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由舟山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張家港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主辦,舟山市文化館、舟山美術館、張家港市美術館、徐鋒美術工作室、徐華翔藝術工作室承辦的“超然物外——徐華翔藝術工作室作品展”在舟山美術館拉開帷幕。舟山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周波、文藝處處長施海珍、文化館館長王海、舟山市美協副主席徐鋒、舟山文化館副館長姜東波、張家港市美協主席徐華翔、張家港市美術館副館長陳三石等領導以及參展藝術家參觀了本次展覽。

繪畫中的形指的是自然物體的基礎輪廓外形,而"型"指向物體內在造型,是藝術家對寫實物體進行主觀變化和適度夸張后產生的表現性藝術形態。在某種意義上,"型"是藝術家對"形"的種種解析。
超然物外在漢語詞典里是超脫于世俗之外即置身事外的意思,它有個近義詞叫“超以象外”,我把它用到繪畫理論中就延伸為置身其中而后超越形(象)外,這里的"物"和"象"是物體、對象乃至現象,在繪畫中都可以用"形"來對應。將對象轉換成圖像,就是從形到型的過程。
吳冠中先生說他當年在法國學習時,有一次人體課,請來的女模特肥碩高爽,龐大的臀部反襯出其脖長頭小。老師蘇弗兒皮問大家:"你們看到了什么?"大家搖頭。老師說:"我看到了巴黎圣母院。"聰明的學生被老師這樣一啟示,便在作品中呈現出各自的敏銳,獨特的思維……
這樣的例子在藝術典籍中不勝枚舉。超越物象不僅僅局限于從形到型,語言、語義、語境包括自己都將不斷被超越。從這個意義出發,我們對現代主義產生之后的各種流派(立體、抽象、超現實、達達等等)的樣式就不會再有任何隔膜。超然物外——是我們工作室展覽名稱的由來,也應該是每一個畫畫的人最為基本的常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徐華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年4月






徐華翔藝術工作室成立一年多,在導師徐華翔的帶動和影響下,張家港美術事業在藝術創作、人才培養、藝術交流別開生面。去年在合肥崔崗藝術節的首展,取得了很好的反響和積極的評價,本次徐華翔老師和其工作室畫家又帶著一批新的創作成果來到浙江舟山,他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進行了大膽嘗試與探索,作品涵蓋不同繪畫題材,不落入任何形態、公式和概念,有鮮明的個性展示和藝術水準,彰顯出了未來美術創作之路的發展空間,本次展覽共展出15位藝術家60余幅作品。

徐華翔,當代水墨藝術家。曾深造于合肥師范學院、中國國家畫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國際書象學社、798當代藝術高研班。先后任江蘇省張家港市書畫院院長、張家港美術館館長。
多次參加全國中國畫展、提名展、邀請展,2008至2015四季水墨系列展等,出版個人專集多部,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張家港市美協主席、張家港市美術館名譽館長、張家港當代水墨創作院院長、徐華翔藝術工作室導師。

徐華翔 ?遊目騁懷 ?68cm×137cm ?紙本水墨

徐華翔 ?清氣 ?68cm×125cm ?紙本水墨

陳三石,1980年生,生于安徽廣德,畢業于安徽師大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為江蘇張家港市美術館副館長、張家港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蘇州美協人物畫藝委會委員。

陳三石 ?曾經芳華二 ?94cm×89cm ?紙本水墨

陳三石 ?曾經芳華四 ?94cm×89cm ?紙本水墨
宋浩浩
此系列,名為《曾經芳華》。曾經者,共和國之輝煌過往也;芳華者,大工匠之青蔥年華也。中國工業昨日今朝之輝煌,皆來自于無數工匠之合力。積土成山,涓滴成海,青春譜就詩行,血汗書寫華章。輝煌銘記著芳華,芳華成就了輝煌。崢嶸歲月,化為平淡,一支畫筆,恰似重現。駐足觀此,已然心緒澎湃,萬千感慨,遐想無限,多少歲月匆匆成夢,多少舊事歷歷如煙,往昔之風流已盡在眼前。?

