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賓在展覽現場合影
2019年5月4日至5月9日,“取象?成境——王景生油畫作品展”在營口市鲅魚圈保利大劇院展覽廳舉行。正在當地參加寫生創作活動的國內油畫名家俞曉夫、孫浩、駱根興、王琨、王輝、朱偉、劉明、劉曼文、管樸學、趙世杰、孫洪利、遲連城、孫立人、田衛平、陳金華、陳明華、李學鋒、劉勐、李猛、鄭春龍、馬玉武等人來到現場參觀了展覽,對王景生所取得的藝術成就給予了肯定,希望他再接再厲。

戴士和為《王景生油畫作品集》題字
本次展覽展出了油畫家王景生精心創作的近60件風景油畫作品,包括大山系列、岸邊系列、江南系列以及家鄉山水,全面呈現了他多年來在藝術創作上的探索、突破和沉淀,吸引了大量藝術愛好者前來觀展。王景生善于提純物象,創造意境,其作品莊嚴渾厚之中透著纖巧和靈秀,生命的感懷貫穿其中,達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油畫家俞曉夫參觀展覽并與王景生現場合影
王景生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先后進入莫斯科蘇里科夫美術學院油畫高級研修班、北京畫院油畫高級研修班學習,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營口油畫學會副主席。2016年在大連舉辦了首個個人畫展,這次是他的第二個畫展。

現場嘉賓觀看王景生作品
藝術家自述
這次展出的近六十幅風景油畫,主要是近幾年的寫生作品。這些寫生創作,主要圍繞著大山系列、岸邊系列還有江南系列以及家鄉的山山水水。我特別地偏愛寫生,每次出去活動都會有收獲。

現場嘉賓觀看王景生作品
藝術表達,感受是第一位的,作品的樣貌就是藝術家的心境。最近創作的大山系列,已經習慣了城市生活的我們,每次走進那里,黑黢黢的大山環抱的村莊,就會油然而生一種莊嚴的情緒,同時還有一種蒼涼,因為在那里生活的人都需要一種性格,即堅強。這時我首先想到了代表重低音的暗色調,之中還有一些耐人尋味的悲劇情緒,如同那里的音樂。這些正好符合我的個人性格,剛柔并濟,粗中有細。東北是我國的老工業基地,大糧倉,這里的文化底蘊依然深厚,人的性格耿直豪爽,加之俄羅斯的直接影響,孕育出了許多杰出的藝術家。身在其中,作品依然滲透出地區的文化特質。

現場嘉賓觀看展覽作品
除此之外,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研習,也使我從中國傳統的藝術精髓里面汲取了營養。例如創作《遮峪冬日人寂寂》時,就想起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訓》中說“春山煙云連綿,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陰,人坦坦。秋山明凈搖落,人肅肅。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畫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畫之景外意也”,感同身受。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研習,使我懂得提純物象,創造意境,即“取象而成境”。

鞍山市教師進修學院組織全市美術教師骨干前來觀展
《岸邊靜泊》系列,東北地區與江南相比仍然算是大山大水,尤其海邊,然而我選擇“靜泊”這個情緒,主要追求柔情的一面,如同東北地區的音樂,既有興安嶺的豪放,也有月牙五更的細膩柔情,帶有江南意蘊。我從精神層面上進行融合,這個也是我一直的藝術理想。當然,就像有人說,藝術是一種個性的張揚,可是在創作的時候,形式是外在的表象,方法是實現目標的保障,總之,關注內心真實感受最為重要,至于表達得如何,作為自己的內心永遠是不滿足的,以忐忑的心情把自己的作品呈現給大家,希望聽到批評!還是那句話,作為一個普通的生命,每天睜開眼睛,看到腳下的路還有延伸的可能,那就走下去。(王景生 2019年5月4日)
王景生油畫作品

遮峪冬日人寂寂 100×160cm 2018年

遮峪村的陽光 100×160cm 2018年

山中晨光 100X160cm 2018年

山中1號 80×100cm 2018年

晨光80×100cm 2018年

上里老木屋 60X80cm 2018年

上里新屋 80X60cm 2018年

紅軍教導團舊址 80X80cm 2018年

棠陰古鎮的田野 80X80cm 2018年

軍峰山下千年古橋 80X80cm 2018年

棠陰古鎮 80X80cm 2018年

搖動的風 80×80cm 2018年

船肖像 100X80cm 2018年

岸邊靜泊 80×160cm 2018年

岸邊靜泊之快樂小詩 60×120cm 2019年

老船 150×150cm 2019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