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蔡錦將于前波畫廊開幕的最新個展《閬苑仙葩》的兩個海報視覺談起。攫取的都是具有強性別屬性的現成品:一是細高跟,俗稱恨天高的stilleto;一是從馬鞍形變而來的自行車座saddle。被選物品皆與行走與移動相關,是人之為人的演進與成就。在造型上,二者陰陽相依,潛存著某種圖與底的正負形感覺。而在語意延展中,似乎也從相悖的方向相向而行,重疊交合:像匕首一樣的鞋跟兒將誘惑連帶為武器;以征服本源的凹式高-低-高模款則蛻變為安穩與舒適的凸式輪廓。


不論是鞋子車座、亦或是床墊浴缸,在蔡錦的視覺語言體系中,他們只是某種修辭手法,是“文”,用來顯現的一定是她堅持和擅長的“物與情”。正是在美人蕉這一意象中,蔡錦找到了使情感傾注的入口。而如何深入地呈現藝術家恣意滑行于由善用語匯搭建的多重“雙相”意境,實為展覽的一大難題。
在對材料、色彩的選擇中,值得慶幸的是蔡錦從未刻意回避自己作為女性的本我感受和體驗。1991年起始,美人蕉開始以一種蠻生的狀態出現在蔡錦的油畫布、錦緞被套、綢緞鞋、牛皮車座、抱枕靠墊,陶瓷浴缸上。他們在各式各樣的以女性藝術或者女性藝術家名義舉辦的展覽上,游歷著世界,相互激發,不斷黏連。
蔡錦說:“現在我所使用的元素,在20年前就都有了,都是在我畫里面的感覺。實際上,每過一段時間,作品自己的東西都會很自然地涌出來,你是回過頭去比較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哦!那段時間是什么,或者這段時間是什么。其實我也是不斷地在回看中找到了所謂的對我有影響的東西。要是一上來就開始找的話,那就不對了。”
將美人蕉以影像的方式呈現,這嘗試也是任何優秀藝術家對新媒介為自己語言創造縱深空間所生發出的可能性的正常好奇以及探討。影像讓時間的留駐與停滯顯現,讓流變可以連續性地生成,就像曾經那猩紅色的蠟痕適時地將蔡錦的視覺語絲結合為抒情的語句,那么在新媒介上的嘗試,則可以關聯和組織更龐大的敘事邏輯。







【美人蕉·展覽履歷】

1995 中國美術館

1995 北京藝術博物館

1997 伯克利大學

1998 柏林亞洲藝術畫廊

1998 柏林亞洲藝術畫廊

1998 紐約布魯克林

2004 “Lodz雙年展” 國際藝術家博物館 波蘭

2007 紐約Ethan Cohen畫廊

2008 上海蘇河藝術空間

2017 藝凱旋畫廊

2018 前波北京

2018 前波北京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