李素艷,生于河北衡水,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先后獲學士學位、碩士學位。2017年結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杜大愷書畫高級研修班。現為張家港市文化館專業美術創作員。 ? ? ? ? ? ? ? ? ? ??

李素艷 ?鄉村行-中我島02 ?61.5cm×92cm ?紙本水墨

李素艷 ?鄉村行-中我島05 ?56cm×76cm ?紙本水墨
隨著科技發展對農村城市化不容分辯的無節制提速,越來越多的人向往起農村的田園生活。我這次展出的作品,主要來自在山東榮成俚島鎮中我島村的采風。農耕乃衣食之源和人類文明之根。農耕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文化之一。農村題材不應該成為過去,我們要諦聽它跟不可逆轉的現代化進程博弈時傳出的深沉喘息,以及在此過程展現出來的文化之光。

陳冶平,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張家港市少年宮書畫部部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碩士,師從劉臨教授,張家港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張家港市書畫院特聘畫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學高級教師,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省、市各級展覽并獲獎。

陳冶平 ?秋風 ?50cm×50cm ?紙本水墨

陳冶平 ?暖陽 ?50cm×50cm ?紙本水墨
有人說:當被授予嘉獎榮譽的那一刻,都意味著你的藝術生命即將走向終結
危言聳聽
也常聽人標榜藝術和價值劃等號
更有人把藝術和地位相提并論
一心想成為藝術家的人趨之若鶩
自欺欺人
藝術不接受玄妙,也不接受淺薄
藝術需要真
發自內心的脫離功利而精神化的純粹

浦宏觀,1968年生,江蘇張家港人。現為江蘇美協會員,張家港美協理事,張家港市美術館理事,張家港市書畫院特聘畫師。

浦宏觀 ?山水二 ?126cm×43cm ?紙本水墨

浦宏觀 ?有檸檬色的下午 ?40cm×28cm ?紙本水墨

路麗黎,張家港第一中學美術教師,插畫人,生活記錄者,徐華翔藝術工作室畫家。

路麗黎? 阿秋的理發店 52cm×37cm? 紙本水彩

路麗黎 ?FROM MY ROOF TO MY ROOM ?21cm×33cm ?紙本水彩
繪畫這件事,我還在門外徘徊,要努力的地方永遠都沒有邊界。追隨徐華翔老師,近距離接觸到他的藝術思想的傳達,這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讓我不再局限藝術的表達形式,不再拘泥于單純的技法訓練。他讓我更多地去思考繪畫語言與內心世界的結合。
我現在對知識與藝術的渴望遠遠超過往,這是年少時的我所無法想象的。曾經以為藝術只是一扇雕飾華麗的小窗,我摸著它就覺得自己撫弄了藝術。可當我加一把力把它推開了一條縫,卻發現其中藏著整一個浩瀚宇宙。

吳珺,1973年出生,曾就學于安徽大學、中國美術學院。中國民盟盟員,江蘇省美協會員。現就職于江蘇張家港市少年宮。

吳珺 ?藤系列之一 179cm×94cm ?紙本水墨

吳珺 ?靜物寫生 88cm×58cm ?紙本水墨
無論是客觀還是主觀原因背離繪畫已將近20年,回歸是我最終的選擇。
很幸運,回歸之際即遇見徐華翔藝術工作室成立。有徐老師,有三石,有素艷,有一群溫暖而真誠的同道,終于尋到了那塊可以安放靈魂的凈土。
本次展覽的作品是我近三個月的創作,雖不成熟,但也是顛覆了我原來寫意花鳥的程式。
這三個月,第一關是“挑筋斷骨廢武功”!徐老師的學識和觀念,讓我慚愧!以前的格局太小,有太多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應該掌握、了解的專業知識都不曾涉獵,還在中國意淫式文人情結中渾沌不自知。
繪畫于我,從零開始!

