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歲的山西大學教授趙球先生,是我國著名山水畫家、美術教育家。5月11日至18日,他在北京中國美術出版總社人美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人民美術出版社“大紅袍”系列畫集之《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趙球》首發儀式同期舉行。此次畫展以“醉山西”為主題,共展出60余件水墨山水作品。趙球先生深情地說:“非常榮幸能夠入選人美‘大紅袍’系列畫集,這也是我首次在北京辦個展。我要以畫集獻禮新中國70華誕,以個人畫展向祖國母親匯報。”
山光水色動京城
本次畫展是2017年人美美術館建館以來,為“大紅袍”畫家舉辦的首場個展和畫冊首發式。人美社策展人吉祥先生說:“之所以選擇趙球先生作為美術館‘大紅袍’首場個展,一方面是對趙球先生畫作藝術價值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對趙先生不遺余力繪畫山西、宣傳山西的特別支持。”
“大紅袍”專指由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出版的《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中國當代名家畫集》兩套大型系列畫集,因每集都有深紅色精裝封套而得名。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至今,該系列已出版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等300多位著名畫家畫集。每一位入選畫家都需經權威美術、出版專家層層遴選,是衡量國內畫家藝術造詣的標桿,堪稱中國書畫界最高榮譽。很多優秀畫家把入選“大紅袍”畫集作為畢生的藝術追求。本次首發的趙球畫集封面是趙先生于1994年創作的山水畫《麻田初雪》,曾入選全國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畫展。畫集共收錄趙球先生各個時期創作的大小畫作136幅。
本次畫展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中國美術家協會、趙球先生的母校魯迅美術學院、山西省文聯、山西大學、山西省美協,首都的著名畫家、美術評論家以及來自國內外眾多趙球先生的學生參觀了畫展。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魯迅美術學院院長李象群先生說:“趙球先生是我們魯藝的老學長,他大學畢業60年,不僅始終踐行文藝為人民服務的魯藝精神,而且堅持美術創作,以至今日碩果累累;堅持在美術一線教學,以至今日桃李滿天下。他是我們魯迅美術學院的驕傲,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墨骨色魂寫三晉
趙球先生的山水畫作結構驚奇險峻、色彩噴薄靈動,被美術界譽為“墨骨色魂趙氏山水”。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以近千平尺的彩墨巨作《表里山河》為亮點。這一畫作是趙球先生居處山西數十年情感積累的表達,70歲后始醞釀、構思、收集、整理,又歷時10年、九易其稿方成巨作。這一傾情傾力的心血之作,曾被山西文博會評為一等獎,是文博會九大亮點之一。畫作高3.2米、幅寬1.2米、總長28.8米,分24屏展現山西風光。整幅畫作雄奇渾厚、蒼秀有致、恢宏磅礴、氣象萬千,按二十四節氣把山西從北到南54處人文景觀濃縮、穿插、匯集于其中,用白、綠、藍、紅四色代表冬春夏秋,觀展如徐徐打開一幅琳瑯滿目的三晉四季長卷。作品既有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韻趣美感,又傳達出新時代的審美意韻,呈現出積極奮進、樂觀向上的巨大藝術感染力。同時,畫作巧妙利用白云和黃河作為貫穿景觀、連接氣韻、烘托意境的手段,充分展現出山西風光的雄渾壯美和多彩多姿。
此外,歷時3年創作的64米長卷《大河中流》也在此次畫展中亮相。畫作全景展示流經山西的黃河,惟妙惟肖地刻畫出黃河中流老牛灣的幽靜、壺口瀑布的喧騰、龍門崖壁的氣勢,整幅畫作氣韻蒼涼肅穆,恰如一首宛轉悠揚的牧歌,遠觀令人向往,近看動人心魄。
古樸本真,人如其畫。趙球先生一直把居處60年的山西視為第二故鄉,視為自己藝術創作之根。他走遍山西的山山水水,畫遍太行、呂梁、長城、黃河。他畫山西、愛山西、更懂山西。他不止一次說過,畫過歐風美雨,才知道山西可畫想畫的東西更多,為此,環境再差也不敢放下手中的畫筆。他慧眼獨具,尤善捕捉大自然中的簡單意象,其山水畫技藝及教學思想既融匯中國傳統繪畫精髓,又借鑒西方繪畫的表現形式,藝術構思獨特,題材揀選及畫面表達具有強烈的時代性。
趙球先生創作《表里山河》,最開始是在幾十厘米的稿紙上勾畫,然后按比例一次次放大,直到形成幾十米長的畫卷。由于借用了壁畫手法,很大一部分是懸于高墻之上畫成的。

趙球先生
闖關東的第三代
說起自己的身世,趙球先生幽了一默:“我是闖關東的第三代。”趙家祖籍河北獻縣,清末為躲避義和團拳亂,趙家祖父兄弟三人帶著祖母、大爺、一歲的姑姑,一邊打工,一邊乞討逃往東北。伯父、父親生于哈爾濱,叔叔過繼給別人。上世紀初,哈爾濱霍亂流行,懂針灸的趙氏祖父三兄弟有了用武之地。為救治病人,三爺爺感染霍亂離世。戰亂、疫病和饑饉損害了祖父輩的健康,他的祖父櫛風沐雨,以回收銅錢、供器、香爐等廢舊物為生,享壽僅60歲。“家里沒有學畫的。”趙球先生說,新社會,新時代才有成材機會。不經過亂世,不知道新中國的可貴。
