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泠網拍·四月大拍 預展即將上線
敬請關注【藝是網拍】APP
瓷 如霧如露 如仙塵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四時更迭,美留心處。心懷風雅,一派天真,風月自奢。美之為美,天地在萬樹之靈,百花之華;世間于制器之工,古瓷之精。

天地為爐,鬼斧千錘,得滿目青霄秀出,仙境奇峰。團泥本為地之物,然匠人承天地神工,化泥為瓷,使其歷千雕萬琢,蹈火重生,成瓷而凝神。溫潤敦厚,謙謙君子之姿;至剛至柔,如蔚藍落日之天;遠山晚翠;似湛碧平湖之水;淺草初春,梅子泛青之時。奪千峰翠,色本自然,有天地之大美,不必有所附麗。

瓷,關乎生活,審美追求乃為一意境表述,而宋瓷,無疑將這一自然風韻之美,發揮至極致。宋人不尚奢靡,不好奇巧,鐘愛自然,追尋精致生活之姿,由此而成宋瓷經世之美。宋瓷之美,美在收斂、溫厚、含蓄,樸素無華而自蘊其質。
巧剜明月染春水
輕旋薄冰盛青云


「一切色是佛色,一切聲是佛聲」。此「色」包羅萬象,亦含至純本色之美。中國五行,青乃木之象,存有生命奧義。瓷之美,融入禪學內,吸納至簡美學。宋瓷青色釉飾之美,清透如水,水即凈、平等心,賞瓷修此心,凈心而生凈土。
瓷 見造物之工
性靈永垂

龍泉窯因在今浙江龍泉縣故名,屬南方青瓷系統。創燒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一直到民國時期仍有燒制,歷史長達千年之久,它在中國陶瓷史的「六大窯系」占有一席之地,龍泉窯將越窯青瓷的釉面色彩與質地之美升華到極致 。
隨著越窯逐漸衰敗,南宋時期龍泉窯步入其興盛階段,以燒造具有自身獨特風格的粉青、梅子青瓷器而著稱,影響周圍各地并形成一個以龍泉為核心的新青瓷體系,其盛況一直延伸至元及明早期。

縱觀古代龍泉青瓷器,無論是在釉色上還是在釉質上,都追求極致,以求達到古雅的「玉骨」之美。汝窯的天青,龍泉窯的粉青、梅子青,景德鎮窯的影青以及耀州窯的橄欖青,都反映出不同色質的玉骨之美。
龍泉窯所產青瓷均有「玉」之效果,又可稱「潤」,即溫潤、含蓄之意。它體現的是一種內斂之美。在吸收各家之長后,「韻」成為了藝術作品的最高審美標準。在對這種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和韻味的追求下,使得龍泉窯到宋代中期后以典雅平淡之美達到最高的藝術境界。

明清時,焚香賞爐之風盛行,龍泉窯即有此類器型燒造。飾以刻花技法,題材除五爪龍紋、植物花果,亦常有八卦紋。八卦紋乃元、明、清瓷器裝飾紋樣之一,為典型宗教紋飾。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后漸被引申為吉祥之意,祥瑞美好??袒ǖ斗▼故臁⒆龉ぞ?、線條流暢,具有極強藝術表現之力。
南宋開禧二年《云麓漫鈔》載:「今處之龍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购裼袁F世,令南宋龍泉青瓷愈發注重造型。大器敦實飽滿,莊重古樸;小器靈巧瑩潤,精致細膩。龍泉青瓷如凝脂,比美玉,更符合儒家經典之美,深受其時宮廷賞識,亦使今人窺見風雅遺韻,迷戀不自知。

畫中有詩,瓷中有靈。筆下青山,葉落掩于泥,無情無欲亦無神;火中泥巖,千錘化為瓷,無情之物化作有情之事,高風相迎,典雅無雙。
敬請關注
西泠網拍·藝是 四月拍品

元·龍泉窯梅子青釉大罐
說明:龍泉窯創燒自北宋,經過不斷發展,南宋時成功燒制出梅子青釉,并以其青翠瑩潤的釉色令人稱道,使青瓷釉色之美達到一個新的高峰。數百年來窯火不熄,元、明時期亦極為興盛,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龍泉窯瓷器從宋代的典雅風格開始轉向元代的碩大壯美,亦如此器,器型碩大,胎骨厚重,圓口短頸,上腹圓鼓,下腹至脛部內收,底部內凹成圈足。造型敦實飽滿,風格古樸,莊重大方。大罐通體青釉,釉色青幽,肥厚潤澤,與同時期景德鎮影青相比顯得釉水更加厚重大氣。整器素面無飾,仿佛可見宋代素雅之遺韻。

元·龍泉窯露胎八卦紋朝冠耳香爐
說明:龍泉窯因在今浙江龍泉縣故名,屬南方青瓷系統。創燒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進入鼎盛時期,一直到民國時期仍有燒制,歷史長達千年之久。至明清時,焚香賞爐之風盛行,龍泉即有此類器型燒造。此爐體量碩大,唇口,束頸,垂鼓腹,下承三獸面足,雙耳彎曲朝上,中部開孔,為典型的朝冠耳爐。冠耳爐,又稱為“判官耳爐”,“朝冠”本身便富有“加官晉爵”的寓意。爐身周飾露胎梅花紋及八卦紋,八卦紋是元、明、清瓷器裝飾的紋樣之一,為典型的宗教紋飾。它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后漸被引申為吉祥的代表。八卦紋飾始于元代,多見于龍泉窯青瓷。此品通體施粉青釉,瑩澤溫潤,細膩光滑,開片自然,造型仿古,體型碩大,集龍泉窯堆塑、模印,露胎等主要裝飾技法于一身,如此大型器型實為少見,且保存完好更為難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