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文瀏
近年來,隨著社交圈的不斷擴大,活動越來越頻繁,認識的各界人士亦越來越多。當然其間,正如一首歌唱的“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些事看著看著就淡了”。然而,總有一些人卻是越走心越近,越走情越深。
以“酒”為媒,因“書”結緣。如果用這八個字來概括與伍鵬老弟的結識,我想再合適不過了。老弟是一個85后的帥小伙,身材高大,謙遜儒雅。一個酒局與老弟一見如故,從此一來二去,漸行漸近。雖以“酒”為媒,但聊的最多的還是書法學習與書壇掌故。出生于江南的老弟不善飲酒,幾杯下肚即面色紅潤,話匣子打開,其聲如洪鐘,語言很有磁性,由古典詩詞到現代文學,由學書到交友,娓娓道來,如沐春風。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伍鵬老弟的書法作品還是頗有幾分意外的。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人心浮躁的時代,很多人成了名利的奴隸,還有幾人能真正靜下心來去讀一讀書、寫一寫字,去給自己的內心尋找一方凈土。一個剛到而立之年的年輕人,面臨著家庭、工作諸多的壓力,我原以為他也就是附庸風雅,“票友級”都未必算得上。及至視其作品,暗暗稱奇,體貌頗有幾分偉岸的老弟,書風反倒透露出溫潤細膩、委婉通達之氣,難得!老弟習書以小篆為擅,隸書、行書亦有涉獵。對其作品的總體印象,不江湖、不信手,筆下有出處、見源流,一板一眼,屬書法道中人。篆書作為中國文字的起源,由于其具有獨特的自然意象,更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審美體驗,其筆、其形、其字法,諸多想象,諸多升華,不禁引發(fā)我們對事物、對自然的敬畏與懷想。老弟小篆以《嶧山碑》入手,得其筆法、字法規(guī)矩后參以清人鄧石如、吳讓之篆書之婉轉與情性,筆致圓勁清健、質樸凝重,線條顯得典雅雍容;結字疏密相間、錯落有致而又自然天成。老弟亦作隸書、行書,均出碑入帖,本正源清。
想來,純屬業(yè)余玩玩心態(tài)的伍鵬老弟,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年輕,筆下稍作涂抹即成功夫。入名門,得高師點化,繼而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假以時日,以其不俗之格及天資卓絕,定能突飛猛進,領異高標!
(作者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書協(xié)篆書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七子”之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