95林風眠個展”,炎黃藝術館,高雄,1995年7月1號至30日。
5.“山中瑰寶-山美術館典藏精選”,山美術館,高雄,2000年8月。
66.5×68.5cm

2019西泠春拍
林風眠(1900-1991)荷塘月色
紙本 彩墨
簽名:林風眠
鈐印:林風暝印(朱)
說明:委托人由中僑百貨行政秘書吳棣榕先生陪同直接購自林風眠本人。
68×68.5cm
3.劉海粟
康有為將劉海粟視為繼郎世寧之后“合中西之妙”之大家。劉海粟從日本留學歸國后,一手創辦了以破舊立新、救國救民為己任,謀求中華文化復興的現代美術學校——上海圖畫美術院(即上海美專)。而為了“發展東方固有的藝術,研究西方藝術的蘊奧”,劉海粟在1929年至1935年期間,遠渡重洋,二度赴法訪學。法國的教育體系更加堅定了劉海粟的辦學思路,同時也對他的藝術創作產生了長足的影響。《巨峰飛霞》是1935年劉海粟赴嶗山寫生時所作,祖國的河山即是民族的形狀,整張畫構圖大氣磅礴,油畫色塊造型精準,有著雕塑般的體積感,些許留白又含中國畫之神韻,是劉海粟融貫中西藝術理念的有力實證。

2019西泠春拍
劉海粟(1896-1994) 巨峰飛霞
布面 油畫
1936年作
簽名:Liu Hai Su海粟1936
(背)巨峰飛霞 二十五年七月二十日作于嶗山
說明:1.丁惠康舊藏,附劉海粟之女劉蟬及丁惠康家屬與本拍品合影。
2.丁惠康(1904-1979),收藏家丁福保之子,其藏品繼承父親衣缽,致力于歷代名瓷、名畫收藏。后將大部分藏品捐獻給故宮博物院。丁惠康乃劉海粟至交,交往密切。丁劉二人曾在上海“孤島”時期發起過多次文化救亡運動。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他們一起促成眾多藏家借出珍藏開辦“中國歷代書畫展”為上海醫師公會募集救濟款。據劉蟬回憶,1939年,丁惠康作為受邀嘉賓出席了上海美專師生舉辦救濟難民書畫展覽會,并當場購買了多幅劉海粟先生的作品,作為對老友賣畫救困義舉的支持。
54.5×73cm
4.顏文樑
顏文樑與林風眠、劉海粟同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人,于1922年創辦蘇州美術專科學校,桃李滿天下,對中國油畫的開拓與傳播身體力行,影響深遠。1928年,顏文樑入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專科學校,學習西方科學嚴謹的古典繪畫法則,研究印象派的光色變化,并將他的體悟融入對自然描繪之中。《月夜雪景》與《月下清輝》中的自然之美直抵人心,高超的寫實技法下不僅僅是自然的再現,更是千百年中國文人的審美意趣的濃縮融合,讓人情不自已,心生善美。

2019西泠春拍
顏文樑(1893-1988)月夜雪景
紙板 油畫
簽名:顏文樑
鈐印:樑(朱)
24×33cm

2019西泠春拍
顏文樑(1893-1988)月下清輝
布面 油畫
簽名:顏文樑
鈐印:樑(朱)
說明:1.俞世偉舊藏。
2.俞世偉,1927年生于上海。畢業于滬江大學商科,后轉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學畫,師從顏文樑、唐云、張充仁等人,專長素描、水彩、油畫。曾受聘為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特邀作者,并為少年兒童出版社創作兒童畫。之后自設畫室,專授西洋畫技法。水彩《靜物》、速寫《人像》獲上海青年美展二、三等獎。顏文樑與俞世偉師生之誼甚篤。俞氏早年由商轉藝,滄浪亭畔投顏師門下,后二人于上海文史研究館共事。顏文樑在學習、生活中對俞照顧頗多。據俞世偉日記所記,顏文樑曾在她遇到困境時,特地托人照拂、幫助她,足見二人情誼深厚。
34×43cm
5.常玉
常玉是巴黎畫派的代表性人物,他極具東方韻味的藝術風格在上世紀的巴黎藝壇自成一脈,極具盛名。早在留學之前,常玉便系統性的學習過中國傳統書畫、文學,有著極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基礎。1902年他遠赴巴黎,在那里一步步邁向了國際藝術舞臺的中心。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藝術的激烈碰撞下,常玉將中國傳統的筆墨意蘊融入西方現代藝術,構造出一種介乎文人畫的自由寫意與西方表現主義之間的圖示語言,無論在東在西,看來都別有一番意趣。