閆珺,1975年生于新疆,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后就讀于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碩士學位),張家港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閆珺 ?和諧家園 ?136cm×68cm ?紙本設色

閆珺 ?趣孩迎春圖二 ?180cm×95.5cm ?紙本設色
藝術創作可以反映生活,表達情感。在我的周圍有著美麗的風景,這里的花兒盛開了,那里的柳枝發芽了,水中的魚兒怎么忽然變得很多……這些對于從事繪畫的我都有種吸引力,因為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畫生活,畫感受,樂在其中。

陳金學,1961年生,江蘇省張家港市人。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職業畫家協會會員、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鄭瑰璽工作室畫家、徐華翔藝術工作室成員。

陳金學 ?爛漫春天 ?131cm×96cm ?紙本水墨

張新華,1971年出生,江蘇張家港人,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張家港市書畫院書畫師。

張新華 ?幽谷 68cm×68cm ?紙本水墨
我一直以來以學習傳統繪畫,以學習古人趣味為旨歸。近幾年來總覺得與現代生活趣味隔了一層。雖有意識但找不到合適的方式表達。徐華翔老師以前衛的當代意識。系統的理論體系走在了時代前列,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可供學習-借鑒的榜樣。為了更好的貼合生活,是時候轉變自己了。

安昌禮,生于山東菏澤,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專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張家港市美協秘書長、市書畫院創研部主任,徐華翔藝術工作室成員。

安昌禮 ?云山話語 ?68.5cm×68.5cm ?紙本水墨

潘秋萍,南京師范大學美術教育本科畢業,江蘇省美協會員,張家港市美協理事,少年宮繪畫專業教師。

潘秋萍 ?有陽光的午后 ?57.5cm×58cm ?紙本水墨
因為畫畫,我認識好老師,結交好朋友,他們因為喜歡畫畫,可愛而純粹,我們一起熱愛藝術,熱愛生活,享受奮斗。我們一起,日子清爽而陽光,那清爽帶著薄荷的芬芳,那陽光是冬日午后的溫暖。
喜歡,不帶任何目的,只是因為喜歡。

閆超偉,1990年出生于江蘇贛榆,2013年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學士學位。現生活于張家港。

閆超偉 ?《游園》 ?120cm×80cm ?布面油畫
當代藝術,是藝術家基于當下社會生活 “當代性”感受的表達。我們置身于今天的生活環境,面對的是今天的社會氛圍和文化意識形態,我們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時代特征。
當下喧鬧的都市生活,互聯網和智能科技的發展使我們生活節奏變得更加快速,這樣的生活帶給我們很多當代性的感受,我們只需要用心去領悟當下生活帶給我們的感受,從容的活在藝術與現實之間,直面生活,在生活中作畫。

陳燕英,1987年生于廣西,現居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畢業于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師從徐家玨,徐華翔老師,現為徐華翔藝術工作室畫家。

陳燕英 ?望山 ?38cm×133.5cm ?紙本水墨

陳燕英 ?問 ?120.5cm×49cm ?紙本水墨
徐華翔
燕英是一個有理想的畫家,她想畫出心中的水墨,這種水墨不拘于形式與手段、充滿新意且具有時代性。
當然,面對當代、面對不斷變化的藝術,僅僅站在水墨或某個區域的層面是遠遠不夠的,我依然認為必須以時代、以人類的全部文明為背景,學會如何思考、保持鮮活的內心、關注現實社會、放開眼界勤于動手才能創造出誠摯的當代藝術,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燕英的期待!

管旺林,1977年生,廣西陽朔人,現居北京。先后師從李亮生、徐家玨、張復興、程振國、徐華翔、林容生等老師。牛頭畫社寫生部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管旺林 ?山水 ?94cm×70cm ?紙本水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