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我去石先生鄉下的工作室,拍攝了一批先生題寫的齋號,邊拍邊喝茶聊起一些事情,先生說寫齋號有意思。因為每個需要題齋號的人對名字都已經審慎地考究過了,這可能涉及到TA的信仰或者某種審美及偏好,實際上是在寫一個人,寫的過程實際是在感受一個人;齋號是種傳統,現在石先生用自己的書象理論去闡釋表達,這本身也是一種傳統和現代的激烈碰撞,當然,先生還由此展開說了很多,我用手機錄音整理了一些,配合著先生題寫的部分齋號作品呈現如下,大家可以集中欣賞感受下
先生的書象理論以及作品,大家自己感受就行,你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都無妨,其實也沒有什么好說的!你是對的人,看見了,自然就懂了;不是一路人,就是用一部電影一本書說給你聽,你也不會明白。我們或許要的不是是否明白,而是需要對藝術有極度的敏感度和感受力,當然最重要的是尊重別人的努力和探索的精神。
這個世界處處都存在著“二八”定律,有些東西的好,永遠只有極少數的人看得見并感知得到。(李仕泉)


雪 泥 閣

隴 山 隴 水 隴 上 人

翠 微 宮

云 崖 居

布 谷 琴 堂

石 鼻 寨
比如我們解讀這個“之”字,上面的點是截止,下面是拐彎。當我們讀完古人對這個“之”字的創造,我們就知道這筆劃的由來是從自然中衍生出來的,這彎彎曲折,受盡磨難曲折,最后截止于一點,這是“之”。字從內涵來說,簡直就是萬類的過程和結局的一種道性概括!因果都在里面。當我們這樣知道這個“之”字并理解之后,再寫這個“之”的時候,我們手的份量就開始滯重了,開始顫抖了。(根據石先生錄音整理)

白 莊 老 局

云 半 間

李 夜 冰 美 術 館

獅 子 莊 園

聽 雨 樓
大書家們寫書法,筆劃實際上是寫“象”,只要這個“象”對,字多一筆少一筆或者筆劃完全變了,都有可能,比如甲骨文、大篆、草書等,有很多相似處,也有很多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書寫實際上是“象寫”,“象”沒有固定的筆劃,象無形也!“象”本身就意味著變化,是過程性的!是不住的!不要停留在一個地方,不要停留在二王或者誰身上,那種思維本身就不是“象義”。象的靈魂是宇宙的圓渾!(根據石先生錄音整理)

待 庵

摩 詰 草 堂

若 朵 軒

蓮 堂
我在這樣一種俗世中生存,我只是想把自己對書道的理解表現出來。不是和他人一較長短!

擁 書 山 房

達 觀 堂

明 德 堂

涵 文 軒

云 翙 館
傳統傳統,傳而統之,統,才能傳之。就說我們的書法怎么理解,不是從二王開始,那是極其片面的,一個中世紀的短暫歷史,從上古創字造字,從書寫開始來理解它的過程,書道,實際上是寫“書象”。工具性的書法那個筆道那是不能改的,那叫”約定性書法”。(根據石先生錄音整理)

蜜 曷 堂

春 映 園

詩 在 莒

留 云 草 堂
“象”最能把握宇宙的混沌,以至于它的無序而無不序的宇宙本質,所以,大家搞了半天藝術,其實對這種宇宙的“象”不重視,你不重視,你去寫實,你去變形,都是別人教你什么你就照著寫,那個書道怎么寫?你就只會關注字的幾縱幾橫、長短比例空間都是固定的,那還要你寫什么書法啊,那種套子里的東西,一沒注入你自己的靈魂,也沒有注入天地的靈性。沒有心,沒有天地那就沒有“象”。可以這樣說,我們當代的很多書法,都是屬于工藝美術的范疇,把傳統的經典的當成工藝來臨摹,一種工藝性的手工書寫,當然,這也是中國傳統曾有過的樣式,也是傳統的一部分,歷史性地再現古人的書寫,這個工作也是需要的,因為傳統傳承,傳的過程必須要有這么一個階段,是不能舍棄的,它既連接著上古也連接著未來,你要是沒有一定的基礎,你寫我這個那你也是寫不成的,你以為我是沒有基礎的胡來,那你就錯了,但如果你一直在再現古人的書寫,一直在工藝美術的范疇里,那就和藝術毫不相干!(根據石先生錄音整理)

秋 仿 閣

沐 暄 堂

徯 蘇 館

季 楓 樓

冉 墨 堂
我們現在的書法已經基本離開了工具性,我們也不是一定要別人看得懂,相反我們在追求一種“陌生性”。一個字有無限個“象”的范疇和領域,歷史性的、工具性的范疇只是其中的一兩個范疇,其他的范疇都是陌生性的,所以追求這種“陌生性”就是故意讓你看不懂!你不需要看得懂,你只要覺得沒見過就行了。就像對宇宙的探索一樣,今天的很多已知的習以為常的,在當時可都是未知的或者說是“異端”,可是這些異端為后來者開啟了很多可能!(根據石先生錄音整理)


1942年出生于河北徐水縣
1958年入北京工藝美術學校
1960年入浙江美術學院
1962年應征入伍當兵六年
1977年任職于人民美術出版社
1978代表國家遠赴非洲13國寫生訪問
1979年出版非洲寫生集
1982年南京博物館個展
1987年香港集古齋個展
1991年澳門市政廳舉辦"石虎心象"個展
同年在香港多次舉行個人畫展
1992年在新加坡、雅加達舉辦"天命年展"
1994參加廣州中國藝術博覽會
成立"石虎詩會"多次舉辦"石虎論字思維"詩歌研討會
1995年應邀出任世界華人藝術家協會主席
1999年香港大學博物館個展
2003年中國畫研究院、香港、澳門、新加坡、雅加達巡回展
2004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石虎藝術大展
2013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石虎藝術大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