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的懷寧路的柏悅公館,幽靜的小區里藏著一間特別的收藏室,里面陳列了上千盞年代不一、形制各異、千姿百態的古油燈。而這間收藏室的主人,是個連小區門衛都熟悉的藝術家——葛濤。

藝術家葛濤
初見葛濤老師,只覺他眉眼斯文清秀,透著傳統文人的書卷氣,然而舉止言談間卻盡是率性灑脫,爽快豪邁。這似乎又與他的人生經歷很相符。作為一名畫家,他曾為了畫畫兩度做出舍棄,98年辭掉工作去學習,15年放下生意重新拾起畫筆。這其間多少決心自非旁人可以輕易想見,但如果不是心底有一份對藝術的執念,又怎會做得出一次又一次如同壯士斷腕般的回歸?

收藏室一角

收藏室一角
除了是一名畫家,葛濤老師還有一個更為響亮的身份——古油燈收藏家。與古燈的緣分似乎由來已久,他曾在燈具廠工作過,也正是在那里對燈產生了情結。2012年4月,完全是一次偶然,他在壽縣淘到了一件壽州窯出土的唐代省油燈。這是他收藏的第一盞古燈,正是這盞燈點燃了他對古油燈癡迷的火種。

古油燈收藏室
四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游歷、繪畫、尋燈,其中酸甜苦辣一言難盡。而今,他的藏品已達上千,上至商周下至民國,大大小小擺滿了幾間房子,斑駁的燈體掩映著歲月的痕跡,奇異的造型顯示著歷代匠人的匠心以及不同地域文化的神奇。這些古油燈,成了葛濤老師心中珍寶。他細心守護著這些歷史的遺跡,從它們身上感受著這數千年間的雨雪風霜,喜樂歡顏。這些質樸的古油燈,給他帶來的,是內心無以言說的喜悅和平和安寧,而這些,也正是他作為一個藝術家所需要和追求的。

古燈藏品

古燈藏品
一路行走,流連山川河流;一路尋燈,感悟光明溫暖;一路畫畫,筆墨順心而出。認真品賞葛濤老師的畫,不難看出這些年來他繪畫風格的轉變。自然的妙化、古燈的精神反哺筆墨,讓他的山水畫磅礴、秀美之外,又多了幾分禪意和深邃。而他新創作的《古燈今照》系列,更是從他的寶貝身上尋找到了最直接的靈感,搖曳的火焰氤氳著思緒,直擊靈魂最深處的想法。他用屬于自己的筆墨語言,傳達著每盞燈背后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美感。

古燈今照系列之一

古燈今照系列之二

古燈今照系列之三
從賣燈、買燈到尋燈、藏燈、畫燈,一路走來,這些古油燈對葛濤老師而言,已經如同血脈般不可分割。他表示,未來他還想舉辦一次繪畫與油燈相結合的展覽,讓更多的人在賞燈、看畫的同時,了解中國的燈文化,感受這些油燈背后的歷史、故事、民俗意義與人文精神。

古燈今照系列之四

古燈今照系列之五

古燈今照系列之六
采訪結束時,葛濤老師說接下來他還要往甘肅去一趟,再沿著新疆繞一圈。相信這次西北之行歸來,他肯定又是收獲滿滿。走過大山大水,心有千盞明燈。相信也正是因為這樣一份對藝術不滅的情懷,才讓我們看到一個重新歸來的葛濤!
藝術簡歷
葛濤,安徽老子故里——渦陽人, 1998—2001年學習于北京畫院、中央美院。安徽省青年美協副主席,安徽省文聯國畫創作院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