趙球先生1936年3月生于哈爾濱,9歲小學三年級時,正逢抗戰勝利迎接蘇聯紅軍,早慧的趙球用粉筆將華君武的革命漫畫放大到黑板和墻報上,這是他繪畫生涯之始。1950年抗美援朝期間,14歲的他發表處女作《好好學習,打倒美帝》和連環畫《王二小買公債》。次年,又在《北京連環畫報》發表連環畫《地板擦的故事》。1953年,初中畢業恰逢東北美專附中成立,數百人踴躍報名,他以第三名的成績入讀附中。3年后,趙球如愿以償進入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學習。他師從季觀之、王盛烈、王緒陽等書畫大家,主攻中國山水畫創作,始終堅持“魯藝精神”――創作要扎根生活、為人民服務,堅持實地寫生,在繼承中國繪畫傳統、吸收西方繪畫技法的基礎上,不斷進行藝術探索。1960年,大學畢業的趙球作為新中國培育的第一批美術工作者,被分配至山西藝術學院任美術教師。1990年山西大學美術系獨立建系,趙球以其獨特的教學方法和在美術界的聲望成為第一任系主任。后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山水畫協會名譽會長等職。他是新中國山西高校美術的奠基人。
溫文爾雅趙先生
謙和樸實的趙球先生任教60年,桃李滿天下。但每每有人提及,他總要不厭其煩地復述一個他的老師講過的故事。從前,一人因無惡不作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卻驚奇地發現下一層居然還有人。他很奇怪,難道有人會壞過我嗎?便趴在地縫上問:你做了什么,比我還慘?那人嘆口氣說,自己是誤人子弟的老師。幾十年來,趙球先生沒有忘記老師講的故事,時刻鞭策自己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盡職盡責講好每一節課。
趙球先生的美術課很少用教材,而是采用“問題教學”這一趙氏教學法。他和同學們一起針對問題尋求多種解決方案。他很欣慰地說:“我鼓勵學生有個性,勇于質疑,因為藝術貴在創新。我很高興我的學生各有所長,而且很多都超過了我。”
2019年正是趙球先生從事美術教育第60年。他一生堅持教學相長,他認為只有自己畫好畫才能教出好學生。在漫長的繪畫生涯中,他融貫古今中西,創作出一系列儀式感、裝飾感很強的作品,逐漸在國內畫壇形成一個特色鮮明的“水墨山水新壁畫”派系。1958年,他在季觀之老師帶領下,和大學同學盛平創作山海關火車站壁畫;1959年,在王盛烈老師帶領下,為人民大會堂遼寧廳創作大型壁畫《爐前奮戰》;1965年,他創作的年畫《移山造田》入選華北年畫展,受到劉少奇、周恩來的接見并合影留念;1972年,他和祝燾創作的山水畫《云岡風光》,被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訪問大同的周恩來總理作為國禮贈送蓬皮杜總統;1975年,為新建的太原火車站貴賓室繪制山水畫《延安之春》;1983年,為山西省人大創作山水畫《雨后青山圖》;1986年,為山西省政府會議廳繪制山水畫《大河上下》;1994年,他創作的山水畫《建設中的萬家寨水電站》獲評山西省美展一等獎并入選全國美展;而近年創作的壁畫式大型水墨山水巨幅《表里山河》應是這一新畫派的集大成之作。
老畫人的新打算
豐富的人生經歷磨煉了他的意志,也濡染了他的畫筆。1987年春,趙球先生應邀赴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為美國大學生講授中國繪畫。這也開啟了他30多年不斷出國游學、創作、舉辦畫展等美術交流的序幕。
趙球先生的中國繪畫藝術課在南卡大學廣受歡迎,常常座無虛席。講學期間,趙球先生對西方繪畫藝術開始深入研究。回國前夕,趙球異國繪畫展在美國巡展,40多幅繪畫小品,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鮮活的色彩感染力,講述東方藝術家眼中的西方世界,畫展取得極大成功。美國南卡大學校長索羅門說:“趙先生的美國風光畫和中國山水畫一樣令人嘆為觀止,讓我們領略到中國繪畫藝術的包容力和拓展性。他是來自中國的‘文化大使’。”
此后,西方美術界的邀請函雪片般飛來。1995年,趙球先生在瑞士成功舉辦個展;1997年,在日本中日友好紀念館舉辦個展;2007年,應奧地利孔子學院邀請,在維也納舉辦聯展;2008年赴意大利、斯洛文尼亞開展書畫交流,并受到斯洛文尼亞總理的接見;2009年,隨中國美協藝術考察團赴埃及訪問;2014年游歷柬埔寨吳哥窟。趙球先生用繪畫藝術讓世界了解中國,同時也用畫筆將世界風光帶回中國。
2018年,山西省人民政府確立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世界級旅游品牌的文化發展戰略,這與趙球先生畫作的幾大元素不謀而合。2019年4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嘉賓云集,40個國家元首和150個國家的6000余名嘉賓參加了論壇。祖國的日益強大,激發出趙球先生更大的創作熱情。他說:“我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見證了祖國的由弱到強。我要帶著我的畫筆去走‘一帶一路’,并舉辦更多畫展,讓世界了解山西,讓世人來山西做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