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燕凌簡介
劉燕凌,63歲,號大愚,了痛居士,凹凸齋主。 國家一級美術師,安徽省文史館研究員,中國藝術家學會理事,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中國畫學學會理事,安徽省工商聯企業家與藝術家聯誼會副主席,安徽省李鴻章研究會副會長,安徽省蕭龍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安徽省綠色書畫院副院長。師承黃永厚、郭公達。主攻山水、人物,尤以戲劇人物、佛教人物見常。
藝 術 家 劉 燕 凌
燕凌先生是多年的我老鄉兄長。前幾天他把他的小品集發到我的郵箱, 打開之后,果然不出所料,琳瑯滿目,異彩紛呈。但又 出乎預料,在熟悉的畫面之間往往帶給你別樣的驚喜。有的還讓你忍俊不禁,歡笑之余又陷入深深的沉思。


他的畫以人物見長,既有戲劇中人,也有鐘馗羅漢,更有生活所見,包括身邊朋友,他都一一寫來,仿佛不是在畫畫,而是在和這些人物交流對話。所以,他的畫都被他賦予了新的生命,有情有意,一笑一顰,喜怒哀樂,皆成畫作。 我特別喜歡他的戲劇人物。他所塑造的戲劇人物生動有趣,夸張有度,畫面與戲文相得益彰,畫中有戲,戲在畫中,令人過目不忘。


而他的歷史人物也別有風采。“老子出關”、“爾非魚焉知魚之樂”、“三個和尚沒水吃”、“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等等,看似信手拈來,實則用心良苦。這些人物在他的筆下又活了起來,給人以新的啟迪。他還畫了一些當下的人物,其中“狗蛋返鄉”應該是他的神來之筆。“告訴儂阿拉是打的回來的。”多么有生活味道。


狗蛋真是讓你可笑又可愛。燕凌先生的山水和花卉也有自家面貌。“中國工夫”、“遠在地球背面的家”和“南國風情”,既有傳統神韻,又有現代氣息,畫面背后可以看到畫家的精心和感悟。 我一直以為境由心造,畫為心聲。如果一幅畫除了好看以外,看不出畫家的想法和追求,那么,這樣的畫是不足為品的。而燕凌兄的畫讓你觀后總能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這可能就是畫的份量和品位了。前幾天漫畫家韓一民在接受采訪時說了他的創作感受,“思想比技巧更重要。”我非常贊同。試想,一幅精美的畫不知道作者要表達什么,那再精美又有何意義呢。藝術是形式的,但形式是有內容的形式,有文化的形式,有思想的形式。燕凌先生的畫形式感很強,但蘊涵在強烈形式背后的思想更重要。他的畫是有選擇的,是有恢諧的,更是有意味的。


而這些畫面背后的東西都源自他多年的積累和豐富的人生閱歷。 他的職業是一名牙科醫生。他的病人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這與他的畫看似沒有關聯的職業,卻被他演繹的如此精彩。病人成了朋友,病友成了畫友。從他給自己的書齋取名凹凸齋就可以看出他不僅熱愛他的職業,更熱愛他的藝術。他讓許多凹凸不平的人獲得平和和愉悅,而他卻在凹凸不平當中悟到了藝術的真諦。


他從生活中悟出藝術的樂趣,從眾多病友的痛苦中悟出快樂的重要。所以,他的總是那么恢諧幽默,那么讓人開懷。生活往往是公平的,你的所有付出都是會有回報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燕凌先生已屆耳順之年,如今步入人生的黃金歲月,新的春天又開始了。他一生做的兩件事,牙醫和繪畫,成就了他的人生,還將繼續伴隨他創造新的生活。作為老鄉老友老弟,我真誠的祝福老兄,在藝術的海洋中不斷暢游,更上一層樓。正所謂,功不唐捐,福壽雙至,藝可永年。吳雪 于天鵝湖畔徽映閣。
注:本文作者為安徽省文聯主席。
作 品 賞 析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