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合肥中青年畫家九人中國畫作品展在合肥久留米美術館拉開帷幕,前來觀展的美術愛好者絡繹不絕。在葛濤的展區里,他正在給觀展者介紹此次參展的部分畫作。
跟著葛濤的腳步,觀展者們邊走邊看,仿佛就置身在冬季的皖南,在重山之間,冷的風雨,濕的空氣,飄來飄去,凝結成為濃重的霧色,修飾著黑瓦白墻。樹木的枝椏在陽光的照耀下,疏疏落落的在密密匝匝的房屋間隙涂畫著冬天的影子。
不僅有雪鄉的煙雨云靄,葛濤還用他的畫筆為大家描繪出一個禪意世界。

這幾幅參展的山水畫作品,氣韻生動、線條優美,畫面一塵不染,濃濃的自然氣息撲鼻而來。經過葛濤匠心獨運的構思以及高超技法的運用,寧靜悠遠的眼中美景躍然紙上。
其實,不管是皖南雪景還是禪意世界,看畫的人總能看到葛濤的用心所在,對文化精神的守望與緬懷,以及一絲絲的返璞歸真的懷舊情緒。
作為合肥青年畫家中的佼佼者,葛濤用他獨有的畫風為此次展覽增色添彩。

這是位于荷葉地街道凱旋門社區葛濤的工作室里,一眼看過去,墻上的畫、地上的燈、桌上的瓷器,角角落落都充滿了濃厚的藝術氣息。跟隨鏡頭,走到最里面的畫室,葛濤正在和畫友一起作畫。
每次作畫之前,葛濤就已了然于胸。而在將其轉換為筆墨時,愈是嫻熟自如。轉承啟合之間,但見他將筆墨在干濕、濃淡中以多次復加、積墨、積點、水漬,不多時,竹林飄渺、屋宇錯落的雪鄉圖景就躍然紙上。
兩三個小時里,葛濤在隨意的皴、擦、點、染、勾、勒中,畫面便無聲地展現了虛幻空靈的美感,在氤氳迷蒙中折射出造化的神奇和精神性的特點。

看過葛濤畫作的人大多都會驚嘆于他畫中的虛朦之意。這自然離不開他多年的勤學苦練。事實上,葛濤只算得上是一個半路出道的畫家。
經過幾年的專業學習后,葛濤的繪畫水平有了質的變化。于是,他開始一邊游山玩水,一邊寫生創作。
太行山回來之后,葛濤的心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之改變的還有他的畫風。

除了畫畫,葛濤還有很多愛好,收藏油燈便是其中之一。慢慢的,葛濤所到之處,他都會留心油燈。現在,在他的工作室里,幾乎每個房間都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各類油燈。
不僅在藝術方面有所造詣,作為荷葉地街道凱旋門社區的一位普通居民,葛濤還經常抽空為社區的公益文化發展做出點滴的貢獻。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