2019西泠春拍
常玉(1900-1966)坐姿女像
紙本 水彩
簽名:玉SANYU
說明:委托人1991年購于法國I.M.A畫廊,附I.M.A畫廊購買證書。
30×22cm
6.呂斯百
同樣懷揣復興中國文化的信念,呂斯百、吳作人、唐蘊玉,胡善馀也都曾赴法以求突破,而在前輩們的影響下,吳冠中、朱德群等新一批的中國留學生也紛紛奔赴法國,希望在那里找到屬于自己的藝術之路。如何在西方文化、古典主義美學、現代藝術中尋找到符合東方文化的藝術理念與表達方式,他們或許迷茫過、彷徨過,但初心仍在便能有所得。每個人對藝術的理解皆有不同,先驅們所呈現的,即是一個多元的、有著濃郁東方血液的現代藝術之路。

2019西泠春拍
呂斯百(1905-1973)冬日街景
木板 油畫
1948年作
簽名:斯百
說明:委托人直接得自畫家家屬。
40.5×50.5cm
7.吳作人

2019西泠春拍
吳作人(1908-1997)碼頭
紙本 油畫
1956年作
簽名:作人1956
27×40cm
8.吳冠中

2019西泠春拍
吳冠中(1919-2010)涅槃
紙本 彩墨
1999年作
簽名:劫后余生 何冰存念 一九九九 吳冠中
鈐印:荼
說明:1.何冰上款。
2.何冰,畫家、策展人,與吳冠中亦師亦友。1999年策劃由文化部主辦“1999吳冠中藝術展”,并同期舉辦“吳冠中的藝術—東西文化百年聚焦國際研討會”。在此期間,與吳先生交往甚密。一次在吳先生家中發現被撕毀的彩墨作品,何冰心疼至極,忙拾起,取其精彩局部找吳先生的專用裱畫師張士東先生托裱。后何冰持煥然一新的作品給吳先生看,吳先生端詳許久,發覺其中另有一番情趣,于是欣然題詞簽名。
20×70cm
9.朱德群

2019西泠春拍
朱德群(1920-2014)無題
紙本 水粉
1980年作
簽名:朱德群CHU.TEN—CHUN 89
說明:附朱德群基金會原作保證書。
31×48.5cm
10.唐蘊玉

2019西泠春拍
唐蘊玉(1906-1992)花卉與布娃娃
布面 油畫
約1940年作
簽名:蘊 Y.Y.
出版:《中國油畫研究系列——唐蘊玉》P28,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
說明:委托人直接得自畫家家屬。
55×40cm
11,胡善馀

2019西泠春拍
胡善馀(1909-1993)秋景
布面 油畫
1978年作
簽名:善馀
出版:《胡善馀畫集》P33,敦煌藝術中心,1997年。
40×52cm
正如樂黛云所寫“一個封閉的自我是不可能真正認識自己的;一個封閉的民族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從而得到發展。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國語·鄭語》),就是說,自有參差不齊,各不相同的東西,才能取長補短,產生新的事物,而完全相同的東西聚在一起,則只能永遠停留于原有的狀態,不可能繼續發展。‘’相信當時的藝術先驅們也是懷著如此心境遠渡重洋的罷,而他們也確實給我們的精神文化、藝術表現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他們各自的藝術體悟,他們為中國藝術教育所奉獻的一切,鑄魂逐夢,傳承光大。
西泠印社二〇一九年春季拍賣會
- 預展 -
7月3日 至7月5日(周三至周五)
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杭州黃龍飯店(杭州市曙光路120號)
- 拍賣 -
7月6日 至 7月8日(周六至周一)
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 上海巡展 -
6月23日 至6月24日(周日、周一)
靜安昆侖大酒店(上海市靜安區華山路250號,
原靜安希爾頓酒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