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塘江大潮(國畫) 121.5×198厘米 2015年劉人島
劉人島是一位在藝術領域涉獵廣泛的藝術家。他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師從張仃、吳冠中、祝大年、袁詠等,在書法、繪畫、雕塑、設計等方面均有成果,尤善繪畫。3月26日,“大美中國――劉人島美術作品展”在中央黨校美育館開展。展覽共展出劉人島創作的山水畫、花鳥畫作品110余幅。這些作品墨彩淋漓、色韻交融,不僅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同時也展示了新時代中國藝術的風貌。藝術家以獨特的視角,描繪祖國名山大川,凝練了其對生活的理解與感悟、對祖國的熱愛與贊美,表達出作者與時代同行、與人民相通的樸實情感。
劉人島成長于湘西南的新寧茛山。那里的村鎮四周是終年長青的山林、清澈湍急的河水、高大茂密的銀杉和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這些構成了他童年視覺記憶的底色,也是他日后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更使得他深深地熱愛著祖國的美好河山,此后,他的腳步踏遍了大江南北的山川河岳。
劉人島的山水畫作品大致有兩種風格。一種是對大自然美好山水真實而生動的寫照,一種是天馬行空、自由酣暢的大寫意畫風。前一種作品或許來自于他對家鄉景色的藝術轉化,不少畫作中以空闊的江河、渾厚的山岳、彌漫的流云主宰著畫面的構成,而筆法細密的翠竹、溪澗則與之形成了遠近虛實的映照,山間瓦舍、一抹昏黃的燈光則平添了幾許溫情。
他的大寫意山水畫則有明顯的抽象性,且風格高邁、色韻交融,不少作品集潑墨與刻畫于一體,頗有新意。他耽于傳統,又不拘泥于傳統,大膽追求筆法和立意格調上的出新,使得他的作品帶給觀者更多趣味。除了對山的著力表現之外,劉人島還非常關注對水的表現,且有自己獨到的技法。如《觀滄海》中礁石只占畫面的一隅,整個畫面以留白展現澎湃的海浪,幾只海鳥翱翔于天際,與海天融為一色,觀者之渺小感立現,展現出畫家對自然、對世界乃至宇宙的熱愛與敬畏。《錢塘江大潮》技法上脫離了傳統,具有時代特點,跟大眾體驗緊密相連。
在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陶勤看來,劉人島的作品既有對大山大水的豪情鋪陳,也有寫物精微的柔情詩意,可謂“致廣大而盡精微”;作品瑰麗的色彩關系,具有強烈的個人辨識度,顯現出作者在原工藝美院學統內積累而成的裝飾語言所帶來的意趣;此外,其作品在傳統造型語言與當代審美觀之間找到了很好的平衡點。以上3個方面,架構出了劉人島的個人藝術面貌。(祝如)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